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馮建萍
淺析企業集團網絡化物流模式的結構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馮建萍
本文從復雜網絡和社會網絡等方面分析了企業集團網絡化的物流模式,揭示了企業集團網絡化物流模式促使集團的管理更加系統和集約的優勢。最后,對組織、信息等不同網絡屬性的要素對于企業集團生產的網絡結構嵌入性開展了分析,以便更好地認識物流網絡對于企業集團真正的價值,發揮網絡化物流作用,提升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集團 網絡化管理 物流模式 輻射
企業集團作為現代基業的高級組織形式,往往具有多產品、跨區域等一些基本特點。企業集團中間產品的物流量往往比較大,且一般物流距離大,物流管理較為復雜,如比亞迪所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秦”,其總裝車間在西安,但核心部件的電池卻要在廣東惠州進行生產,這必然要經過遠距離的物流運輸。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交通運輸業的進步,企業集團在物流管理上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有些企業集團注重權利集中在總部的管理,將各個單位的物流功能全部回收在總部進行管理。也有的集團公司成立了類似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子公司來開展集團的物流運輸,提升集團內部的物流效率。這些都是集團公司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進行的有益探索,能夠為企業集團成本控制與利益提升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伴隨著企業集團經營擴張的不斷加快,物流作為整個集團經營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應當適應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重要趨勢,真正發揮網絡結構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提升整個企業集團的競爭優勢。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不同的企業之間越來越依賴群體協作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這對于企業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集團由于能夠協同互補,實現資源的聯合共享,獲得產品與服務的差異化,所以在市場競爭中具有一定的優勢。物流作為企業集團內部以及和外部市場聯系的紐帶,直接會對企業集團的生產制造、資源供應以及市場營銷等多個環節產生影響,只有將物流的各個方面看作是一個系統的集成整體,才能夠真正地有利于企業集團適應外部市場的變化,獲得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市場競爭的關鍵要素,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網絡化物流作為更為科學的物流組織形式,是企業集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促進企業經濟效率提升的關鍵所在。
企業集團在進行價值創造的過程中,不但要滿足相關成員企業之間的固定協作和配套生產的配送和供應,更需要努力減少控制物料過程中資源物流的不確定性,保障企業的生產和銷售,確保企業集團的正常發展。所以對于企業集團來講,需要通過多樣化的物流連接獲得靈活的資源聯系的渠道,以更好地挖掘具有競爭優勢的其他資源。目前,一些企業集團都在不同業務的單元之間和企業集團和外部供應鏈節點在物流活動之間的價值關聯,以便能獲取要素的比較優勢。網絡化的物流管理模式能夠適應企業集團、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促進集團經濟效益的快速提升。
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使得很多企業集團都更加地關注采購、庫存、運輸的一體化建設,以便能夠通過物流系統的創新獲得更多的客戶,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企業集團能夠通過有效的運營和規模經濟占有更多的市場機會,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大的企業集團獲得更多的供應鏈,所以,構建供應網絡融合不僅僅能夠減少企業集團物資流轉所需要的各種資金壓力,還有助于企業集團構建完善的客戶網絡,使得市場能夠更好地擴張,提升自身產品的市場份額,這樣,企業集團的物流管理就能夠從簡單的采購上升為全面的供應管理,通過系統化的管理模式,減少不必要的庫存成本,優化物流時間點的選擇,使得企業的物流活動真正地實現以利潤為中心。企業集團網絡化的物流模式可以很好地將采購、物流、庫存等進行系統化的優化,促進整個物流系統整體發展和進步,增強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客戶對于市場的需求。
為了能夠實現物流的集中化和專業化,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企業集團強調物流組織的專業化發展,要求物流的發展能夠為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所以,一些企業集團將物流從其他業務中分離出來,設置獨立的物流部門,更好地實現物流共享。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企業群體之間合作式的競爭,作為一種較為有效的組織管理方式,物流組織從生產企業中分離成為單獨的組織,是企業集團實施成本控制最為重要的策略,是企業集團向外擴張和發展的基礎所在。伴隨著信息手段和交通的快速發展,很多企業集團都借助物流的規模效益的影響,建立了較為集中的庫存網絡,以減少物流時間、降低物流成本,這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集團物流組織形式的發展,也確實能夠在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網絡化的物流適應了企業集團在發展中的這種需求,能夠將物流組織得更加合理、有效,提升物流在整個企業集團中的戰略作用,促進企業集團物流成本的降低,為企業集團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種經營方面的風險,企業集團通過產業價值鏈對自身的經營策略進行延伸,以便能夠獲得競爭中的整體優勢。但是,產業價值鏈的聯系需要各個節點能夠同步的運作和有效的協調。