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
吉林大學前衛校區醫院,吉林長春 130021
臨床路徑是由醫護人員針對某種疾病依據每日監測、治療、護理計劃而制定的一個有嚴格工作順序的、有準確時間要求的診療護理計劃,從而幫助醫護人員準確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目標,判斷患者預后,為其提供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臨床路徑”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在美國的醫療費用急速上漲,政府的醫療系統和國家財政面臨相當大壓力,負擔過重的背景下產生的[1],其經過了20多年的臨床實踐逐步完善起來,是醫院為服務對象降低花費和有效保證醫療質量服務的一種科學方法。資料顯示,最近的5年中在美國約有60%的醫院已廣泛應用[2]。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為患者提供更簡便、更具體、更高服務的護理已成為提高護理質量和安全,提高醫院整體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興、簡便、程序化的護理方法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越來越顯示出重要地位。為探討臨床路徑在提高護理質量、安全與患者滿意度中的作用,對我科自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130例患者進行調查,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對我科自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管理的130例患者進行調查,男79例,女51例,年齡27~84歲,平均(51.7±3.4)歲。并隨機抽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實施常規護理活動的130例進行對比,男75例,女55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種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病種的不用制定不同的臨床路徑,由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按護理進程,制訂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在不同階段提供治療和護理措施,制定臨床路徑表格[3],內容包括健康咨詢和評價、藥物及其他治療、飲食營養、活動與安全、患者與家屬教育、患者的特殊需要、出院指導等。
實施方法:自患者入院開始向其解釋護理路徑有關內容和作用,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然后由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共同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臨床路徑內容;護士每天按照路徑上的指示對患者落實各項治療、護理措施,并對以實施過的護理內容進行評價,以達到規范醫療護理行為的目的。如患者病情未按照路徑方向,應及時報告醫生、護士長,共同討論、分析原因,制訂相應的措施,修改、完善路徑觀察,以確保繼續實施。患者出院前按療程進度及病案療效與設定的臨床護理路徑成效指標對照,評價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并為患者發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
《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內容包括對護士的形象儀表、服務態度、專業操作、業務水平、溝通能力、健康教育等6個方面20個項目進行評分,滿分為10分,>9為非常滿意、8~9為滿意、7~8為一般、<7分為差。
兩組患者均完成護理,路徑組患者能很好按臨床護理路徑制定內容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平均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顯著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提高了床位周轉率,節約了衛生資源,提高了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
經統計,路徑組在對護士的形象儀表、服務態度、專業操作、業務水平、溝通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常規組,路徑組患者滿意度為97.1%,常規組患者滿意度為9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開展“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是現代醫學模式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其在臨床上以科學的、正確的、完善的護理方式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同[4]。但由于目前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如護理人員素質過低、患者要求過高、醫院和社會的不重視等為護理工作的開展和提高帶來巨大影響。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醫療護理的工作模式。其工作的開展體現了循證醫學的理念,在使護理過程程序化、標準化、保障護士和患者共同利益的同時,不斷持續改進和提高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安全,使臨床路徑在護理工作中保證了其科學性、系統性、整體性[5]。臨床護理路徑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制定出了患者每日的診療護理計劃,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有計劃地工作,不斷減少工作盲目性,避免了因工作繁多而造成遺漏,而且對護理工作進行有效地指導和協調,建立有效、和諧的溝通,真正讓患者感受到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滿意度;另外,臨床護理路徑的開展避免了診療、護理的重復性,特別是一些檢查,不僅節省了護理人員的時間,為工作人員營造更為寬松的護理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還相對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為患者節省了資金,大大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3.2.1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提高了護理質量觀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思想是通過規范醫療過程,減少同一病種的不同患者、不同醫護的醫療護理差異[6],將患者病情和診療護理經過以條框的方式直觀的表現出來,減少其可變性,確定治療目標,從而使護理人員一目了然地獲取病情和護理過程的總體情況,不僅實現了對患者護理的統一性、完整性,也強調了護士各項處置活動及治療的時間性,預防錯誤,減少不必要的治療和護理,并通過向患者及家屬做宣傳教工作,極大地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病人及家屬滿意度,減少了糾紛的發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觀。
3.2.1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提高了護理安全觀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為推動整體護理向縱深發展的運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方面,臨床護理路徑的施使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真正做到了有預見地、有計劃地、主動地為患者服務,保證了護理工作的連續性,避免了由于個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遺漏和疏忽,有效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也使患者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康復目標,遵循路徑所預定的標準程序更多地參與、配合到護理活動中,從而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安全。
總之,臨床護理路徑這一全新的護理服務模式,將其運用到護理工作中,不斷完善護理流程,使護士在執行護理任務時以更簡便、更科學、更規范的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各方面綜合護理,不僅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最大限度滿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也為和諧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治療和安全提供有利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潘紅梅.臨床路徑在泌尿外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6):119-120.
[2] 張奮勇,常逢娟.臨床路徑實施效果分析與體會[J].甘肅醫藥,2012(3):74-75.
[3] 葛建一,樊建花.臨床路徑在醫院管理中的運用與體會[J].醫院管理論壇,2012(3):38-40.
[4] 張姝.臨床路徑實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探討[A].中國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委員會第二十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217-218.
[5] 王立新,張蕾,楊霓芝,等.國內外臨床路徑應用特點分析[J].中醫藥信息 2010(1):231.
[6] 臧素梅.運用臨床路徑加強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J].中外醫學研究,201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