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煒(江蘇省如皋市第四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 如皋 226511)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而劇烈的疼痛將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況,導致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明顯增加,進一步加重了分娩的難度及疼痛感,而在產婦中,由于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素養不同等,對于疼痛的耐受情況也大相徑庭[1-2]。所以對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給予硬膜外阻滯間斷麻醉,可使其情緒得以放松,進而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為母子安全提供保障。回顧性分析1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探討鎮痛分娩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160例待產婦,年齡18~34歲,平均(24.2±1.3)歲,小學文化24例,中學文化69例,高中文化26例,大學文化41例。本次選取的所有患者均經常規產前檢查,胎兒的生命體征均為正常水平。本次的篩選標準如下:母親不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的疾患,不存在硬膜外阻滯禁忌者、不存在陰道分娩禁忌者,能夠配合本次所有的調研內容。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分別設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水平、胎兒生命特征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無鎮痛麻醉的方式進行常規陰道分娩;而研究組實施硬膜外麻醉鎮痛進行陰道分娩。鎮痛分娩:待產婦宮口開大達2~3 cm時,麻醉醫生進行無菌消毒后,于L3~4進行硬膜外穿刺,導管成功置入達到硬膜外時,向頭端插管3~4 cm進行固定,待一切無誤后,首次劑量給予2%利多卡因3~3.5 ml,詢問患者鎮痛效果,若滿意則連接上自控式硬膜外鎮痛泵,速率需控制在2~4 ml/h,一直待患者的宮口完全開全后停止自控鎮痛泵給藥,患兒娩出后并直至陰道側切縫合過程繼續給藥,待縫合結束停止給藥拔出導管。
1.3 觀察項目:對比并觀察兩組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狀況。產程時間的計算是出現規律宮縮開始至胎盤娩出止,分別記錄第1產程、第2產程、第3產程所用時間;分娩方式包括陰道分娩、剖宮產及陰道助產,其中剖宮產是指經自然分娩后無法娩出胎兒而采取的分娩手段;產后出血的估計采取容積法;新生兒狀況采取新生兒Apgar評分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8.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程時間對比:研究組第1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且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第2產程和第3產程時間方面,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程時間對比(±s,min)

表1 兩組產程時間對比(±s,min)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組別 例數 第1產程 第2產程 第3產程研究組 80 320.4±135.3① 42.5±23.1 5.3±3.4對照組 80 360.2±141.7 43.8±22.9 5.5±3.0
2.2 兩組分娩方式對比:研究組順產59例(73.8%),對照組順產42例(52.5%);研究組剖宮產11例(13.8%),對照組剖宮產21例(26.3%),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分娩方式對比[例(%)]
2.3 兩組宮內窘迫、新生兒狀況及產后出血量對比:研究組發生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方面相較于對照組,有所下降,但是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后出血量對于對照組,但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宮內窘迫、新生兒狀況及產后出血量對比[例(%)]
分娩疼痛一直是眾多女性懼怕妊娠的主要原因,而在分娩過程中,產婦往往因無法耐受疼痛出現驚恐、喊叫、緊張等行為,導致體內兒茶酚胺等物質的上升,導致機體代寫速度增快,引起產婦能量不足,甚至出現缺氧情況,最后會出現產程的延長,宮縮乏力,導致胎兒宮內窘迫、代謝性酸中毒、產后出血量增加等不良反應的出現,更為甚者,產婦在分娩結束后,在相當長時間內還未處于分娩痛的陰影,誘發產后抑郁癥的出現[3]。所以對于產婦的分娩痛,一直是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所研究的熱點話題。
在本次的調研中,研究組應用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的方式,相較于對照組而言,第1產程明顯縮短、順產的比例明顯提升,且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國內外的文獻報道大致相符。深究原因,不難知道,產婦在行無痛分娩時,由于疼痛的減輕,能夠平緩其波動的情緒,兒茶酚胺水平下降,減少兒茶酚胺造成心率增快、血壓增高及胎盤血流減少的不良反應,最終能夠縮短其產程;而該藥物幾乎不會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所以對于胎兒并不存在危險。
綜上所述,對于產婦實施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在縮短產程的同時,也能提高順產率,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
[1] 劉紅梅.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300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1,22(21):84.
[2] 陳光虹.硬膜外麻醉對產婦分娩疼痛及血清皮質醇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1,51(31):96.
[3] 勞建新,宋興榮,張永福.硬膜穿孔后硬膜外鎮痛在分娩鎮痛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