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殿俠
(徐州機電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221011)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教學不斷的革新,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日益增多,而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有限,必須在較短的時間里學到較多的知識,即較短的時間里獲取大量的知識信息。因此,僅靠傳統的教學手段、方法是無法滿足現代教育需要的。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之下,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物理教學之中,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是廣大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實踐中需要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下面,筆者就多媒體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一些問題,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運用多媒體進行物理課堂教學,能夠充分顯示所描述的物理情景,呈現物理過程,及時處理大量的數據和圖像,能展現傳統教學無法展示的連續過程的演變,形成鮮明逼真的動態效果,能很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感染力,改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高職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心理發展并沒有完全成熟,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主要是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他們對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多少應用、在現代化建設中有多大的作用等一些長期效果往往不感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有效地融為一體,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進而強化學生思維,不斷刺激學生的興趣、樂趣和求知欲,使學生興趣盎然,充滿自信地參與學習和探究,學生被帶入了當時情境,學生置身其中,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過去,大大提高了聽課的興趣,求知的欲望也被調動起來。
例如,在《右手定則》教學中,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的方向跟磁場方向及感應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通過多媒體動態展示出來,使學生很容易建立這三個物理量在空間上的立體關系。因此,通過動畫模擬,可以將教材上抽象靜止的畫面變成栩栩如生的動態情境,降低了學習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不是所有實驗都能到實驗室去完成,有些實驗有毒有害,有些實驗耗時太長或太短,有些實驗速度極快或極慢,有些實驗成本昂貴,我們有時不能在實驗室完成,通過多媒體的模擬,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牛頓管實驗,由于很難把牛頓管理的空氣抽真空,再加上管內的小鋁片和羽毛都很輕很小,在演示自由落體運動時,實驗現象有時候不明顯。有些實驗如電磁感應中自感現象的實驗通過演示可以觀察其現象,但無法看到這一現象產生的過程,這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模擬演示實驗,將微觀的運動情景和各量的變化情況用圖片或動畫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親眼見其微觀過程,從而加深對實驗現象及其結論的認識。
物理學是研究物體運動和變化的科學,在某些方面用傳統教學手段很難表現物理學中“變”與“動”的特征。在物理學中就形成了許多難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這些都是教學的難點。要突破這樣的難點,用多媒體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電場與磁場,人們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在認識上就感到抽象和困難,通過動畫構建的模型就能輕易地把它們表述清楚;再如電容器的充放電,實驗現象不夠清晰,用多媒體動畫可以作為實驗的補充,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往的傳統物理教學,教師完全是參照課本就本講本。由于教材提供材料有限,黑板大小有限,一堂課的時間有限,一節課只能講有限的幾個知識點。無法讓學生開闊視野獲得更多更廣的知識。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增大了教學容量,而且加大了課堂信息的輸入,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
目前,很多學校在物理教學中都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提高了物理教學的水平,促進了物理教學的開展。但是,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運用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學校特別是物理教師,覺得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沒有必要運用多媒體,因而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物理教學中的積極性不高;多媒體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有的物理教師對其了解不多、掌握不深,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不足;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物理教學,需要具備計算機、多媒體教室及相應設備和教學課件等軟硬件,這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一些學校不愿意進行這方面的投入。
準備之一是備教材:本節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哪些地方是重點?哪些地方是難點?那些地方使用多媒體?如何用?準備二是備學生:對于本節內容,學生現有知識儲備有哪些? 學生在學習本節時可能有哪些障礙? 如何突破? 在學習方法上有哪些指導? 用多媒體技術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是我們教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最有效、最切實可行課件。這就如同“購鞋”,只有合腳的,才是最好的。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門新的教學技術,它不但要求教師要懂得計算機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師自己會設計和制作教學軟件,這就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項工作除要求教師自學之外,學校自發組織教師集中進行培訓,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提高學習效果。進行科學化和規范化的培訓,對于教師將來的深造和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學校應當給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有關部門也要加強指導,為提高物理教師的計算機教學水平做點工作。
學科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下的網絡、多媒體信息資源庫和教學軟件,從中選取適合自己教學需要的內容來制作課件,從而適應不同教與學情境的需要,徹底改變教學軟件在設計、開發和使用上的相互分離的局面,使計算機輔助教學在課內或課外的運用朝著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學科教學整合這一更廣闊、 更深層的方向發展。
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是加強多媒體技術為素質教育服務的基本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途徑,是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的有效方法。搞教研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抓科研課題實驗,通過“實驗——學習——實驗——認識”的循環往復,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二是,通過一些透明度比較高的群眾性教研活動的開展,像多媒體開放日、計算機評優課、課件評比展覽等活動,推動物理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物理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對物理教學的開展確實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本文重點對多媒體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以及其相關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究,但是由于本人能力的限制,加之多媒體技術還在進一步發展之中,以上只是我在物理教學中對多媒體應用的一些認識,對于多媒體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原則、怎樣走出使用多媒體的誤區等方面認識不夠,有待進一步探究。
[1]李藝.信息技術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宿自強.多媒體與物理教學整合的經驗和體會[J].物理教學探討,2006,12.
[3]侯新淼.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J].中學物理,2006,10.
[4]李新寬.淺析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物理,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