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楊寧
(山東商務職業(yè)學院基礎部 山東煙臺 264670)
學校是培養(yǎng)人材的搖籃,育人是學校的終極目標,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高職校園文化教育的宗旨。而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即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籃球文化以其豐富多彩的實踐內容、形式融入了學校教育體系之中,成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大學生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在大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高校籃球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籃球文化是指觀賞和參與籃球運動的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制度化凝結,是籃球運動的知識、技能、習俗和制度的總稱。其核心是籃球價值觀的群體共識,其實質是籃球運動的“人化”和“化人”。其內涵和外延有很大的廣度,廣義的說:凡是與籃球有關的人、事、信息都屬于籃球文化。
校園籃球文化是從地域的方式劃分出來的一種籃球文化形式,它是在校園內滋生、培育和發(fā)展的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在本質上等同于籃球文化,本文將校園籃球文化理解為:觀賞和參與籃球運動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制度化凝結,是推廣、普及、傳承、創(chuàng)新籃球運動的知識、技能、習俗和制度的總稱。其核心是重在參與、育人強身,其實質是了解籃球、參與籃球、享受籃球、超越籃球。
校園籃球文化能對學校體育教學和學校每個學生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個體的思想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學校及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這是因為校園籃球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統(tǒng)的價值和規(guī)范標準,如果學生在價值和行為取向上與校園籃球文化的系統(tǒng)標準產生悖逆現象,校園籃球文化會將其糾正并將之引導到籃球文化的價值觀和規(guī)范標準上來。
校園籃球文化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guī)范作用。校園籃球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于學校的校園文化氛圍、群體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群體意識、校紀校規(guī)、校園風貌、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校園籃球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學生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黏合力,從各個方面把學生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校園籃球文化具有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fā)進取精神的效應。校園籃球文化把尊重人作為中心內容,以人的教育為中心。校園籃球文化給學生多重需要的滿足,并能對各種不合理的需要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jié)。所以,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準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學生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
校園籃球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學校內部發(fā)揮作用,對在校學生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校園籃球文化的傳播對樹立學校在公眾中的形象很有幫助,優(yōu)秀的校園籃球文化對校園文化以及社會文化的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籃球運動屬于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的一個運動項目,籃球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從事籃球運動需要有一個更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進行高強度的對抗,更好的駕馭籃球;反過來說,籃球運動同樣促進了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籃球運動的各種技術,如各種變向運球、跳投、傳球、搶籃板球、搶斷、蓋帽等等,都是由身體的力量、速度、敏捷、柔韌等素質協調來完成的。通過籃球運動使人的身體機能得到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同樣,通過籃球運動使得籃球文化能夠更好的發(fā)展。
現代籃球運動競技拼爭的基礎是智慧、技藝、體能和默契的組合,所以具有特殊的觀賞性。如何揚長避短、克敵制勝,除需自身的身材條件、體能素質水平、技能能力、意志作風等保障外,更需人文修養(yǎng)、智慧、計謀和精湛的技藝作保障,用此調動對方。因此從事籃球活動需要技藝上精益求精,使自己達到“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的境地。同時還需要在實踐中刻苦磨練,博覽群書,充實自己的智能結構,使自己更聰明起來。所以籃球運動活動過程將是磨練學生意志和心性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過程,是樂于奉獻和樂于助人的過程,是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的過程,將使參與者更加聰慧、健魄起來。籃球比賽過程中所做出的優(yōu)美動作、精彩的配合、激烈的對抗、快速的攻防轉換等等,極大的美化了學生的視野,增添觀賞的樂趣,而且給參與者增智養(yǎng)心,陶冶性情,提高了審美觀。
籃球運動分類屬于綜合性體育運動,從其本體運動的科學內容體系結構而言,呈現多元化趨勢,涉及社會學、人文學、軍事學、生物學、科技學、管理學、數學、力學以及體育學、競技學、教育學等等。例如投籃技術,投籃時手的持球動作,手指的撥球,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等,就涉及到了數學、力學、物理學等學科,所以說學生在學習籃球時能夠充分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更好的認識籃球,在學習籃球和其他學科的知識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籃球運動又屬于一種游戲,游戲都有其規(guī)則,籃球運動必須在規(guī)則規(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這就為籃球運動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此時所有參與籃球運動的人,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在身高、年齡等方面一律平等,所有的參與者都必須遵守籃球規(guī)則,在這種環(huán)境下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公平、正直、誠信的品德,增強學生的紀律性、自覺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籃球運動具有娛樂性、競爭性等特點,通過觀看籃球比賽愉悅內心世界、激發(fā)斗志,從而引起學習籃球的興趣,參與籃球運動更好的認識籃球,通過籃球運動排解學生學習的壓力,加強人際之間的交往,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在了解籃球、參與籃球、享受籃球后,自然會激發(fā)學生學習其他球類項目的興趣,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讓它們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繼而會形成學生們以后生命中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不僅僅是單純的運動,更是一種修養(yǎng)。
籃球運動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競爭性、教育性等特點,吸引了廣大的在校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使籃球成為大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籃球運動不僅強身健體,而且能夠愉悅內心、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成為校園籃球文化發(fā)展的肥沃土壤,希望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重視校園籃球文化的建設,大力發(fā)展籃球文化,在人文籃球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體育教學,最大化的發(fā)揮籃球文化的功能和價值。
[1] 金賽英.論籃球運動的文化內涵[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3).
[2] 許奮奮.體育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融合與發(fā)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7).
[3] 李元偉.打造籃球文化,構建和諧籃球[J].體育文化導刊,2006(1).
[4] 朱慧芳.基于人文籃球理念的體育教學探索[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11).
[5] 張壯壯.籃球文化的審美價值[J].競技體育,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