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李威
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線電集團)一直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追求向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高端邁進的發展路徑。自2009年12月廣東被確定為創新方法試點省份以來,集團抓住機遇成功競爭為“廣東省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試點企業”,開始導入創新方法提升科學管理水平。
無線電集團領導一致認為,創新方法是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水平及效率的系統性方法,讀懂它、用活它,將給企業的研發工作帶來革命性變化。2009年,集團圍繞“自主創新,方法先行”這一中心,開始導入創新方法培訓,以“創新團隊建設”、“創新方法培訓”、“創新方法應用項目”、“創新方法軟件工具”為抓手,在集團范圍內全面推進創新方法的應用。自應用創新方法以來,2010年專利申請總量較2009年增長11.6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增長28%。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較2009年增長19.66%,利潤增長24.79%。
同時,為集團打造了一支熟練掌握應用創新方法、有效解決集團實際技術研發難題的創新骨干團隊,提高了集團發明的數量與質量、研發效率和自主創新能力。
目前,無線電集團已初步組建了由集團公司總裁、總裁助理、業務部門,成員單位總經理、研發副總、接口人、創新骨干團隊組成的兩個層級的五級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團隊。創新骨干團隊共41人,碩士以上學歷20人,占比達到49%;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或副總工職務的共計21人,占比達到51%;平均年齡為35歲;是一支學歷高、工作經驗豐富、創新意識強的團隊。在創新骨干團隊的基礎上,選拔了15人組建集團內部創新方法專家團隊,為創新方法應用項目提供具體的業務指導。在建立集團創新方法專家團隊的基礎上,逐步將創新方法納入研發人員的績效管理體系,強化集團的創新氛圍,提高集團自主創新能力。
集團已與河北工業大學TRIZ培訓中心、北京億維訊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作為集團的外部專家顧問團隊,為集團持續提供培訓與指導。集團還與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初步建立了合作關系,為集團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供咨詢建議。
無線電集團采用外訓、內訓兩種形式進行創新理論培訓。通過外訓,集團的骨干研發人員掌握了創新方法理論,并將學習體會以“自主創新、方法先行”主體研討會的形式向集團領導進行匯報,促進創新方法在集團內的推廣應用。集團公司與成員單位采用導入式的內部培訓,將創新理論培訓納入培訓體系,并形成長效機制進行落實。
近年來,無線電集團積極發動員工,組織參加了多場次的外部培訓。2009年10月,集團組織3人參加了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舉辦的企業自主創新系列講座。
2010年1月,集團組織5人參加了廣東省科技廳舉辦、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廣東省創新方法普及講座;2010年3月,集團組織5人參加了省、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協辦、北京億維訊科技有限公司主講的廣東省創新方法高級培訓班。
2010年8月,集團組織6人參加了省科技廳主辦、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河北工業大學協辦的廣東省創新工程培訓;集團積極組織廣電運通、海格通信、海華電子集團6名技術骨干參加了為期11天的“廣東省創新工程師”全脫產培訓,系統地學習了技術創新方法理論體系,并進行了工程課題演練。
無線電集團的內訓分四個不同階段,以不同主題進行培訓。
2010年12月,河北工業大學TRIZ研究中心孫建廣老師蒞臨集團,就“廣東省創新工程師培訓班”學員的工程課題作具體指導,集團共有6人參加了此次培訓。2011年4月,集團邀請北京億維訊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創新方法培訓,主要講解了創新方法如何貫穿研發項目的全過程,并對創新方法軟件工具進行了演示。集團共計31人參加了此次培訓,通過上述內訓,創新骨干團隊更加深入地掌握了創新理論知識。
2011年3月,《關于推廣應用創新方法的工作通知》在集團范圍內實施,各成員單位召開了“自主創新、方法先行”的主題研討會,并就創新方法在本單位的實施作了具體部署。2011年6月,廣電運通梁添才博士與海格通信趙彤宇在各自單位就自己的學習心得與相關研發人員進行了數次經驗分享會,使更多的研發人員開始了解、認識創新方法,極大地促進了創新方法理論的傳播。2011年10月,集團收集、整理了三星公司的創新方法應用案例,并分發給各個成員單位閱讀。
集團在2012年第一季度采用理論培訓與課題演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普及培訓”“專題培訓及應用項目的初步設計”“課題指導及應用項目的詳細設計”“應用項目答辯及獎勵”四階段為期8天的系統培訓。根據學員的應用項目完成及答辯情況,選拔15人推薦參加國家、省、市或國外的創新方法專家高級培訓,組建創新方法專家團隊。
依托集團內創新方法專家團隊及集團外創新方法顧問團隊,將創新方法培訓融入成員單位培訓體系,為創新方法應用項目的全面開展提供持續的培訓與指導,形成長效培訓機制。
自2009年10月起,通過外訓和內訓,集團的受訓人數總計達到123人次,培訓范圍覆蓋了集團領導層、研發業務骨干、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等,課時數接近200小時。集團共有3人通過了“廣東省創新工程師培訓班”的工程課題答辯,較好地掌握了創新方法理論知識。目前,通過成員單位推薦、集團公司審核、集團公司總裁批準,已初步建立了規模為41人的創新骨干團隊。
無線電集團積極開展創新方法的應用,解決企業實際技術難題。在自助柜員機(ATM)領域,利用“沖突解決理論和發明創新原理”優化了“鈔票識別模塊”的解決方案,通過“多模態信息融合”克服了“鈔票識別模塊”長期存在的“可靠性與制造精度”之間的矛盾,構建起“多模態信息融合”為基礎的專利保護網,申請了6項發明專利,并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通過創新方法應用項目的開展,突破了ATM機芯的關鍵共性技術—鈔票識別技術,廣電運通(集團成員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ATM機芯的企業,打破了ATM機芯長期被美國NCR、日本日立等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使ATM機的價格大幅下降。廣電運通的鈔票識別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改寫了我國ATM機芯一直依賴國外的歷史,在國內同行業的自主創新方面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目前ATM產品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大銀行,并遠銷海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金融時報》報道,在中國市場,該產品銷量2006年躍升為第一位,2009年和2010年保持第一位。本項目累積銷售收入為24068.71萬元、利潤為6920.1萬元、稅收為3341.15萬元、創收外匯為2184.37萬元。
目前,無線電集團還處于研制階段的創新方法應用課題有:“基于失效分析預測的金融自助交易關鍵技術研究”“基于資源要素分析,構建短波通信網”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