王云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學校健康教育是兒童少年衛生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兒童和少年獲得衛生知識,具有追求健康的愿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005年,我國《教育部關于2004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公告》中,我國學生的體質呈現下降趨勢。這種下降不僅體現在身體能力的下降,也體現在溝通能力、心理能力的下降。對于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學校健康教育不僅是一個概念,更是一門學科。它通過課堂內外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轉變和提高兒童青少年的行為習慣,以達到促進兒童青少年發展健康的目的。總之,學校健康教育在學校體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991年,國家教育部和衛生部共同發布《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學校健康教育的地位得到確認。1992年,又頒布了《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明確了中小學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1993年國家教委頒布《大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直至2008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健康指導綱要》,我國中小學教育知識點得到了全面的調整和梳理。我國學校健康教育從政策上得到了保障。2001年,我國課程改革后,健康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被逐步分散到各個基礎學科。如小學的思品與社會課、科學課、體育課,中學的生物課、體育與健康課、歷史課、科學課之中。各門課程的新課程標準,均根據本學科的學科體系,相應加入了一些涉及健康的內容。我國學校健康教育開始從發展健康教育與其他課程相結合的新模式上探索發展方式。2003年,我國又通過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行)》,將高中體育課程作為高中生開展健康教育的主題課程列入必修內容。隨后,又將“艾滋病防治專題教育”明確引入中學階段。十幾年來,我國的一些省市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下,由各級政府參與,先后開展了很多促進健康教育的試點項目。學校健康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1.2.1 地位得不到重視
有調查顯示,湖南省的7所高校中,有2所尚未設置健康教育課程;有63%的大學生能掌握一般性的健康知識;有41%的學生認為健康教育可有可無;37%的學生接受健康教育是被迫的。學校和教育部分并沒有對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學校僅是從形式上進行敷衍,沒有將學校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教學落到實處。
1.2.2 師資力量薄弱
我國的學校健康教育主要由體育教師和校醫負責,不僅精力不暇,而且力量單薄,人力資源的發展明顯滯后。在學校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應該有具備開展學校健康教育的專業人才,也應當保障其他學科的教職人員具有教授健康教育的能力。但是,由于專業方面的知識缺少,所授內容與學生的需求現狀不相符,學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根據湖南省的調查顯示,有67%的學校在安排健康教育課程時對師資的專業性要求不高,甚至沒有專門教師。
1.2.3 缺乏理論指導
在學校健康教育過程中,缺乏統一的理論指導和培訓,沒有統一的教材。據悉,湖南省有51%的學生對現用的健康教育教材表示不滿。同時,教師得不到最基本的健康教育方式的培訓以及最近的健康教育動態的傳達,教育內容不能得到保障和更新。全國各地的健康教育教材層出不窮,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且并未能從實際需要出發,學生并未產生興趣。
1.2.4 課程課時落不到實處
一直以來,國家多次制定政策法規、推行素質教育。可是從推行的速度和程度上看,依然面臨觀念跟不上、政策執行不到位、課程不能完成及學習負擔過重等問題。我國部分省市的學校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和完成教學任務,將大綱規定的健康教育課程列入課時安排。但是由于我國較為狹隘的“人才選拔”制度,學校在“高分,升學率”的壓力下,往往把健康教育變成“副科”,成了流于形式的擺設。在真正的執行過程中,大部分被語文、數學、外語等主科取代。初中階段的青春期教育課程被列為自學課程,不少學生并未了解到正常的生理衛生知識。高中階段,心理健康等重要的教育內容也沒有得到實實在在的貫徹落實。
1.2.5 評估系統缺失
部分學校僅把卷面成績作為評價學校教育工作好壞的標準。但是,據有關調查顯示,目前危害學生健康的疾病呈上升趨勢。充分說明目前學校健康教育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知識知曉率高而行為形成率低。
1.2.6 電教經費不足
目前,很多的學校健康教育都借助于電教手段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使教學課堂變得生動、直觀、增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錄像、投影等設備輔助教學。但是,電教產生的經費卻不能得到解決。教學內容和手段較為枯燥、乏味。
我國學校健康教育要落到實處,不僅需要國家教育部分綱要、計劃的制定,還得依靠學校的認真執行。只有具體的執行部分充分的重視,從根本上認識到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不足,才能改變目前的現狀。
健康教育史一門研究人類生物、心理和社會的諸因素對人健康影響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它與現代醫學、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相互滲透、交叉的學科。但學校健康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原則,并且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它應該有其專門的專業教材、教師配備和獨立的課程便于健康教育規范開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中小學健康教育內容包括5個領域: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學內容、規律和教法手段,不能由相近的學科取代。
師資力量是制約我國學校健康教育發展的重要原因。師范類院校和體育院校應該加大對專業師資力量的培養。但是在短期內不可能培養出足夠的師資力量。所以,一方面可以組織部分在職教師進行進修培訓;另一方面可以從大學開始開設相關的專業培養。
各地教育部門應該將學校健康教育列入教學評估指標。同時,制定統一的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標準,根據實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學校健康教育是我國發展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它在我國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行的學校健康教育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目前,我國對學校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學校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提出、學生對學校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調查、學校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而學校健康教育并不是追求物化、功利的外在結果,而應當強調內在的提高和根本上對教育的促進作用。當下,國內學者開始關注學校健康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在機械式的尋找了部分學校健康教育問題的癥結所在。但是,僅僅提出存在的問題并書面化的總結解決措施是不夠的。對于學校健康教育的研究,目前我們應當將其存在的各個問題分成部分來對待,逐一從根本上解決。例如,根據實際情況全面的編寫教材;對培訓教師進行效果評價;實施調查,提供準確的調查數據、保證可信度、根據調查編寫客觀的評價標準、完善具體的評價手段;缺乏資金僅僅從書面的學術撰寫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需要實際的措施。調查和學術研究歸根結底在與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目前學校健康教育的研究止步于提出問題階段。學校健康教育僅僅滿足于傳統的、敷衍式的調查和總結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完成它的使命,就應該采取落到實處的研究方法和措施。
[1]余小鳴.學校健康教育的發展和挑戰[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377-380.
[2]曹蕾.對發展我國學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9,20(6):118-119.
[3]孫永成.關于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1,13:28-29.
[4]朱曉莉.論學校健康教育現狀及體育教師的作為[J].成都大學學報,2008,22(12):73-75.
[5]楊梟.我國學校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6,7:102-103.
[6]孫荑茜.我國學校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教育,2007,11:114-115.
[7]劉英.學校健康教育初探[J].體藝與教研,2012,32:96.
[8]余小鳴.學校健康教育的發展及挑戰[C].全國學術交流會,2009,20(6):18-22.
[9]苗天潮,時參軍.學校健康教育的文獻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2:138-141.
[10]劉英.學校健康教育初探[J].體藝與教研,2012,32:96.
[11]喬芬芬.學校健康教育及其評價體系[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10(4):57-61.
[12]石文惠,史平,馬蘭艷,等.學校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06,10(22):744-755.
[13]王志鵬,丁秀芝.學校健康教育與落實對策[J].地方病通報,2008,23(6):55-57.
[14]張一英.學校健康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2):217-218.
[15]彭金梅.學校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1,17(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