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杰
(新疆石河子大學 體育學院,新疆 石河子832000)
國防和武裝為量的建設,在我國社會主義偉大復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礎。強化國民的國防意識,完備國防動員系統,加強國防動員建設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學生處在人身的黃金年齡階段,18-24歲之間,其人生觀價值觀對今后的一生影響重大,向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是國家法律條文下必須進行的,有法可依,是整個中華民族和社會國不可或缺的基礎教育。冷戰結束后,大戰沒有,但局部戰爭紛亂不已,恐怖主義在西方的反恐下,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呈現擴散之勢,新疆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從2009年的“七五”事件后,反恐形勢不容樂觀。由此,加強對本地區大學生的國防教育顯得極為重要。
我國《國防教育法規定》:學校國防教育是全國民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應當把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和教學計劃,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質量和效果[1]。
在石河子大學新生的軍訓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軍事技能訓練(2周),如隊列隊形、正步走、口令等;二是,軍事理論課36學時,以軍事理論為主包括軍事思想,新概念武器等,這些對于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中心思想是國家防衛問題,而這些將國家的安危與個人利益密切相聯,能夠在大學生中引起共鳴,激發其愛國熱情,增強國防觀念,在維護國家統一,抵御外為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發揮重要作用。
20世紀90年代,隨著柏林墻的倒塌及前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從冷戰走向多極化,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形成“一極多強”的格局。主要表現在:(1)美國的霸權及強權沒有了強有力的制約。美國依靠其強大的經濟實力(12年GDP19.6萬億美元)。牙買加侮一的科技實力,軍事實力,借海灣戰爭再次成為世界第一,然后發動了1999年的波黑戰爭,2011年的伊拉克戰爭,2003年3月20日發動阿富汗戰爭,后兩場戰爭是以反恐為名而發動的,美國從此向中東、中亞國家推廣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發展模式和民主制度,以此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但當其政策在各國都受到了強烈反制,美國的一意孤行并未收到效果,而是適得其反,冷戰中的一些國家,如索馬里、阿富汗、利比亞、也門在冷戰中國家里的現代化建設,人民經濟生活水平都還不錯。但現在基本淪為失敗國家或準失敗國家,索馬里基本在淪為地理概念上的國家。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高調重返亞太地區,目的就是借釣魚島,南海與中國有紛爭的國家來向中國施壓,以此淦翁得利,并從經濟對我國進行遏制,軍事上借中國正常的海陸空軍發展為理由對我進行干涉。
(2)臺灣作為美國封鎖我國第一島鏈的中樞位置,美從其切身利益出發,暗中支持“臺獨”,向臺灣出售F-16CD預警機E-3C等先進武器裝備,不斷地離間,挑拔兩岸之間關系。
(3)日本政壇集體轉向右傾。2013年日本政壇民主黨被自民黨擊敗,安倍晉三的右傾化更加明顯。野田佳彥在2013年9月11日宣布將釣魚島“國有化”以此來向國民表示其強硬立場,但最終仍然失敗于競選。安倍上臺在武器出口三原則,自衛隊改為國防軍,修改和平憲法等上面逐一突破。向菲律賓出口炮艇、快艇,使武器出口三原則名存實亡;與美國頻頻軍演奪島;在7月28日獲得參眾的自民黨的多數以后,下一個目標就是修改和平憲法。這些都是目前我國應當極為重視的。
(4)中印在東、中、西段現存在領土爭議,尤其是藏南地區,李克強總理的今年的訪印,雖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共識,但之前存在所謂“賬蓬對峙”的事件,使分歧依然存在。
(5)南海諸島礁存在爭議。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再加上重陸輕海導致越南、菲律賓、印尼長期占領我南海大量島礁。大學生是國家的中流砥柱,雖然21世紀的世界各國之間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但局部的戰亂、紛爭是有的,美國在世界上一權獨大,大肆干涉別國內政,推行西方的價值道德觀,經歷的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美國正在調整其政策重點,從伊,阿撤軍,重返亞太,重點是遏制中國崛起是重中之重,甚至不惜放任日本政壇集體右傾化。因此,當前我們的教育界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大力抓好大學生們的國防教育工作。
現在的幾場局部戰爭證明,誰掌握了更先進的高科技技術誰就在戰場上占優。1999年的波黑戰爭,米格29和北約聯軍的F-16C/D在單機性能不分上下,南軍起飛的6架升空迎戰,但還沒見到F-16的影子就被擊落了,原因是北約的E3預警機,E3預警機的偵測范圍至少5000公里以上,米格29的機載雷達不到60公里,根據這樣的公式:性能相同的飛機,戰斗力是推測距離的倍數的立方。500÷60=8(倍)(至少),那么在預警機的幫助下,一架F16可對付83的米格29??梢婎A警機的作用了,是戰機力量的倍增器。現代戰場上的高科技武器對人的要求更高,如B2戰略隱性轟炸機,F-22猛禽“愛國者”防空導彈,巡航導彈,C4ISR系統,是只有高青人才才能使用的。美軍的軍官98%有大學本科學歷,以色列甚至是普通士兵都是本科學歷。大學生文化水平高,對高精尖技術接受能力強,對高技術武器稍加培養就能掌握,可將其作為預備役,戰時一動全就可形成戰斗力,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高等的校國防教育的周期長,循序漸進式的完善和進步的,不僅是教育界的問題,更多是社會、軍隊和社會的緊密配合,高校在國防教育的教學內容師資培養,因材施教,經費保障等諸多方面有更多工作去探索。我國要善于總結學習,結合現實情況,預見未來,樹立學生愛國的國防的意識和正確的國防觀念。
[1]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