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林 徐立武
(1.丹東市體育運動學校籃球教研室 遼寧丹東 118000; 2.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人才是事業成功的主要因素。體育事業也不例外,要想讓體育持續健康地發展,就必須擁有一批有能力,有水平和有創新精神的體育人才。因此對遼寧省體育人才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根據體育人才隊伍發展狀況,按照科學的方法制定發展對策,力求對當前體育人才研究提供一點思路,為遼寧省體育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見意。
以遼寧省體育人才資源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大量的有關人才資源和體育人才資源開發等方面的資料,為本研究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對遼寧省體育局和14個地級市、56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9個縣、8個自治縣的體育局進行了調查,得出了有效調查數據。
1.2.3 專家訪談法
與遼寧省體育局人事部門的管理者和沈陽體育學院相關專業的專家,進行了交流與溝通,進一步加強了論文的理論依據。
1.2.4 數理統計法
用SPSS13.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本次體育人才資源調查總人數為96499人,分別為遼寧省體育機關公務員及直屬事業單位管理人員(2257人)、專業技術人員(2586人)、勤工人員(1342人)、體育企業人員(135人)、在聘專職競技體育教練員(1276人)、在隊優秀運動員(1393人)、體育裁判員(1575人)和社會體育指導員(85935人)。
2.2.1 遼寧省體育機關公務員及直屬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現狀分析
全省共有體育管理人才2257人,年齡結構基本合理,比例較為協調,36~45歲年齡段人數最多;學歷結構整體較為合理,層次比較協調,而專業結構較復雜。
2.2.2 遼寧省體育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現狀分析
遼寧省體育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共2586人。從職稱等級結構上看,整體上較為合理,但正高級人數偏少;從學歷結構上看,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整體學歷層次較高,但碩士及碩士以上高學歷較少;從年齡結構來看,整體隊伍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狀態,45歲及以下的人員數占總人數的82.06%,56歲以上的人數所占比例僅為0.27%。
2.2.3 遼寧省體育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工勤人員現狀分析
全省體育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共計1342人。從學歷看,工勤人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者僅352人,其余均為高中以下學歷,學歷普遍偏低;從技術等級看,高級工以上852人,中級工320人,初級工170人。高級工人數占絕大多數,這對高技術、較復雜的技術性工作的實施并保質保量完成十分有利。
2.2.4 遼寧省體育裁判員現狀分析
2.2.4.1 年齡結構分析
從調查中發現,目前遼寧省注冊的一級以上體育裁判員共1575人,其中35歲以下的515人,占32.7%;36~45歲的604人,占38.35%;46~55歲的342人,占21.71%;56歲以上人員114人,占7.24%。表明遼寧省體育裁判員隊伍比較年輕,這對該省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2.2.4.2 學歷結構分析
學歷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表明一個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在體育裁判員隊伍中,學歷也顯得非常重要。在調查中了解到,專科及以上學歷的裁判員所占比例為96.13%,這一比例表明遼寧省體育裁判員學歷較高,這對裁判員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和遼寧省以后承辦國際性賽事的順利完成都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2.2.4.3 裁判員在項目分布上的特點分析
田徑、游泳、射擊、乒乓球、羽毛球等基礎或優勢項目是國際級及國家級裁判的主要分布的項目區域。其他層次裁判員分布基本上涵蓋了遼寧省開展較廣泛的競技體育項目、群眾體育項目與民族體育項目,比較的廣泛。
2.2.5 遼寧省在隊優秀運動員現狀分析
2.2.5.1 等級結構分析
遼寧省在隊優秀運動員,共1393人,從整體看,等級呈現國際級健將和二級及以下人數少,中間多的結構。國際級運動健將,共134人,占其總人數的9.62%,這支隊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遼寧省競技體育的基本實力和水平;運動健將共453人,占32.52%,說明該省在高級人才競爭中具有明顯優勢和發展潛力;一級優秀運動員647人,占46.45%,表明該省在國內體育競技能力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性,是名副其實的競技體育強省。
