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雨霞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 徐州機電工程分院,江蘇 徐州221011)
液壓與氣動技術在上世紀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的發展,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其發展迅速、應用廣泛,是機械設備中的重要技術之一。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很大,它可以用來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因而《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在機械專業中的地位也越發重要。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任務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液壓與氣動技術》是我校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課,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分析液壓與氣動基本回路,安裝、調試、使用、維護液壓與氣動系統及診斷和排除液壓與氣動系統故障三項能力。傳統職業教育教學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很難實現這一目標和任務,無法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而嚴重地影響了人才的培養質量,改革傳統職業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項目教學法主張“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換位,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筆者就多個方面對項目教學法進行了嘗試性的研究與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例如,在認識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組成時,以磨床工作臺液壓傳動系統為例,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磨床工作臺如何運動?對此運動有何要求?如何來實現?引導學生提出方案,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對元件進行分類。認識到一個完整的液壓傳動系統由四大類元件組成,將所學內容具體化、目標化,則理解透、認識深刻,有利于后面的學習。
每組同學根據實訓項目安排具體的項目實施計劃,做出一份切實可行的實訓項目計劃。計劃的主要內容包含:任務、目的、終期結果、評定標準、所需元器件,制定安全操作流程項等。教師對學生的實施計劃進行點評,讓學生不斷調整項目實施計劃。
該階段教師應準備足夠的實驗實訓器材。另外,教師還要把時間分配情況告訴每組成員。學生根據規劃進行液(氣)路連接及檢測、電路的連接及檢測。學生根據項目要求進行項目檢測并詳細記錄過程,對運行狀態進行分析,與目標進行比較,如果與目標要求不一致,學生要進行修改,達到目標要求后請指導教師驗收。教師在該過程中要詳細記錄每組試驗結果及工藝情況,以便對學生的考核有一個比較詳細的參考。在學生實施實訓項目期間教師除了做好巡回檢查指導外,還要對整個項目實施過程進行檢查和監控,同時注意安全規范的督促。
評價階段最后要求小組成員對項目成果進行展示和演示。由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及教師評價結合,對照項目實訓過程進行回顧、總結。這樣就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也是對學生個人在項目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所起作用、合作能力及團隊精神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項目教學法是以行為導向為主一種教學方法,師生不再相互獨立,而是以一個團隊或一個整體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項目教學法不注重教法,而是注重學法,體現了以學為本、因學施教的教學準則;它不僅讓學生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交往,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增強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鍛煉能力,最后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它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邊做邊學,把看到的、聽到的結合起來,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強調在團隊學習中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習過程的體驗。
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教學的主持人。通過創造某種特定的環境或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所設計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強調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興趣的培養,這種情境是建立在讓學生熟悉周圍的環境的基礎上,對所學的內容感到好奇、感到驚訝繼而能對此提出問題。
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要嚴格遵守計劃、任務的安排;教師要備好課,要有更多的預設;教學中可使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進行一些有關課題相關信息的展示,使學生的學習直觀易懂,輕松高效。例如,在學習液壓元件時,在實物認識的基礎上,拆裝元件,認識內部結構。而對其工作原理則采用多媒體演示,象液壓泵的吸油與排油,方向控制閥的液體流動方向與閥口通斷的關系,壓力控制閥如何改變閥口的通斷,通過動畫演示讓復雜的分析簡單化,變抽象為具體。把元件的工作過程清楚地展示出來,學生易理解且感興趣,就能更好的應用。
通過師生相互交流,積極互動,共同參與,共同創造,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職業道德,全面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成為了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可以說,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式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轉變傳統觀念,著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一個個項目的完成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讓項目教學法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漸成熟發展,發揮它在實訓教學上的積極作用。總之,實施項目教學法,推動了教學革新,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學習環境。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將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郭萍萍.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2(2).
[2]鐘健.改革《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以提高學生就業技能探索[J].輕工科技,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