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燕
(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江蘇南通 226011)
職業素質是職業道德、職業修養、職業技能的綜合體現。高職校學生職業綜合素質主要是指,學生具有勝任職業崗位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業務知識、專業技能、職業心理和職業能力等素質。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功能,將直接對學生體育行為意識產生影響,對整體提高學生素質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是以校園、教師、學生為主體,通過學校各種體育實踐活動,圍繞本體特征不斷總結、創新、發展與完善各種有形與無形的,表層與深層的,精神與物質的內容和形式方法總稱,是多元素文化細胞沉淀、人文景觀等形式與價值觀念[1]。
高職校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這期間是骨骼發育、肌肉生長、身體體質增強的關鍵時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力量、速度、靈敏性、柔韌性、耐力等身體素質,能增強骨質、引起肌肉對骨骼的牽拉和重力作用、使骨骼不僅在形態方面產生變化、而且機械性能也得到提高;能提高肌肉力量、使肌纖維增粗、肌肉體積增大;能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能力,表現在肌肉反應速度、準確性和協調性都有提高;能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范圍、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增加關節面軟骨和骨密度的厚度、增強關節的抗負荷能力等等。總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體活動能力,促進運動系統機能提高,提高身體全面素質發展。
職業意識是職業道德、職業操守、職業行為等職業要素的總和。狹義的職業意識就是指職業道德。它包括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和奉獻意識等方面。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文化是體育精神文化,其中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挑戰自我是體育精神的精髓。體育比賽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項目能促進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嚴謹的競賽規則和嚴格的技術規范會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體育拓展項目中如健美操、啦啦操、街舞等動作的編排、隊形的變化、音樂的制作都是學生創造意識的展現。足球、籃球的助攻既是一種協作意識同時也是奉獻意識的體現。總之,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體育比賽、體育表演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意識、協作意識、自律意識、奉獻意識、創新意識等。
部分家長認為體育鍛煉會耽擱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進而不允許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實踐證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體育鍛煉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能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知識。首先,體育運動能改善學生疲勞緊張的狀態、體育鍛煉可以讓身心得到放松、讓大腦得到充分的恢復、讓意識得到清醒;其次,體育運動可以為文化知識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體育鍛煉特別是集體項目所形成的團結拼搏、積極進取、集體主義感濃厚的文化氛圍將會帶到文化知識的學習中。在學習中,大家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能關心熱愛集體、團結向上,形成良好的集體學習氛圍,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與學習;最后,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大腦機能。體育鍛煉對促進大腦的生長發育、改善大腦的功能有著積極作用,經常參加鍛煉的人,大腦神經的反應速度較快,大腦皮質的分析和綜合能力較強。體育運動耗氧量大,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增加血液中輸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含量,使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2]。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其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體育是以運動技能為主的身心運動,具有很強的培育精神、強健體魄、塑造形體、調節心理、審美娛樂等功能,同時還對職業操作技能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3]。體育運動可以增強交流、促進友誼。加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集體項目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競賽規則和技術規范可以使人公正寬容,加強準確裁定事物的判斷力和自律能力;體育比賽中成功和失敗的條件經常轉換,學生情緒狀態也非常復雜,經過這些變幻莫測、勝負難料的激烈競爭,體驗了種種情緒,學生的心理狀態將會更為成熟。同時,因在比賽中要對對方戰術意圖進行揣摩,把握自己的戰術應用,故可以調節心理、穩定情緒、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職場如戰場變化莫測,這需要我們要能用冷靜的頭腦去分析事物,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時代潮流。遇到困難時如果莽撞從事或者遲疑不決、優柔寡斷,可能就會功虧一簣、半途而廢,從而導致失敗。體育運動中像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類的運動項目,他們的特征就是速度快、變化多,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擊球有較強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它能提高人體神經系統的靈敏性、協調性,可以調節改善神經系統靈活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其它系統與器官的調節能力,提高反應速度,加強應變能力。另外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實際的困難,努力去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也是增強人的應變能力的過程。
高職校學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他們將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將對他們以后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體育運動中尊重個性,為學生的個性提供展示的舞臺,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有資格和權利發揮自身特長,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這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另外,體育運動的項目特征也將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與性格的塑造。比如游泳、滑冰、摔跤、跳馬等體育運動需要參加者不斷克服各種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迎接挑戰、戰勝困難,可以克服學生膽子較小、信心不足的性格;乒乓球、羽毛球、跳高、跳遠等體育運動需要及時判斷、果斷回擊,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果斷的性格;棋類、太極拳等活動能幫助孩子調節中樞神經的興奮性、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沖動的弱點得到改進等等。
[1]孫文琦.構建新時期校園體育文化是時代的需求[J].安徽體育科技,2011,32(1).
[2]葉松梅.我縣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與文化知識學習矛盾的調查和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30.
[3]陳慶合,高振波.體育教學對促進高職學生職業操作技能形成的作用[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4(2):63-66.
[4]閆升.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其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