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榮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工業工程技術系,寧夏 銀川750021)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性人才,同時提出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要求,表明了興趣教學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使傳統的興趣說和興趣教學重新提到了當前教育研究和學校教學的議事日程[1]。
《機械制圖》課程為高等學校工科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該課程的學習和應用也尤為重要。 該課程不僅注重讓學生對理論進行理解, 還應重視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其旨在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制圖能力、空間想象等基本技能。從而為后續專業課程和理論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本文分析了驅動教學法和興趣教學法的特點,并將其應用到《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中,注重通過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興趣驅動教學法,是在教學設計和過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原則,讓學生由被動式的接受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的自愿自主學習為最終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就是教師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于一個或多個“任務”中,通過創建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它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是一種具有“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基本特征的教學模式.任務教學的實現分為4 個階段:創設情景,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2-6]。
本文主要是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結合了興趣驅動的優點。 在設計教學和學習任務時,著重考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探討了結合兩種方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老師為中心,學生為被動接受者的模式。 教學的形式無外于教師的講授,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講,學生聽”。并且大多是按照教材內容按部就班逐節逐章進行授課。 這種局部設計、就事論事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整個課程沒有直觀的認識,并且知識點過于離散,學生即便是對每節內容都熟悉,也不能很好地綜合運用。久而久之,會是此課程的學習出現枯燥、乏味。
《機械制圖》課程由于具有系統理論性,且強調空間思維能力,而在職業院校中,這門課程往往是面向大一新生開設,加上職業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上有所欠缺,因此,大部分學生在剛接觸這門課時,感覺學習難度較大,往往會產生懼怕的學習心理,學習主動性不高。
在職業技術院校的大部分專業中,機械制圖課程側重的是學生的實際讀圖和畫圖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在實際教學中,可能由于教材的選用不合理、教學大綱的設置不合理等,很難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導向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文獻[6]認為對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目標,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而制圖部分不應占用大量的教學時間,應該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快速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服務。
目前,很多院校的《機械制圖》教學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有些教師對媒體課件設計不合理, 有些課件在動畫的使用上沒有把握好分寸,使用動畫比較隨意,一些動態課件雖然在視覺上沖擊較為強烈,對人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但影響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和理解。 學生在這種快速的動態課件教學中,除了思維跟不上教師的講解或信息呈現的速度,也無法完整地做筆記,嚴重影響其對所學內容的復習和鞏固。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板書、課堂提問和啟發式教學等也相應地減少,更談不上良好的教學情境的營造。教師在授課時可能會相對輕松,但是久而久之,隨著教學知識點和內容信息量得加大,最終會導致學生失去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布置任務是任務驅動法的第一個環節,此環節很關鍵,應注意任務的難度。如果太簡單了,學生的能力并不能得到什么提高,會使學生“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也不利于培養學生鉆研的精神。 如果太難了,則會讓學生喪失信心,失去學習的興趣,會對學生的前進產生極大的阻力,也不利于學生的提高。所以,我覺得任務的難度應該符合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的平均,但在此基礎上可以靈活地加入一些拓展內容,供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選擇。結合興趣驅動,任務的步驟除了緊扣教學大綱外,還應考慮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此,任務的內容也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應該體現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結合班級的學生情況,在讓學生完成布置的任務時,應該將分為一些學習小組。 小組的分配, 應該體現興趣驅動教學, 每個小組里應該至少有一到兩名對《機械制圖》有濃厚學習興趣和該門課程學習能力較強和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 這樣的分配,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通過協作學習,學習成績優秀和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能夠帶動其他學生學習, 并能夠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置一定的激勵機制同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小組完成學習任務后,每個小組應該輪流由不同的學生進行匯報。 教師對每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分析,并對每個小組進行打分,打分的成績計入小組成員的平時成績;對匯報的學生也打分計入該學生的平時成績。通過這樣的激勵機制,能夠驅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主導的作用,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在運用興趣驅動和任務驅動的過程中,應該突出重點,以學生的就業目標為導向。在任務的設置時,應該注意時間和階段,應該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再設置任務,如果在課程一開始,就布置任務,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很大的學習壓力,例如,應該在幾何畫法、繪圖基礎知識和裝配圖等知識點簡單講解完成后,在投影基礎及如何從平面圖想象出立體的實物形狀等內容部分設置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不斷誘導他們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在注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制圖能力。
[1]郭戈.關于興趣教學原則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2]鐘玉生.任務驅動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0,(23):224-225.
[3]王大林.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4).
[4]杜丙新,秦國防.基于興趣驅動的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21):5171-5172,5174.
[5]葉建剛.任務驅動法在機械制圖創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5):122-123.
[6]鄧麗玉.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廣東教育,2012(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