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蒙
(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健康問題在當今社會備受關注,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活動中都有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問題。在傳統的健康概念中,健康通常被定義為“機體處于正常運作狀態,沒有疾病”。在社會日益發展的進程中,現代人給健康重新下了定義,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也就是說,健康不僅是指身體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健康的人要擁有健康的體魄以及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能與周圍的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和相處能力,保持精神的積極性。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使人們樹立健康的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通過健康教育,能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健康常識,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提高健康教育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提高全民體質的基礎環節。健康教育的目的旨在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自我的保健能力,同時對周圍人產生積極影響,促進全民素質的整體提升。
近幾年,健康教育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紛紛開展健康教育,為公眾普及健康知識,使大家在各種培訓、活動、講課中學習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人們對健康服務的不斷需求,我國也加大了健康教育的投入,明確了健康教育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要求。
體育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體育與保健知識,在此基礎之上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體育課教學不僅是對學生的身體鍛煉,同樣也要注意在教學中學生健康的隱患。我國的部分學校對體育課缺乏重視程度,把體育課教學時段看作學生休閑娛樂的時間,未設立體育教學的目標。體育教室在體育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應注意所選教材的科學性、基礎性、全面性。體育課的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在體育課教學中掌握體育知識和衛生保健常識。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功能同樣重要。學生在學習體育理論課和運動實踐課的同時,也是學生形成價值觀的重要過程,體育課程與教學應高度重視和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
隨著體育特長生的增多,體育特長生也成為了各學校輸送后備人才的重要渠道。而片面的重視升學率也帶來了嚴重的問題——過度負荷訓練。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此時的體育課教學和訓練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和強度。大多數學校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認為大負荷即會帶來高水平。這種看法是不合理的。在體育課教學中,我們應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訓練負荷,關注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這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過分的注重運動成績,只會給學生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和社會活動。
對于學生來講,運動是他們的天性,學校體育課就成為了學生日常放松娛樂且鍛煉的良好途徑,但是,學生日常作業繁多,壓力過重,平時除了學習時間,很難有參與運動的機會,然而還有許多體育課被替換的情況,這也就使得學生缺乏體育鍛煉,對學生身心健康都會造成不利影響。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我們還應按照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給學生傳授運動技能知識和運動保健常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更有興趣積極地投身到體育課的教學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只有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愿意采取積極的鍛煉方式,才能充分關注自身健康,達到“健康體育”的目的,才能樹立終身體育觀。只有使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才能使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健康成長。
從概念來講,學校體育是指在學校教育為主的環境中,運用身體運動、衛生保健等手段,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過去,人們單純地認為體育就是身體訓練,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體育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手段。從功能上來說,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都是一種教育活動,二者都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國現在的教育改革是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是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貫徹國務院提出的學校體育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對全民健身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我們需要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學校體育的教學當中,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可以看出,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二者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可分割的作用。
3.2.1 有利于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體育教學改革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重心,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不僅是學校體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把我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的需要。目前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尚存在一些問題,政府和其他部門未能給予高度重視,因此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教育體系。健康教育的融入對我國的體育教學改革填上了濃重的一筆,在大多數學只重視“體育競技化”的今天,健康教育也就成為“健康第一”觀念的燈塔。體育教學改革思想觀念還較落后,學校領導應把體育和健康教育的結合看作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主要內容和必然趨勢。
3.2.2 是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舉措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是指學生通過體育學習與活動所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所設定的目標是最低標準,是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夠達成的。體育教學目標必須符合現代化的需求,合理地安排學校體育課程才能充分實現學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將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相結合有利于學校體育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真正達到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為順利完成學校體育教學目標打下基礎。學校體育教學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我們還需構建其框架,有助于學生在體育課中健康個性的發展。
3.2.3 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終身體育已然成為一種新的體育思想,這也是各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終身體育與學校體育密不可分,學校體育也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青少年正處于打好身體基礎的關鍵時期,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是科學鍛煉的手段和方法,對增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不僅具有近期的效果,而且具有長遠的影響。但傳統的體育教學以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為主,缺忽視了學生對體育興趣的培養。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應給予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在體育課中體驗到快樂健身。在課程中穿插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在學校內外體育鍛煉中的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充分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這也是保證學生對體育鍛煉熱愛的需要,更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潛在動力。
3.2.4 是新時代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學校體育本著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為我國學生整體素質打下良好基礎,為把我過建設成為體育強國而努力。學校體育教學不僅影響著學生身體正常生長,同時還關乎著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健康始終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也是政府、學校和家庭最關心的問題。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應把健康教育知識灌輸到學生腦中,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高自身進行體育鍛煉和自我保護的意識,掌握科學的保健衛生知識。因此,學校體育教學應結合健康教育的理念,這也是學校體育未來發展需求。
體育教學針對的對象是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學生,學生的身心發展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學校體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體育鍛煉和保護自身健康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學校體育中貫穿健康教育的理念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和要求,逐步形成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1]張勇,張巖.論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22(1):64-66.
[2]盧國,姚冰英.當前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2).
[3]張文英.淺談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
[4]岳文雨.學校體育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思考[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4,24(12).
[5]郝利玲,曾小莉.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在社會轉型中的融合性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