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中
(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Windows應用程序在Windows平臺上可以運行的程序,以其界面簡潔直觀,易于使用而受到軟件開發人員的歡迎。Windows應用程序可采用多種計算機語言作為開發工具,如C++,Delphi,VB,C#等, 其中 C#是基于.NET 平臺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綜合了VB簡單的可視化和C++運行效率高的特點,可以編譯成跨平臺,跨語言的代碼,它避免了C語言指針和多重繼承,具有簡單、靈活、功能強大等特性,以軟件工程作為規范,使用它能夠快速、高效地開發各種基于網絡數據庫的軟件,因而成為開發Windows應用程序語言首選語言。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基于C#的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課程,作為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它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把握.NET框架,可以用面向對象的思想進行應用程序開發。
《基于C#的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課程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即利用編程語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該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許多學生不能主動學習,很多操作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編程時滿足于代碼和操作步驟完整的事例,一旦遇到了新問題,就不知道該怎么辦。
本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內容瑣碎,知識量大,要完成一個一般的軟件項目必須有多個課時,即使安排行72課時,學生能把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已屬不易,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只能把重點放在語法教學和理論上。實踐操作的不足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C#作為一種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它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如類、繼承、封裝、重寫、接口、委托、框架等。一般項目都有多個窗體,涉及大量的控件、屬性、事件、方法,用到數據庫的軟件項目就更為復雜,如果不能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要獨自完成一個項目難度很大。
調試是編程的基本技能之一。程序編寫完成后,一般都可能有幾處,十幾處甚至更多的錯誤,但他們中的許多錯誤都是相關聯的,一處錯誤糾正了,往往很多錯誤都會隨之消失。許多學生沒有熟練掌握程序調試方法,看到有一堆編譯錯誤產生恐懼,不知道如何來排除,也沒有信心繼續下去,慢慢地完全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無論編譯錯誤或邏輯錯誤,只須定位到出錯位置,認真分析,反復幾次,基本可以解決。
本課程剛開始時,演示一些簡單有趣,學生易上手的小程序,如打字母游戲程序、計時器程序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把基本理論和操作方法融于其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這方面的知識。當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引導他們一步一步來完成一些稍大的項目,如電子相冊、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等與日常生密切相關生的項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任何知識都變得簡單,學生會主動查閱資料和解決問題。在興趣培養過程中,老師的不僅要檢查學生是否完成指定的任務,但要關注完成的過程,逐步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教學中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針對不同的教學階段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在本課程教學中效果顯著。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案例的調查、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氛圍,從而理解面向對象編程的精髓。項目教學法中按照軟件工程項目的思想把某個軟件項目展開,模擬軟件公司的環境,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這個項目,使學生在開發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案例和項目的選擇盡量做到難度適中和貼近實踐,并有擴展的余地,讓有余力的學生可擴展案例和項目。案例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
《基于C#的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課程實踐性強,必須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課堂編程示范,特別是重要的操作和步驟要演示給學生,讓學生知道從哪里入,如何做;堅持一體化機房授課,每節課大部分的時間供學生操作,邊學邊練,使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知識,訓練學生的編程能力,同時操作中更有助于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開展課外實踐項目,課外項目是為鞏固課堂理論學習而進行了重要實戰訓練,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以賽促練。
評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方向,不合理的評價方法會導致更多的高分低能的學生。評價方法不能單靠期末的一次考試,評價應該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筆試、分組任務、實驗完成情況和課堂表現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把教學和評估真正融為一體,使評價起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導向作用。每個項目完成后,先讓學生演示評價各自的系統,然后讓學生互評,在對比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最后教師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合理的評價有利于學生共享成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項目評估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同時也可以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程序編寫后,用手工或編譯器和其他方法進行測試,修正語法錯誤和邏輯錯誤,這是軟件開發中必不可少的步驟,以確保所開發軟件的正確性。掌握正確的調試方法,可以快速發現并消除程序中的錯誤,提高編程效率。教師要指導學生熟練掌握調試方法,在排除錯誤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編程信心。
課堂上,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廣播教學、個別輔導、收發作業等。通過網絡,教師還要把課堂將延伸到課外,為學生課外學習輔導,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拓寬專業知識,獲取專業信息,了解本課程最新發展動態和應用情況。
《基于C#的Windows應用程序設計》課程教學,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出更多能學以致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1]孫銳.《.NET平臺與C#編程》課程教學改革與體會[J].教育論叢,2010(12).
[2]謝延紅.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C#教學改革探索[J].計算機時代,2011(7).
[3]李剛.C# 教學過程中的“質”與“量”[J].福建電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