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外語外貿分院,浙江 義烏322000)
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使得創業教育得到再次重視。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在《關于大力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2010)31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孵化服務,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充分整合政府、企業、高校、社會團體等多方資源,發揮小企業創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現有園區和孵化基地的優勢,建立一批大學生創業園,為創業大學生提供低成本的生產經營場所和企業孵化服務”。建立大學生創業園,既能成為創新人才成長的平臺,又符合“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要求,因此有關大學生創業園的研究成為創業教育中的一個熱點話題。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業教育方面獨樹一幟,積極創建創業園區,園區規模目前已從2008年成立時的2600平方米擴展到12128平方米,并不斷優化網絡、供電等硬件設施,實現了校內培養學生創業、校外培訓服務的功能。2011年,金華市有關部門正式批準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園為“金華市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這是該院獲批的首個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近年來,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園已先后獲得了淘寶網“金螞蟻獎”、“特別貢獻之星獎”,“淘寶大學最佳合作院校”,“最佳網商搖籃獎”,“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示范性實訓基地”等榮譽稱號。目前,該創業園有 專職 工作人員20多名,構建了完整的電子商務創業生態鏈,并正積極與國內外C2C/B2B交易平臺加強合作,同時還積極參與義烏本土電子商務企業合作,重點幫助地方企業培養電子商務創業導師。同時為滿足廣大電商創業人員的需求,該創業園還陸續推出“創業訓練營”、各層次電子商務培訓等活動,不斷擴大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影響力。
物質資源是大學生創業園中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從自然資源、區位條件和生產設備方面反映物質資源內部的結構和狀態。物質資源具有地域根植性的特點,即它只能和其所在的空間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大學生創業園必須以一定的空間為承受載體,同時物質資源也是區域外資源流入的承受載體。 大學生創業園的物質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區位條件、產業設施及企業物質設備。
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源是大學生創業園發展中的內推力,也是具有最深遠意義的因素。具有地域根植性和歷史沉淀性。 大學生 創業園的社會資源支持力包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源。
大學生創業園的產業鏈是由供應商、生產商和銷售商構成的,但在產業鏈之外還存在許多輔助機構,這些來自社會的力量共同維持大學生創業園的發展。服務資源反映的是其內部要素的構成和結構狀態。 大學生創業園的服務資源支持力包括中介結構和交易市場。
實踐證明,大學生創業園的發展離開了國家、地方政府的支持是難以發展壯大的。政府資源作為區域內資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對大學生創業園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很大的引導和推進作用,政府所出臺的優惠政策有利于對大學生創業園產生與快速發展,而且政府的相關政策也有利于大學生創業園內企業的成長。除了當地政府的影響之外,國家、省市等政策、法律條文對大學生創業園的形成與發展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大學生創業園的服務資源支持力包括國家政策與治理、省市政策與治理、地方政策與治理。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經濟學上的勞動資源包括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結合現代經濟的發展,本文中將勞動資源進行了從新分類,即分為人力資源、科技資源和培訓機構。高校、科研機構代表著我國科技進步發展的方向,也是企業產品創新的來源,因此此處將科技資源單獨立出,其他的勞動資源劃入人力資源的范疇。各種培訓機構是輸送人力資源的主要來源地,不能直接歸入大學生創業園發展的附屬機構和服務機構,因這種專業培訓機構對勞動資源質與量的重要性,此處將其列入勞動資源。大學生創業園的勞動資源支持力包括人力資源、科技資源、培訓機構等。
資本資源反映大學生創業園內部資本的構成和結構變化。資本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沒有資本的支撐,大學生創業園的發展將寸步難行。資本是企業的血液,充足的資本來源和通暢的資金鏈方能維持和促進企業發展。大學生創業園的資本資源支持力包括境外資本和境內資本。
大學生創業園以同處或相關于一個特定產業領域的、一定數量的、相互聯系的公司和關聯的機構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為基礎,企業數量太少,是很難發展成創業園的。 創業園中包括生產商、供應商和銷售商。還有中介機構等輔助機構等,這些企業相互聯系、互相支持,才能形成創業園。再者,創業園要發展,其產品必須要有一定的銷路和銷量,市場的開發性對企業市場份額的占有和開拓具有重要影響。大學生創業園的企業及市場資源支持力包括企業數量、規模及產業分布、市場的開放性及銷售網絡。
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制度的不斷完善.目前,創業園各項制度建設迫在眉睫,其中包括:創業項目的選拔機制、項目入場和退場流程規定、項目過程管理、項目考核與評估、組織機構設置、數據報告制度等,特別是經營數據報告制度,是創業中心評估項目時擁有及時有效依據的保障,制度完善了,整個經營才能步入正規。
在創業園運作過程中,學校應保持全程的高度關注.特別在創業初期,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困難,及時幫助創業者解決遇到的問題,妥善處理出現的矛盾,可增強他們的創業和勇氣信心,使其經營項目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各創業項目本身發展的不成熟大大增加了項目運作的風險性,并有可能最終演變為企業危機.應成立風險評估機構,對項目運作進行實時監督,機構成員由兼職教師和指導教師組成,由創業中心組織、協調評估活動。風險評估部門實行周例會制,在例會討論時,由各項目負責人向中心老師匯報項目運行情況和遇到的問題,中心老師將項目的運營情況及時反饋給導師庫相關成員,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解決的思路,避免創業者遭受更大的損失。風險評估機構一方面能有效的進行項目運作前的評估,另一方面,能及時有效的發現項目運作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問題,并及時解決。
[1]李靜.大學生創業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陳海濤.金華市文化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資源支撐架構研究[J].科技信息,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