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木
前些日子,發改委發了威,對壟斷企業動了真格的——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6家企業涉嫌價格壟斷被調查。近日,發改委反壟斷局宣布,涉案的六家奶粉企業,被處以6.6873億元的罰款。
《反壟斷法》頒布這些年來沒見什么大動靜,壟斷企業活得有滋有味,大把賺著國人的錢,讓俺們真是覺得憋氣。尤其是那些“老外們”,總覺得咱這兒人傻錢多,中國人好糊弄,在他們那邊值個仨瓜兩棗的東西,賣到咱這邊就值老鼻子啦。聽說同款進口車在中國賣80萬元,而在美國售價僅約合人民幣30萬元。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上,通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大幅抬高產品價格、控制零配件銷售等手段獲取暴利,嚴重侵害了俺們國人的權益。因此,對進口汽車進行反壟斷那是必須的,于是俺們看到國家反壟斷的組合拳打到了這些汽車商身上。近日商務部表示,針對進口汽車在中國銷售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將限制汽車供應商收取建店保證金、憑借市場支配地位主導價格等違規行為,相關企業如果存在價格壟斷將被處罰。
對“老外們”進行反壟斷調查俺舉雙手贊成,不能讓他們覺得中國人的錢好賺,人傻錢多絕不是俺們國人的標簽,那都是因為反壟斷不得力才讓“老外們”賺錢賺得爽!所以,反壟斷要動真格的,甭管國外的壟斷大佬還是國內的壟斷大鱷,凡是讓俺們國人遭受不公平消費的,都要在反壟斷的刀下過關。不然的話,反壟斷法豈不成了擺設,讓俺們國人不明不白地去花冤枉錢。
要說壟斷帶來的傷害,物流業體會最深,進口奶粉、進口汽車之類的東西不過是小打小鬧,成品油才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痛。物流業的燃油成本已占總成本三成多,再加上人工成本、路橋費、罰款等等,物流業那點微薄利潤,養家糊口都成了難題。因此,欲說反壟斷會倒出一肚子苦水來。
近日聞“三桶油”上半年凈利1293億,平均每天凈利7.1億,這消息著實刺痛了俺的神經。記得以前那個成品油定價機制國人意見極大,呼吁改革之聲不絕于耳,紛紛指責壟斷油企借“22個工作日”過長的調整周期,積累了可觀的漲幅空間,撈走不少真金白銀。現在,新的成品油價格機制實施后,壟斷油企煉油虧損大幅減少,中石化煉油事業部經營收益為2億元,扭虧為盈。
這種情況真讓俺有些納悶。有消費者曾算過賬,在以前那個成品油定價機制時期,油價漲多跌少,壟斷油企并沒有吃虧,況且國人多年來呼吁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縮短調價周期,可是這等既能扭虧又能順應民意的改革,壟斷油企和有關部門就是不給回應,遲遲不見動靜,直至民意洶洶才不得不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看來,以前喊虧損,真是得便宜賣乖嘍。
最近出爐的201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中石化、中石油位列榜首榜眼,日進斗金。“共和國長子”賺錢是好事呀,國人的固有觀念不就是養兒防老嘛,眼下,有研究機構稱中國養老金缺口很大,去年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也在一個論壇上承認,中國養老金缺口“確實非常大”。那么,此刻應是這些“共和國長子”大顯身手之時,把紅利讓國人分享。然而,俺的這個愿望,看來只是一廂情愿,時至今日俺也沒聽到這些“共和國長子”貼補給“父老們”多少錢,國人分享了它們多少紅利的消息。倒是不斷聽說,什么天價吊燈、什么拉菲酒茅臺酒之類的腐敗丑聞。
人家壟斷油企那叫一個“有錢”,說它們奢靡也好,腐敗也罷,還不是因為占有壟斷資源賺錢容易。盡管這些壟斷油企年年營業額在增長,利潤在增加,但與俺們老百姓沒有一毛錢關系,但在漲價時它卻絕不會手軟。這不,從今年7月10日起,開始實施新的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每立方米價格大約上調了4毛錢。
壟斷著國有資源賺著國人的錢而又不想讓國人分享紅利,自己在撈錢奢靡著腐敗著,這等“共和國長子”與敗家子何異!所以,反壟斷也要對國內壟斷企業動真格的,尤其是那些靠壟斷資源吃飯,鮮有市場競爭的壟斷大鱷們,它們才是最傷害俺們國人,阻礙深化改革的利益集團。列位看官您瞧,近日落馬的壟斷油企高管,哪一個不在貪腐,侵吞屬于共和國俺們全體公民的財產。因此,反壟斷不能“護犢子”,也該對那些靠壟斷賺得盆滿缽溢,取得“最賺錢公司榜單”上的驕人位次的壟斷油企動真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