2.2.5.2 學歷結構分析
實踐證明學歷較高,全面發展的運動員,具有較好的領悟能力,并且容易出運動成績,將來其職業轉型難度較小,還能大大減輕體育管理部門的負擔。所以,學歷是影響運動員成才和再就業的重要因素。遼寧省與其他省份相比,優秀運動員整體狀況較好,大專以上學歷有459人,占32.95%;高中學歷人數最多,有764人,占54.85%;初中及以下170人,占12.20%。根據退役運動員再就業的情況和社會對高學歷的需求,運動員平均學歷水平需達到大專以上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2.5.3 年齡結構分析
從齡結構來看,大部分運動員年齡集中在16~25歲之間,占其總人數的70.50%;26~34歲人員占其總人數的19.95%。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出,遼寧省擁有一支龐大的年輕的競技體育運動員人才隊伍。
2.2.5.4 運動員在項目分布上的特點分析
遼寧省結合競技體育實際和人才特點,確定了在發展傳統的長距離、耐力型、大級別、力量型項目的基礎上,又大力發展隔網項目以及技巧型、配合型、集體項目,從而使遼寧項目布局更趨完善。整體上看,在游泳、田徑、水上等基礎大項上,運動員結構較理想,運動員多集中于一級,但一級以下基層運動員偏少。
2.2.6 遼寧省競技體育教練員現狀分析
2.2.6.1 職務等級結構分析
遼寧省在聘專職競技體育教練員1276人,具有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在聘專職教練員為316人,占24.8%,其中,國家級教練員38人,占3.0%,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該省教練員隊伍的質量和競技體育的訓練水平。
2.2.6.2 學歷結構分析
從學歷結構看,遼寧省教練員整體學歷情況比較好,大專學歷以上人員比例達到88.01%。但是在調查中發現,高層次、復合型教練員人才較少,這不利于遼寧省競技體育進一步發展。
教練員總數的87.93%是45歲及以下的教練員,其中35歲及以下的就占有55.96%,可以看出該隊伍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主要是多渠道和多樣化的聘請教練員,來滿足遼寧省競技體育的發展。
2.2.6.4 教練員項目分布特點分析
遼寧省教練員在項目分布上的特點是涉及項目多。從目前來看,遼寧省國家級教練員主要分布在田徑、羽毛球、柔道、乒乓球等項目中,近幾年來這些優勢項目在各項賽事中都有比較突出的成績。遼寧省將羽毛球、籃球、乒乓球、舉重、柔道等作為傳統基礎項目,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相對較高。
2.2.7 遼寧省體育企業人員
在調查中發現,遼寧省體育經營管理人才和體育經紀人才數量嚴重不足。既懂經營管理又懂體育的人才僅有幾十人;能夠對體育市場進行深度開發者及經過國際體育組織認證的體育經紀人更是鳳毛麟角。從市場需求情況看,遼寧省還至少需要幾百名體育經營管理人才和幾百名體育經紀人才;相應的需求部門主要有:體育中介機構、職業俱樂部、各競技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從事健身娛樂經營的部門等。
2.2.8 遼寧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分析
評委寄語:以新生兒為主題的攝影師精英大賽,作品風格多樣,其中清新淡雅的韓式風格、自然光運用較多的日式風格、色彩濃郁的西式油畫風格,大多借鑒國外已經相對成熟的攝影風格,攝影師發揮相對穩定。原創的中式風格,可借鑒的優秀作品較少,在選材、場景搭配、服裝道具、后期修圖等方面相對不足,從而可見在無參考和可模仿的“創新”內容上,廣大兒童攝影師的審美和技巧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作為商業兒童攝影師應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攝影風格和技巧,而不僅僅是單一風格的熟悉,其他風格的無從把控。從兒童攝影的長遠發展來講,照片如何生動地記錄生活的真實遠比大量的后期更為長久、也更為重要,風格僅僅是攝影的一部分、并不代表全部。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個人素質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體育健身活動次數越來越多,對科學健身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通過調查發現,在遼寧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等級結構中,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居多,占總數的66%,而國家級、一級、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偏少,分別占總數的2%、12%、20%,這樣可以清晰看到高級別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比重太小。總體上看,遼寧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還處在逐步完善的階段。
3.1.1 人才資源總量分配合理
遼寧省體育人才資源各系列老、中、青三個年齡層次比例較為協調,數量規模較為合理,這有利于體育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
