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廣播電視大學 陳素琴
構建完善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
重慶涪陵廣播電視大學 陳素琴
我國中小企業在整個企業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們的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和增加。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卻并沒有能夠做到與時俱進,還存在著不少亟需整頓的問題,無法滿足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因此,本文將圍繞中小企業,探討如何構建一個科學完善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進而把中小企業管理工作重新提到一個重要的核心地位上來,真正掃除當前中小企業發展受限的主要障礙,推動中小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中小企業 管理模式 現狀 問題 完善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我國整個經濟社會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它們對于我國整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然而,我國中小企業中有不少企業對于自身的企業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加之自身規模偏小,資本及各項技術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弱勢和缺陷,還有外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與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與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已經出現了不少亟需解決的棘手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其管理模式過于單一化,不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因此,必須盡快找到完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的途徑與方法,構建一套科學、合理且可行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從而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穩定且持續的發展。
作為我國現代化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的重要發展基礎。它們具有數量眾多、分布面較廣的特點,它們的生產決策等都沒有大型企業復雜和漫長,市場應變能力應該是較強的。但是,由于其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并沒有配備完整有效的管理機制,其產品生產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無法切實得到有效提高,它們的產品利潤微薄,缺乏強勁的市場競爭力,甚至有些中小企業的家族性經營管理色彩濃重,這些都使得中小企業的整個管理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不少亟需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小企業雖然自己身處一種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但是,它們對于自身的定位卻不夠準確,并沒有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市場規模和業務范疇顯然不夠大,盲目地追求與大型企業之間的管理規模對比。相反,這種盲目的追求卻導致了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顯得較為混亂不堪,反而讓中小企業逐漸喪失了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的勇氣與信心。這就是說,中小企業在盲目擴張的過程中,遭遇了管理工作的瓶頸,造成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浪費,很多管理工作太過流于形式,從而使得中小企業管理在膨脹的過程中,反而降低了企業管理的工作效率。
中小企業對于自身企業管理工作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并沒有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中小企業管理工作。它們在進行管理決策的時候,往往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缺乏對長遠管理目標和發展規劃的認識和定位,其管理戰略性政策也會頻繁地進行變化與更改,這些管理工作顯然缺乏科學的決策機制,無法對市場環境和社會需求很好地分析與把握。因而,本文認為中小企業對自身企業管理工作的認識有失妥當,導致了自身的很多戰略性管理計劃流于表面形式,無法獲得切實可行的戰略性目標,當然沒有良好的管理效果,也難以得到企業高層的支持。
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并沒有充分考慮到企業的人文特征,其發展并不是僅僅依靠冷冰冰的設備,即使一些中小企業愿意或者說有能力花費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費用來購置各種配套設備,但是,如果中小企業忽略了他們在人本方面的管理工作,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設備方面的話,將是一個非常大的管理誤區。這種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忽視企業的文化建設工作,并沒有意識到人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并沒有在企業內形成一種較為濃郁的企業文化氛圍,無法形成一股管理的合力,加之中小企業管理工作又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得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難免會陷入到一種尷尬的境地中。這將大大阻礙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發展潛力。
鑒于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管理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缺乏明確的分工,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等,從而導致了中小企業管理模式不夠先進,進而影響到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必須盡快構建一套完善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以期能夠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穩定成長。具體完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既然較為落后,缺乏必要的先進性,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改革里面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體制和機制,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小企業管理模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這就是說,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實際的發展需求,他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改變自身的管理模式,這已經大大影響到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改革這些傳統的管理模式,可以是對其管理模式的局部更新或創新,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全盤改革,前提是要以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作為根本改革目標。這就需要中小企業盡快引進一些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高級管理人才,并設置一些必要的管理組織機構,針對中小企業當前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與完善,從而徹底解決當前中小企業管理中過于落后的現狀。
