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蓮
(陜西省延安煉油廠幼兒園)
目前,我國新的課程改革已完全打破傳統的管理、教育、教學模式,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素質有許多方面已經不適應今天的教學需要。幼兒教師如果只是滿足于“混口飯吃”“完成任務”而不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門專業,不追求個人專業結構的改進,缺乏作為專業人員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不能與時俱進地實施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歷史的重托,是民族的重托。
(1)喚醒專業自主發展意識
①把幼兒教育視作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專業自主發展必須從意識和態度的改變開始,當幼兒教師把幼教事業視作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把專業發展看作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才會產生一種自覺的、能動的自主發展需求與愿望。
②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
幼兒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這是幼兒教師角色、幼兒教育理念及師幼關系的一次飛躍與突變。幼兒教師要成為一個激勵兒童思考的人,成為一個與兒童平等對話的人,成為一個點燃兒童智慧火花的人。幼兒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善于學習和思考,自主發展,不斷更新,獲得從事幼兒教育的專業知識技能,成為一名幼兒教育專業化人才。
③適當的壓力是自主發展的動力
適度的職業壓力可刺激人奮進,擴展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是最現實的力量,幼兒教師對自身的“飯碗”產生一定的職業危機感,能激發其專業自主發展的能動性。
(2)實施專業自主發展規劃
①正確認識自我,制定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發展規劃
發展意味著一定的方向和目標,規劃是一種激勵人為之努力和奮斗的愿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專業自主發展規劃是幼兒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及各個階段,總體的規劃和長遠的愿景,專業自主發展規劃對促進幼兒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專業自主發展是幼兒教師個體區別于他人的專業發展,是根據教師自身實際提出來的,不是千人一面的發展。
②了解發展階段理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幼兒教師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階段性,幼兒教師在專業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具有一些典型特點。
(3)豐富個人教育體驗
①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反思
幼兒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重心不應僅停留在“理論指導實踐”的被動學習層面,應更多關注“實踐檢驗理論”的主動反思層面。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學習,還要重視對教學實際情景與自身教育經驗進行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思,豐富和積累自身的教育體驗。
②開展園本行動研究
只有當教育理論與幼兒教師個體的實踐情景和經驗結合起來的時候,才能得到有效應用,才能真正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知能的發展。幼兒教師的專業學習內容就在教育教學實踐情景中,就在教育教學問題解決中。園本行動研究是幼兒教師圍繞常態教學生活進行的研究活動,對教學實踐的參與和改進是其核心目的,園本行動研究主張采納一切有利于解決教育問題,提高教育行為質量的經驗、知識、方法、技術和理論,重視幼兒教師對具體問題的認識、感受反思和經驗。
③成為真正的學習者
不斷學習是使幼兒教師自主發展意識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另一條途徑。學習是個體的一種自我教育活動,人們通過學習來認識自我、確認自我、完善自我并學會生存。學習是一種生存方式,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種內在需求,學習的過程也是幼兒教師對教育問題發現、探究并尋求解決的過程。
(1)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重視幼兒教育和幼兒教師培養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幼兒教育和幼兒教師培養,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在法律、政策、激勵機制等方面給予支持。
(2)加強對幼兒教育重要價值、幼兒教師專業性質的宣傳
國內外幼兒教育研究成果已充分表明:兒教育對于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3)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
提升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有利于形成幼兒教師高度的職業自尊感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國家應加大對幼教事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經濟地位。
幼兒園課程管理者要給予教師一定的課程決策權,允許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發展狀況和能力水平研究、設計富有彈性的教學計劃,根據幼兒實際活動狀況調整教育活動進程,根據活動需要布置、更換教育情境,自行選擇課程資源與課程評價工具、方式等,從控制的課程文化轉向自我負責的課程文化。虞永平教授認為,幼兒園可以在開發園本課程的基礎上,再深入到建設以班級為基點的課程,強調幼兒教師個體實踐知識在具體的教育現場中的應用。如果幼兒教師被每日規定的課程編排所嚴格限制,不能對教學活動的現場實施有針對性的有效調控,那么就會出現課程控制幼兒教師,幼兒教師被動地控制課程的局面,喪失自主建設課程的權力以及自我負責的需要,喪失自主發展的空間,幼兒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意識、需求及發展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和制約。
幼教機構要給予幼兒教師教學自主的權力和空間,支持教師根據幼兒發展需要對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及一日活動安排等做彈性調整,鼓勵幼兒教師依據特殊的教育情景生成課程,放手讓幼兒教師應用自己的實踐知識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活動,探索、體驗和創造,為其自主發展提供支持和條件。要給予幼兒教師人文關懷與呵護,使其感受到幼兒教育工作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感,發掘幼兒教師自身的能動性,培養其專業發展的自主性和責任感,幫助幼兒教師走向更高的發展層面。
總之,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極其復雜、循序漸進、具有個體性、持續性的過程,而教育教學實踐是教師成長最專業的“進修學校”,只要管理者創造出優質的發展環境,激發“學生”內在的愿望與需求,就能有效地促進其專業成長,培養出優秀的高素質的專業教師。
[1]黃文云.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策略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1).
[2]宛蓉.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淺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3]胡碧霞.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內涵的詮釋[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
[4]汪娟,楊可.西部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探析——人類發展生態學的視角[J].教育導刊,2010,(8).
[5]葉波.做一個優秀的教者——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J].現代交際,2010,(11).
[6]周燕.廣州市民辦幼兒園師資隊伍的調查報告(下)[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4,(12).
[7]岳亞平.幼兒園團體學習現狀調查[J].學前教育研究,2008,(7).
[8]張小永.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研究性學習[J].中國成人教育,2005,(1).
[9]楊雪峰.幼兒教師的課程參與與專業成長[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10]劉英.從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看幼兒園課程改革[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