3.1.2 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員人才素質結構較高
遼寧省體育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員結構較為完整,專業體系設置比較全面,這有利于體育事業的管理、組織和實施。
3.1.3 教練員、運動員數量具有競爭優勢
遼寧省教練員、運動員數量規模較大,整體素質結構較高,在部分競技體育項目上,占有絕對競爭優勢。
3.1.4 體育裁判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優勢
體育裁判員隊伍比較龐大,高等級裁判員基礎好,這有利于遼寧省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和裁判員隊伍的建設;社會體育指導員絕對數量較多,有利于群眾體育事業發展,提高群眾體育人口比例。
3.2.1 優秀人才缺乏
遼寧省體育人才中,各類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會經營、懂管理的管理人才短缺;高水平、高素質的體育教練員和裁判員缺乏;高質量、高學歷的體育科研人員太少等問題,影響了遼寧省體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3.2.2 復合型人才缺乏
高水平復合型教練員人才極其短缺,現有的教練員人才的學歷水平、知識結構和能級層次仍未達到現代競技運動的要求。另外,現有的體育管理和產業人員在學歷水平、知識結構等方面,滿足不了將來更頻繁、更復雜的體育活動和賽事運作的需要。
3.2.3 使用人才機制有待完善
在吸引人才方面,渠道不暢,方法不多,待遇、環境吸引力不強;在人才選拔、使用上,沒有突破性的改革,不能發揮現有人才的最大效益;在人才培養上,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健全。
“十二五”期間,努力建設高水平一流的教練員領軍人才梯隊;建立實力雄厚的高水平運動員梯隊;培養適應體育事業發展、創新、實干的干部隊伍;形成善于科技攻關的專兼職科技隊伍;提供充足的裁判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保障隊伍;創新體教結合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4.2.1 完善體育行政事業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
對市級體育行政部門處級以上干部、各區縣體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及體育事業單位主要管理者進行“訂單式”集中培訓。
4.2.2 組建重點項目優秀教練員團隊
在全省范圍內集中考察和聘任涉及重點項目訓練的教練員。為了使得人才各項待遇落實,人才工作目標、方式及考核標準得到明確,從而成立省體育局競技體育重點項目管理辦公室。
4.2.3 規模培養優秀運動員后備人才
對重點項目運動員后備人才的競技水平和發展潛力進行評估,在全國范圍對從事遼寧省重點項目的運動員進行摸底,確定可以吸收進來的運動員或訓練隊伍;選派具有潛力的運動員到國內外高水平訓練基地進行合作訓練。與遼寧省教育廳共同成立“體教結合協調委員會”,深入推進“體教結合”的改革,促進運動員的全面發展。
4.2.4 加快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爭取高層次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進一步突破,以此帶動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以培養在業內有較高影響力的科研人才為重點,形成一支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體育科研人才隊伍。
(1)利用遼寧省體育人才信息數據庫,實施信息化管理,以利于開發和利用體育人才資源。
(2)制定人才交流與合作的相關政策,加強人才交流,以促進人才資源有效整合。
(3)充分利用教育優勢資源,采取“體教結合”方式,完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
(4)建立和完善體育人才的社會保障機制,提高體育人才積極性。
(1)遼寧省體育人才基數大,資源充足,結構較合理。
(2)高層次、復合型體育管理人才欠缺;在聘的競技體育教練員和裁判員中高能級、高學歷的欠缺。
(3)遼寧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來培養業務水平高、結構合理、分布均衡、重點突出的高素質體育人才隊伍。
[1]余來文.建立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J].現代管理科學,2006(4).
[2]肖林鵬.中國競技體育人力資源調控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3.
[3]趙心培.戰略人才學[M].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4]楊敬東.人才開發與現代化[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貢娟.論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與管理[J].體育科學,2003(2).
[6]謝晉宇.人力資源開發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