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蔚
(湖北省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十堰 442000)
武術,又稱之為國術或武藝,武術是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運動為主要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其內同是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武術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武術的由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候的武術是利用棍棒與野獸進行斗爭,用來自衛和獲取生活資料,后來人們為了爭奪財富,才開始制造具有攻擊性和殺傷力的武器,再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學習,就演化成為了各門各派的武術,然后延存至今。武:止伐,術:方法。冷兵器時代保衛和平,阻止戰爭的方法。中華武術,大仁大義為先,武德為上,這些在慢慢的歷史長河中均有體現。
武術無論是作為我國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還是作為一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體育項目來說,它對于現代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強化、優良品德培養、民族自尊心的樹立甚至是傳統文化的傳承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作用絕不是現代體育教學項目能夠取代的。雖然隨著高校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高校武術的教學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改觀,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高校的武術教學依然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表現,也依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武術一般只是作為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體育必修課里的選修項目,部分院校將其設為大三、大四的選修課,總而言之武術在大學整個教育體系的地位并不高,學校并專門考慮為武術的教學聘請專門的武術老師,大部分的武術課教學都是由一般性的體育老師教授的,這些老師都來自于各大小的體育院校,他們所學的專業也各不相同,武術對于他們來說很多時候也只是作為基本了解和掌握的技能。一個專業的武術教師,不僅要擁有扎實的武術功底,而且要具備良好的教學技能,能夠對武術的重要性和傳承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還要能善于分析研究教材,創新教學方法,然而這樣的人才為數不多,能夠在教育第一線工作的更加是少之又少,這就導致了很多武術課的教學只是流于形式,教點簡單的套路和動作,走走過場就算完成任務了。
基本上各個院校的武術教學都是選擇在空曠的操場、籃球場、足球場等這樣的地方進行,這樣的場所不僅缺乏良好的武術氛圍,而且缺乏一定的保護措施,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武術的練習,對于一些難度較高、較為復雜的武術教學就沒有辦法開展,某種程度上就削弱了那些對武術具有熱忱的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激情。學校在武術教學的教學設備方面也是比較“吝嗇”的,用于練習武術的主要兵器有刀、大刀、樸刀、雙刀、劍、雙劍、匕首、峨嵋刺、棍、梢子棍、三節棍、拐、锏、槍、大槍、雙頭槍、鞭、九節鞭等等,但是學校為其配備的武術教具可以說少的一個巴掌數的完,教學設備的欠缺,也決定了武術教學只能流于形式,走走過場,缺乏能夠學習各種不同武術的教具,武術教學也只能停留在簡式太極這樣簡單易學的層面上,不利于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學生群中很多人議論“什么是武術?現在不是古代,學習武術有什么用?再說了,學來學去還是那些花拳繡腿,像是一套古代的廣播體操。”很多學生因為對武術的概念和了解不夠深刻而缺乏對武術學習的興趣,有的“實用主義”的學生又認為,我堂堂一個大學生,又不去和人打架,武術學來何用。在有的說難聽點就是嫌棄現今武術教學的呆板和單一,學到的只是皮毛,浪費時間。無論是出自什么樣的角度,歸結起來,還是我們教學的方法不對,武術武術,不就是動手動腳舞起來的一套招式么,教學還能怎么個變化,除了一招一式地教會他們,還有更好的辦法。許多老師可能都陷入這樣的思維誤區,這就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現如今武術專業人才稀缺的環境下,要做到每個學校都能夠聘請到專業的武術教師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所以應當以鼓勵現有體育教師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為主,豐富教師資源為輔的政策,通過各種獎評制度鼓勵體育教師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此外還要加強他們對武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如果連教師自身都未能對教學有充分的認識和把握,以及一個認真嚴謹的態度,那么能指望學生學到點什么呢,其次學校必須與教師進行科學有效的溝通,在制定的教學計劃的指導下,知道需要增添一些什么教學設備來輔助武術課的深入教學,同時要為武術教學建立一個比較好的教學環境,不僅包括硬件環境,例如武術教學室;也包括軟環境,例如武術交流會、武術競技比賽、武術社團等,這樣的學生的團體,為他們在課下交流武術心得、切磋武術技能、豐富武術了解等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武術的教學雖然重在實踐,但是理論課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理論讓同學們對武術有一個較好的認識,才能讓他們建立起端正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態度對于武術教學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理論課的教學,并不是說拿一本教科書對學生娓娓道來這樣單一死板的教學,也一樣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的學習。現如今,武術除了作為一個體育項目而被世人廣泛認識之外,就是通過電影藝術的表達,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國武術的魅力和內涵,因此,電影無疑也是一個非常奏效的教學手段,通過教學內容與電影內容的選擇和銜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涌現了一大批以中國武術和武德為題材的電影,通過恰當的選擇與匹配,定能為武術教學增添光彩。
中國武術和中華文化一樣博大精深,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的洗滌,仍然活躍于當今社會的各個層面,武術發展與演變無一不滲透出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對中華武術的教學不僅具有實用性,更重要的是它是作為傳承我國歷史文化、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這方面具有其他事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許桂芝.新時期我國高校武術發展策略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8).
[2]郭凌宇.我國高校武術創新環境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
[3]嚴綱.淺析高校武術的發展困境及其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6(36).
[4]虞定海,張茂林.高校武術課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