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芳(安徽省宿州市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腫瘤科,安徽 宿州 234000)
在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常常需要接受放療、化療等手段治療[1]。同步放化療雖然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了生存率,但同時也伴有不良反應的增加。選擇2010年7月~2012年6月,采用TP方案(紫杉醇聯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方案,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3例,治療期間不良反應雖多且重,但通過有效護理,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食管癌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齡46~75歲,平均58.5歲;KPS評分均≥70分,所有患者經過CT、食管X線片、胃鏡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中晚期食管癌,其中Ⅲ期14例,Ⅳ期9例。
1.2 治療方法:23例患者均采用模擬定位機下定位,6 MV直線加速器外照射5~7周。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化療,28 d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同時輔以保胃、保肝、免疫調節等藥物治療。
2.1 近期療效:本組患者均完成了治療計劃,依照1998年WHO制定的實體瘤評價標準:完全緩解的3例,部分緩解16例,無變化3例,進展1例,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82.6%。
2.2 不良反應:本組胃腸道反應18例,放射性食管炎10例,輕度的神經毒性3例,放射性皮炎4例,1例出現輕度的超敏反應,無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病例發生。
3.1 心理護理:癌癥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癌癥患者普遍存在心理脆弱,心理護理是癌癥患者護理的一大難點并常常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癌癥心理護理因患者的年齡、文化背景、經濟狀況、疾病發展情況而不同。護士應多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積極給予其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大力支持;詳細講解紫杉醇和順鉑的藥理作用、治療過程、放化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對于不能接受病情的應與家屬做好有效溝通,特別是鼓勵已愈患者向在院患者進行言傳身教,以激發在院患者積極樂觀自信的心理[2]。
3.2 過敏反應及護理:針對過敏反應的預防措施:用藥前詳細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如有過敏體質者禁用;定時巡視患者,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全身皮膚顏色改變,如有無蕁麻疹及紅斑等,如發現患者有面色潮紅、輕度蕁麻疹等,及時通知醫生給予對癥處理。
3.3 神經毒性及護理: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周圍神經病變,本組中有3例表現為輕度的全身肌肉酸痛以及指尖、指腹的麻木,持續2~3 d。預防措施主要就是囑患者大量飲水,同時遵醫囑予以大量水化治療。
3.4 消化道反應及護理:表現為進食疼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護理措施:飲食原則以少量多餐,飲水原則以少量多飲為宜,忌辛辣刺激難以消化的食物,可以根據患者的喜好調節飲食結構,應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必要時遵醫囑予以運用胃復安等止吐藥[3]。
3.5 放射性皮炎及護理:在放療過程中放射區域的皮膚常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早期表現為皮膚的發紅、發癢,嚴重時可出現水皰、破潰糜爛甚至潰瘍。護理措施:指導患者穿舒適寬松、柔軟的全棉內衣,注意個人衛生,勤剪指甲;針對照射野內的皮膚可用溫水和軟毛巾沾洗、嚴格禁用肥皂擦洗及熱水浸浴;Ⅰ度皮炎采用1%冰片滑石粉涂患處,絕對不能用手搔抓和按摩,防止造成皮膚感染,Ⅱ度皮炎采用暴露療法、涂金因肽等。
3.6 放射食管炎及護理:放射治療常常對食管黏膜損傷較大,有的患者可出現吞咽疼痛、食管燒灼感、胸骨后疼痛,從而影響食欲。護理措施:首先在放療前應告知其發生是放療最常見的副反應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讓患者勿緊張;飲食以清淡、微溫易消化流質、半流質為主,少量多餐,并告知患者用藥后不可立即飲水,這樣既可有利于緩解患者的吞咽疼痛,也能減輕食管黏膜的炎性反應、水腫。
同步放化療綜合治療手段已成為中晚期食管癌的首選模式,不僅能有效控制原發灶,又降低腫瘤局部復發及遠處轉移的發生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對于放化療患者而言,治療的毒副作用往往比腫瘤本身更讓人痛苦,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做好治療期間的護理,對患者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
[1] 蘇寶安,白志剛,潘麗香,等.適行放療聯合同期化療對食管癌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1,45(6):434.
[2] 何淑紅,吳愛蘭.食管癌同步放化療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8):5.
[3] 葉舒靜,徐萍曉.舒適護理在食管癌放射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