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紅
(甘肅省臨夏市第二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中能很好地把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在教學中整合起來,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力。
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在陳舊的教學觀念下,教育教學過程被看成是知識的傳授系統,教師在教學中照本宣科一言堂,沒有探索和創新,學生在學習中墨守成規,滿腦灌,沒有思考和改進。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改變這種教學方式,要從穩坐教學的“釣魚臺”走向學教的“練兵場”,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從學生可以接受的角度落實教學內容,讓課堂,教材和教法適應學生。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掌握的內容,合作討論能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決,每一節課有一半的時間讓學生活動,讓獨立成為學生學習的基石。
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就要促進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啟迪,充分發揮學生資源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合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主要形式,通過同桌互動,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自由合作等形式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同時也要注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分工和要達到的層次要求,不能只圖熱鬧。在討論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也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觀,而要參與到討論之中。例如,在講《動能和勢能》這一節時,通過學生閱讀,在掌握了動能和勢能的概念之后,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能的標準是什么?
(2)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動能或重力勢能的標準是什么?
(3)各舉出實際生活中具有能、動能、重力勢能的三個例子。
分成小組,明確任務,相互交流,看誰回答又快又準確。由此引入到彈性勢能,通過討論找出具有彈性勢能的例子。如被狂風刮彎了腰的小樹,鉛筆盒內被壓彎的塑料尺,拉長的彈弓條。隨著提示的場景不同,例子也應運而來。如在公園里,小孩玩的跳跳床,蹦極跳具有彈性勢能,運動場上的撐桿跳,射箭時拉彎的弓等。
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重視創設情景,使學生能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探究結果,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疑問是思維的開始,只有會質疑,才能會思考。
營造和諧、民主、平等、輕松的課堂氣氛,力爭創造學生樂學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講《導體和絕緣體》時,用學生手邊的材料做實驗,探究紙張、粉筆、黑板擦、塑料尺、鋼筆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空氣是不是導體?由此提出高壓線為什么不用導電性能較好的銀而要用鋁呢?高壓線為什么是裸露的而家庭線路中的導線要有絕緣皮等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并結合電纜線偷盜嚴重的社會現象,既進行了德育教育,又理解了物理知識。
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主動預習和提出問題的習慣,認真讀書和善于思考的習慣,勤于觀察和善于質疑的習慣,勤于動手和大膽反思的習慣。對于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消除學生顧慮,讓他們敢于發表見解,對學生不同的見解要及時給予得體、客觀、公正的評價。
教學活動是一個動態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要始終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的客觀調控作用。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不意味著把課堂交給學生,任其吵鬧,放任自流。方式也不僅僅局限于討論—總結—討論—總結,而是教師要做好課堂的組織者,當好合作的引導者,扮好探究的參與者。始終以學生為重點,使學生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變依賴為獨立,變接受為創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爭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是每一位物理教師思考和探索的內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1]甘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