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巖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烏拉圭是五人制足球的起源地。1930年,一支烏拉圭國內的社區球隊在訓練時碰到大雨天氣,訓練受阻,球隊教練便領著隊員們來到附近的一座空曠的大房子內擺上小門,踢起了室內足球。自此,人們逐漸發現了室內踢球的樂趣,也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并開始普及到世界各個地方和國家。1932年,一位烏拉圭人制定了第一部系統的室內踢球的比賽規則。隨著室內足球的普及和推廣,室內足球的人數被國際足聯訂制為五人制,是為了使比賽的統一性和觀賞性有所提高。由此,五人制足球,即室內足球。五人制足球傳到北美、歐洲、大洋洲、亞洲等世界各地是從南美逐漸流傳的,而五人制足球定為國際足聯的正式比賽項目是在1989年。同年,第一屆5人制世界杯在荷蘭正式舉辦,奪得冠軍的是巴西隊。此后,在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又舉辦了五屆世界杯。在舉辦的六屆世界杯里,巴西隊、西班牙隊分別獲得四次、二次冠軍。
五人制足球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普及起來也比較緩慢。直到2003年我國才開始舉辦五人制甲級隊的比賽,而且當時的球隊也非常之少,只有6支球隊。在我國,五人制足球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為比賽項目是在2005年。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的普及和開展五人制足球是2006年在中國足協薛立副主席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證明五人制足球在我國得到了極大地普及和發展,是2008年,中國五人制足球國家隊首次打入當年在巴西舉行的五人制足球世界杯。
同時,五人制足球在校園里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發展。2003年,教育部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300多所院校參加了這次比賽,吸引了眾多師生前來觀看。這次比賽極大地推廣了五人制足球在校園的普及,得到了全國大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也將五人制足球運動推向了高潮。目前,由于學校的體育設施和學生的足球基礎較差,五人制足球的普及和推廣還需要克服重重阻礙。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雖然部分高校體育設施、場地等問題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是多數學校還是存在著體育設施落后,場地匱乏的狀態,這也極大地限制了十一人制足球的教學和訓練。目前,十一人制足球是高校足球教學的重點,學校的場地又有限,這就導致了上課的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
足球是一項深受年輕人熱愛的運動,大學生正處于意氣風發的年齡階段,如果因為場地不足制約了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這與素質教育是不相符合的。另外,十一人制足球需要用大場地進行教學,不僅受天氣因素的影響,而且也不利于教師調動學生參與其中。如果不對這種現象進行改革調整,必將造成學與用的結合發生錯位,影響教學完整性,實效性和趣昧性,也使脫離了讓學生學習和掌握足球運動、參與足球比賽的最初目的。
與十一人制足球賽相比,從場地要求、恢復體能、減少運動損傷和接觸球、進球的機會等方面,五人制足球在高校中推行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2.2.1 五人制足球對場地的要求比較低
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除了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外,全國大多數高校都存在著體育設施不完善、場地匱乏、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這就導致了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許多愛好足球的大學生都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訓練,這不僅是學生自身的遺憾,更是培養國家優秀人才的損失。五人制足球使用的場地相對較小,長度在25~42m之間,寬度在15~25m之間,比賽場地可因地制宜,靈活性較大。五人制足球使用的設備也相對簡單,球門可以用衣物、磚頭等代替,而且不受天氣因素的限制。這樣大多數高校就都具備了推行五人制足球的條件和設施,比賽的規則也決定了可以大大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可以調動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這項運動,這就為五人制足球在全國高校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2.2.2 比賽時間較短,利于恢復體能和降低損傷
十一人制足球比賽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中間休息10min,整個比賽過程共計為100min。五人制足球比賽加上中場休息10min,整場時間也就只有50min,是十一人制足球比賽時間的一半。大學生每節課的時間有限,十一人制足球對學生體能消耗太大,且時間較長,需要恢復的時間也就相對要更久一些。由于場地小,比賽時間段,且替換隊員次數不受限,可以重復替換上場,這樣不僅參與運動的人數提高了,學生也不會感到過于疲勞,運動負荷強度相對于十一人制足球降低了,適合大學生的生理提點。五人制足球比賽規則中增加了在比賽中不允許沖撞與鏟球動作的規定,這就降低了隊員之間身體的接觸強度。同時,比賽場地較小,隊員可以運用快速短傳低傳技術,也降低了比賽中運動損傷的發生,由此也降低了學生們的心理負擔。
2.2.3 接觸球和進球的機會較多
相對于十一人制足球來說,五人制足球的參賽隊員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球和進球。五人制足球參賽隊員人數較少,而且替換次數不受限制,這樣每個參賽的隊員就可以更多地接觸到球,同時,比賽規則也決定了五人制足球相對于十一人制足球來說更容易進球。五人制足球防守相對密集,這就要求隊員們需要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隊員們的技戰術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
五人制足球競賽規則規定:“開球可以直接進球得分”,由于比賽場地小,有效的射門區域相對較人,所以有效射門次數大人增多,同時進球也增多,有效提高了參賽隊員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也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同時,由于隊員相互之間距離小,雙方爭奪的更加激烈,攻守轉換的速度更快、技戰術更靈活,所以腳尖踢球、腳底停球、快速的短傳和低傳配合及個人運控球技術運用的較多,對提高球員的實戰能力大有好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教師可以通過五人制足球的優勢,例如對體能消耗較少,接觸球和進球的機會較多等來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積極性和興趣愛好來引導學生主動掌握基本技術和戰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另外,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技戰術之后,教師要在實戰中教會學生如何有效的發揮個人技術,如何與其他隊員有效地配合比賽取得勝利。通過團隊合作和學生的自身努力,使學生更樂于通過比賽表現自己,增強自信心和團隊協作能力,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五人制足球由于場地小,比賽時間短,運動損傷發生少等特點更適合大學生的生理特點。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長階段,五人制足球對大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提高都有很大幫助。此外,經常參加五人制足球運動對呼吸、消化等代謝系統和心、肺等人體器官都非常有益。從五人制足球的項目特點來看,它可以使參與者認識到足球的價值和體驗足球運動的樂趣,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體育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此外,參與五人制足球運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的優秀品質。同時作為一項集體運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因此,五人制足球運動對在校大學生培養終身體育習慣、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心態、性格等有較高的價值。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濃縮與精華,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與升華,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補充形式。五人制足球由于其對場地要求低,可在經濟落后地區普遍推廣,利于學生恢復體能、減少運動損傷和增加接觸球、進球的機會等特點,決定了全國各大高校都可以重點推行,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足球運動依托高校能從根本上改變球員職業素養、職業結構、文化水準及道德素質,改善中國的足球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足球運動自身發展。同時,推行五人制足球可以激發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重視技戰術的配合運用,提高足球運動的普及率,從而推動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
[1]楊蘭生.試論五人制足球的特點及其在甘肅高校推廣的意義[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8(1).
[2]謝文斌.高校五人制足球運動的現狀及推廣[J].寧德師專學報,2008(3).
[3]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競賽規則2005[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4]譚華星.對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的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3,3.
[5]繆偉艦.五人制足球的發展現狀與影響我國高校五人制足球發展的因素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