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較為落后,還存在著不少熱點問題,這與其中的管理人員素質整體偏低也有不小的關系。因此,要想真正改變這種管理現狀,就需要從管理人員的角度出發,改變中小企業原先那種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才有利于減少那種模式下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管理經驗的現狀。這就是說,必須采取多種方式來提升中小企業管理人員的整體素養,要對這些管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增強他們的管理能力,不僅要對他們進行專業的管理素質培養與提高,還應該強化他們的職業道德意識與職業能力,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他們的工作責任感。尤其是要引入一些具有高級管理經驗和做出過優秀成績的管理人才,推動中小企業的快速管理改革,及時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快速和穩定發展。因此可以說,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動力所在,中小企業應該根據人性的不同特征來進行組織、分工、激勵、培養、使用等,充分挖掘出企業人力資源的最高創造價值,做到讓每個員工人盡其才,并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和能力基本原則,重視提拔使用和獎勵有能力、貢獻大的員工。
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中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家族式管理機制的影響與制約,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都是他們的親戚朋友,他們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容易受到一些感性情緒的影響與左右,無法對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實行規范化和嚴格化的管理,從而嚴重阻礙了中小企業的順利發展。因此,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的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具體來說,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轉變自己的管理理念,制定符合中小企業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人員更要對這些規章制度進行深入的了解,切實保障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當然,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在執行這些規章制度的過程中,也應該提高這些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強化他們的責任制度和監督制度,讓他們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切實有效地讓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實現經營權和所有權統一,進一步改革這種管理模式,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中小企業在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時代背景下,應該積極應對各種管理挑戰,正面迎接各種發展機遇,同時,也應正確面對和處理各種發展過程中的威脅和挑戰,真正幫助中小企業樹立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為中小企業構建一套規范、靈活、高效的管理模式。那么,中小企業就應該切實改變原先的管理目標,讓企業中每一個員工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員工個人發展當成企業自身的管理目標,這樣就可以大大增強企業員工的分工合作能力,把企業發展的目標細化到每一個人,每個崗位以及每項工作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從而使得企業的管理工作能夠根據每個人每天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再通過這些細小的管理目標來完成企業的大發展目標。那么,客戶關系管理作為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方面,企業要處理好各個客戶關系,這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所在。中小企業要切實重視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并通過這種交易方式實現企業最大化的利潤,確保企業的發展與增長。這就需要中小企業能夠利用原有的業務資源來積累更多的客戶資源,并根據這些客戶資源開展更多的企業業務,盡可能地建立一種和諧的客戶關系,通過這種客戶關系管理工作來保證將來老客戶的維護和新客戶的開發工作。
中小企業應該在做好客戶關系管理的基礎之上,盡可能地做好物流管理工作,這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依托,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讓中小企業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最為便捷、快速和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對于處于我國最多占比的中小企業來說,其在我國的順利發展顯然離不開物流管理工作,尤其是在當前第三方物流興起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就應該做好物流管理工作。此外,為了配合物流管理工作,中小企業還應該從企業文化方面入手,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應該來說,中小企業要想提高企業員工的精神境界,就應該塑造好企業文化,進一步升級中小企業的管理工作,并通過優秀企業文化的塑造來實現員工發展目標和價值取向的一致,促進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
總之,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較為落后,其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沖突有所增加,因此,必須盡快采取措施來構建完善的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具體來說,應該依靠員工自我管理來推動企業著眼于長遠的發展目標,并建立健全法律約束機制,比如,職業經理人制度。為企業創造一個公正、公平和公開的競爭環境,并不斷完善企業約束機制,比如,逐步建立社會評判職業經理人的標準,成立社會中介評價機構,建立企業與個人的信用評價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間的同行公認的工作守則,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等。讓中小企業在兩權分離管理模式下不斷豐富自身的內涵,構建與完善新的管理體系,從而獲得創新、發展和進化。
[1]林民書.論我國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體制創新[J].財經研究,2001(4).
[2]呂聲.淺議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體制創新[J].祖國,2012(11).
[3]舒云岳.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6.
[4]王鵬.淺析中小企業的經營戰略[J].中國集體經濟,2007(l2).
[5]尹恒.中小企業成長能力研究[D].四川大學,2006.
F276
A
1005-5800(2013)10(c)-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