為了能夠使得企業集團各個節點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減少冗余代理商對整個物流鏈造成的利益截留,非冗余連接的拓撲結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各種交易費用,完善和需求者之間的直接聯系,最大限度地縮小各種物流成本。非冗余的聯系使得企業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選擇價值協同機會的節點作為聯系的核心網絡,以便能夠更好地縮短自身的物流半徑,進而減少由于物流所造成的一些不確定性,減少風險,更好地對成本進行控制。這種非冗余的結構有利于對企業集團和外部物流之間的關系進行強化,使得外部機構對于企業集團的跟隨更加的緊密,直至產生相互依賴的關系,最終發展為互為客戶的關系,以此來應對市場所出現的一些不確定性,增強整個利益鏈節點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企業集團的特點是要開展大規模的生產,這需要超越地方性的局限而尋求更大的消費市場,這是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但是不斷擴大的市場范圍,對于企業市場的反應能力以及物流管理的水平也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戰。網絡化的物流管理模式不同于傳統的層級結構管理,而是類似于結構洞關系結構的資源聯系。這種多樣化聯系的產生更加的穩定、可靠,能夠更好、更快地實施資源的傳輸,減少信息資源的不對稱和信息失真的風險。另外,這種聯系夠使得不同的消費者都可以進行低成本之間的鏈接,促使不同的消費者之間都可以進行密切的聯系,是在事實上使得公司的品牌效應得到增強,促進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一般情況下,廠商選擇某一個區域進行產品的生產,主要是基于該區域所具備的綜合輻射能力。對于企業集團來說,不同的產品可能會分布在少數的生產基地進行集中的生產,這提升了各個生產基地生產規模的經濟性。對生產基地空間優化布局,可以有效地縮短各個生產基地之間的輻射半徑,提升企業集團對于市場供應的有效性和及時性,進而有效地降低企業集團的各種物流成本。
網絡化的物流會產生企業集團的集聚效應。通過網絡化的結構開展集團的物流,可以很好地提升整個區域的市場響應能力,這有利于大的企業集團在專業設施和專業技術等資源方面形成有力的資源共享。集聚效應一般包含了產業聚集和地緣聚集。分析集聚的本質可以發現,集聚主要是為了達到更好的分工所需要的各種規模經濟,這種專業化的規模經濟一旦形成,又可以反過來促進更高層次的分工。比如東風汽車在武漢建設大規模的生產工廠,進而使得一些配套服務業在武漢聚集,如大型鋼鐵、終端銷售等。通過企業之間的集聚效應實現企業發展的規模經濟,也可以以更專業的水平擴大整個集聚區的輻射半徑,使得更多的企業能夠被納入到集聚的節點,減少耽誤物流管理所造成的成本。以網路結構的價值進行分析,集聚效應保持了各種物流資源的相對完整性,減少因為各種價值活動所產生的過度分割。所以,不管是產業集聚還是空間集聚,實際上都是空間集聚的形態,借助中心節點的有效設置,可以很好地提升整個網絡的張力,為大規模的協作創造更好的規模經濟,吸引對更多的外部資源進行使用,進而有效地強化每個節點的競爭優勢。
一般情況下,企業集團有一種具有很好知名度的產品,還有很多輔助發展的行業,這是大多數企業集團發展的策略。這種發展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個別的產品單獨進行營銷、物流的過程中所承擔的過多的物流成本和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但是,企業集團多種產品共同發展的格局也要求企業的管理效率更高,信息傳遞得更加準確,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出現的一些信息爆炸和信息失真。樹形結構的產品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信息無意義的復制與傳播,能夠促進整個企業集團采購的優化和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網絡化的物流模式可以將信息進行模塊化的整合,將分散在不同節點的信息進行高度的整合,使得產生最為直接的信息溝通,避免信息在進行傳遞的過程中出現失真的情況,進而對信息開展整體管理。模塊是外功能或者物力上在一個共同構成獨立公里的節點組。一般能夠組成模塊的節點都有著高聚集的一些特征,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企業集團下屬的企業分布都比較廣泛,實施完全統一的運作不太現實也不太經濟,實際的企業集團布局會顯示出地緣群集或者是產業群集高度的聚集特征。
對于比較大的一些企業集團來說,實現完全的物流統一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因此,企業集團會開展區域的聯合運作,發揮出等級模塊的優越性。模塊化的主要優勢在于不僅僅是以獨立的過程簡化物流網絡化的復雜性,而且,還可以借助整個模塊保持相對的完整性,實現小范圍的資源優化配置,促使各個節點都可以獲得模塊的支持。比如比亞迪汽車在進行對外采購的過程中,對鋼材和其他的一些零部件和自己的供應商進行“共享”,零部件供應商依靠和比亞迪的抱團采購到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這樣,零部件企業也就可以為比亞迪提供更加優惠的零部件供應。這種模塊性有助于集聚變得強大,產生柔性的多功能組合,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現實需求。
本文通過輻射、結構洞等一些理論闡述了企業集團和網絡化物流模式的結構和體系,重點解釋了企業集團物流管理模式中布局、選址的合理性,探討了企業集團在物流節點以及模塊上建設的構建思路,以整體性的思維分析了企業集團在市場上參與競爭中獲取市場、成本方面優勢的基本思路。網絡化物流的發展有助于企業集團對生產活動進行合理的組織,降低企業自身的成本,促進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升。通過發展網絡化的物流可以形成企業集團內部和外部關聯企業之間穩定的合作關系,降低不同物流網絡之間的高額交易費用,提升了企業集團資源的運輸效率,提升了外部相應的速度。信息網絡不同于以往任何物流的模式,不同級別的中心點各個節點能夠有效地連接為一體,使得等級模塊性能夠發揮出積極作用,提升企業集團自身的發展效率,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提升。
[1] 陳成棟.社會物流統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閩江學院學報,2008(04).
[2] 王永富,龔翠英.現代物流成本控制對策與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2007(S2).
[3] 陳成棟.社會物流成本統計指標體系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F250
A
1005-5800(2013)09(c)-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