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炯 張曉燕
(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57號)強調,技工院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實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重要載體,堅持高端引領、多元辦學、內涵發展,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促進就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青年教師作為技工院校師資隊伍中的生力軍,他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顯。
促進青年教師成長是技工院校發展的希望,為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類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引導青年教師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根據交通運輸行業特點和青年教師成長規律和模式,對青年教師的成長策略進行探討十分必要。
較多的技工院校由于體制等原因,內部管理規范性不夠,對人才工作不夠重視,傳統的青年教師管理只注重入口關,并把重點放在日常考勤、工資福利上,缺乏對青年教師成長整個過程的系統規劃。而且很多交通運輸類技工院校沒有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般都把此項工作和辦公室合并在一起,只有山西、浙江、南京交通技師學院等個別學校成立了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統籌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青年教師的管理涵蓋入口關、培養關、考核關等過程,學校需要對此進行全過程計劃、組織和控制,為青年教師在成長的各階段建立個人發展目標,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充分激發青年教師的自身潛能和成長欲望,最終實現學校發展目標。
制定并實施青年教師成長計劃,不僅是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師自身成長和服務學校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和主動持續專業發展的現實選擇。交通運輸類技工院校青年教師成長計劃應包括青年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成長階段計劃、個人努力措施和學校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內容,重點是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專業發展能力提升措施、優秀教師傳幫帶團隊協作機制、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體系、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環境優化、工資待遇和工作生活條件保障等。像南京交通技師學院制定并實施了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交通運輸行業有區別于其他行業的職業特點,交通行業精神充分體現了鋪路石、航標燈和方向盤的時代風采。像“惠民、奉獻、服務”的浙江交通精神成為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鼓足干勁、肩負使命、勇挑重擔、頑強拼搏的旗幟。作為培養交通運輸行業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技工院校的青年教師也應具有當代交通人強烈的責任感和忠誠交通事業的崇高品質,把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
以德為先,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使青年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一是開展交通運輸行業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使青年教師認識行業、認識職業、認識技工學校;二是開展職業發展交流、團隊素質拓展等活動,培養青年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三是開展師德師風教育主題活動,通過制度建設,建立長效機制,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引導青年教師樹師德、正師風、鑄師魂,強化良好的職業道德養成。
交通運輸類技工院校青年教師應努力成為三師型教師,即具有講師、技師和職業指導師“三位一體”的高素質教師。具體來講,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身心素質,精湛的專業理論知識,全面的教育學科知識,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一定的專業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專業實操技能,基于學生專業發展的職業指導能力。針對三師型素質教師的建設目標,學校需要合理設計多種載體的培訓培養方式。
青年教師多數為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缺乏系統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的專業知識。技工院校應對非師范類院校畢業的青年教師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主要是職業教育理論、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基本規范等內容。還應規定在一至兩年的時間內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像杭州技師學院、浙江公路技師學院對青年教師定期獲取教師資格證書都作了規定,并和定級、晉升、考核、評優直接掛鉤。
在青年教師入職后,主要是根據行業特點和發展需求,結合教學能力、實踐能力等業務技能開展有效的培訓,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專業技術水平。如山西交通技師學院就定期舉辦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同時,技工院校應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職業技能鑒定資格,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下企業鍛煉等形式,使青年教師盡快掌握行業企業最前沿的實踐技能和技術,使青年教師盡快獲得相應工種的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職業資格;另一方面,需要掌握如何指導學生就業和創業,并獲得職業指導師資格,為青年教師進一步提升和成長奠定基礎。
建立傳幫帶機制,實施青藍工程導師制,增強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學校應為青年教師配備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其進行一學年的跟蹤指導,為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成長平臺。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設置常態化的平臺,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演練、教學能力診斷和評估,面向廣大青年教師,幫助他們持續、全面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廣州市交通技師學院開展的“掛鉤結對、幫扶共進”青藍工程,茂名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實施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度就為青年教師盡快進入角色,快速提升業務水平提供了平臺。
寧夏交通技師學院、陜西交通技師學院、常州交通技師學院、南陽公路技校等技工院校先后組織了青年教師技能競賽、青年教師說課比賽、青年教師教學競賽、青年教師集體備課等活動。技工院校通過組織青年教師 “技能大賽”、“板書比賽”、“普通話演講比賽”、“優秀論文評比”、“課件制作比賽”、“現代教育技術比賽”等競賽和活動,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選拔優秀人才,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健康的環境。
制度建設是培養青年教師的保障。交通運輸類技工院校應制定《優秀青年教師(教壇新秀)評選辦法》、《青年教師學習進修鼓勵辦法》、《青年教師實踐鍛煉管理辦法》、《優秀青年教師赴企業、高校、境外學習規定》等一系列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制度。充分保障青年教師成長中的福利、待遇、進修學習、專項獎勵等,達到激勵的作用。對于重點扶持的專項課題、教學改革項目等,學校可以設立青年教師發展基金、青年課題等,保證青年教師具有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動力。
科學的評價機制關系著青年教師的切身利益。學校應堅持以人為本,遵循青年教師培養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建立細化、量化的考核指標,以自評、學生評價、導師評價等多方位進行,注重青年教師的工作實績,并將評價結果與青年教師的評優、職稱、職務等掛鉤,使評價機制能夠起到激勵的目的。
合理的分配辦法起到強化激勵的功能。通過各種途徑選拔出來的優秀青年教師、教壇新秀等,對他們的工資待遇、課酬金標準、職稱晉升、項目立項等政策上予以傾斜,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青年教師成長形成自身的吸引力和推動力。
技工院校必須充分了解青年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為他們安心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保障。通過開展問卷調查等形式,掌握青年教師現狀和需求,切實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和成長環境。比如青年教師的住宿狀況、住房補貼、待遇提升、子女入學等,盡學校所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是他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技工院校進一步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師代表,讓他們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他們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如陜西交通技師學院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傾聽他們的呼聲和愿望,并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青年教師的實際困難。
學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要充分重視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增強管理服務意識,要從青年教師的實際出發,多花時間做好青年教師的溝通和服務工作,多做實事,多辦好事。
交通運輸類技工院校青年教師這一特殊群體需要得到社會和學校的大力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與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連,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不斷探索和總結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策略,積極營造青年教師成長的有利環境,是他們得到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健康成長。
[1]王業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的途徑與策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38-39.
[2]王貴軍,馮克江.高職高專“三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2(22):73-75.
[3]趙忠亮.關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發展問題的研究與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15(2):119-120,123.
[4]羅振華.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研究:以華中農業大學為例[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