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忠美(江蘇省海門市中醫院,江蘇 海門 226100)
膽總管結石是臨床常見的膽道疾病,發作時腹痛劇烈,嚴重時可出現發熱黃疸,甚至危及生命,一般需外科手術治療。近年來,內鏡技術的發展,經內鏡乳頭切開取石由于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痛苦少、療效好已成為膽總管結石的主要治療手段。2007年10月~2012年12月進行內鏡下治療膽總管結石242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將有關護理配合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07年10月~2012年12月共開展內鏡ERCP檢查277例,除17例無全身麻醉手術適應證外,其余都是在無痛技術下進行。其中膽總管結石242例,EST術212例,EST加取石術188例,鼻膽管引流44例,有45例行EPBD,8例膽管內放置金屬支架(EMBD),2例塑料支架。男117例,女160例,年齡23~88歲,平均65歲。272例手術成功,成功率為98%。
1.2 設備與器械: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JF 260型電子十二指腸鏡,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刀,導絲,取石籃,碎石籃,膽道取石球囊及擴張球囊,膽道金屬和塑料支架,鼻膽引流管等[1]。高頻電發生器,心電監護儀,輸氧設備及吸引裝置,麻醉藥品及搶救藥品等。
1.3 方法:在常規靜脈麻醉下,由十二指腸鏡插到十二指腸乳頭開口處,插入切開刀及導絲,再選擇性插入膽總管,確認導絲在膽管內,推注30%泛影葡胺(或優維顯)行膽道造影,以了解膽管的形態以及膽管內結石的位置、數量、大小、形態等,然后行乳頭括約肌切開(EST)和取石[2]。
本組277例ERCP患者中,膽總管結石有242例,有212例均行ETS術,188例行EST加取石術,有44例行鼻膽管引流(ENBD),術中有1例切口出血,予金屬鈦夾止血處理后,出血停止。有1例出現術后急性胰腺炎,經治療后好轉。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由于大多數患者缺乏ERCP術的相關知識,對手術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在手術前,告訴患者此手術是在全身麻醉狀態下進行的,沒有痛苦,向其詳細介紹手術的目的、方法、優點、安全性來緩解其緊張情緒,介紹一些以往取石成功的病例來打消患者的憂慮,并介紹醫生的技術水平,醫院對類似患者治療的成功率,使患者對醫生充滿信心,以取得患者合作,不人為增加患者的不安心理。
3.1.2 術前準備:①器械準備:常規消毒手術需用的內鏡和器械,檢查各種儀器設備的性能,備好輸氧設備、吸引裝置及搶救物品藥品等[3]。接通電源,使所用物品處于備用狀態。②患者準備:術前禁食禁飲8 h。做好碘過敏試驗,碘過敏試驗陽性者可選用優維顯。進手術室之前要去除佩帶的金屬物品及活動的假牙。建立靜脈通道,術前10 min含服利多卡因膠漿10 ml,肌內注射鹽酸丁溴酸東莨菪堿20 mg,以緩解腸蠕動。松開衣領及褲帶,協助患者取俯臥位,頭偏向右側,左手放于后背,右手放于枕邊,并在右肩下放置斜坡墊,連接心電監護儀,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在患者的小腿肌肉豐富處貼高頻電發生器的電極,并調節好電凝、電切指數。囑患者咬住口墊,并固定好口墊,防止滑脫。
3.2 術中護理配合
3.2.1 一般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注意觀察面色、呼吸、血壓,尤其是血氧飽和度的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并保持靜脈輸液通暢[4]。
3.2.2 ERCP術中配合:ERCP術的成功不僅要求醫生要有熟練的內鏡技術操作,還需要護士默契的與之配合。乳頭插管的成功與否,是ERCP成功的關鍵。護士根據乳頭的形態及醫生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切開刀,用30%泛影葡胺(或優維顯)對切開刀進行排氣,插入導絲,等醫生進鏡找到十二指腸乳頭后,遞給醫生,由活檢孔道進入十二指腸乳頭部,再次予造影劑排氣,以減少切開刀頭端的污染,然后配合醫生進行乳頭插管。護士用導絲插乳頭時,動作要輕柔,并適當調節切開刀鋼絲的松緊度,這樣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插乳頭時切忌用力過大、過猛,引起乳頭水腫,增加插管難度。經X線證實,插管成功后,護士先抽吸膽管內空氣及膽汁,以免注入造影劑后,膽管內壓力過高引起患者術后疼痛及并發癥的發生,并在X線透視下,緩慢注入造影劑,使膽總管顯影,注入的壓力不宜太高,盡量減少肝內膽管、膽囊及胰腺的顯影,根據膽道顯影出的形狀,結石的大小、形態,位置、數量等情況,再進行乳頭括約肌切開EST和取石。如需EST術,護士將高頻發生器和切開刀相連接,由醫生把切開刀放至乳頭括約肌處,調節好切開刀方向,在乳頭的11點方向進行切開,乳頭切開的大小應根據乳頭的形態,結石的大小等具體情況面定[5]。切開時,護士輕拉刀弓,使鋼絲維持在一個合適的松緊度,不能拉得太松,也不能拉得太緊,并根據需要,隨時調整切開刀的松緊度。切開刀太松,使切開刀不能與乳頭充分接觸而止步不前,太緊,可能會形成大切口,或切得太快而引起出血穿孔等,本組病例中發生切口出血1例,取石后,予金屬鈦夾止血處理。
3.2.3 取石術的配合:根據石頭的大小、性狀,選擇合適的取石網籃,檢查取石網籃是否完好,收回塑料外套管中,并遞給醫生,一般直徑在1 cm以下結石,用普通取石籃,直徑大于1 cm以上結石可先碎石,再自下而上逐一取石。避免一次網籃取多顆結石,而在乳頭部引起嵌頓,取石籃在膽總管內打開時,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用力或太快而把結石推入肝內膽管,結石套入網籃后,應把網籃輕輕收住,以免結石從網籃中滑脫。一般泥沙樣結石可用膽道取石球囊拉出,可能有殘余結石者放置鼻膽引流管(ENBD)引流。取石完成后由X線透視確認并攝片。觀察乳頭情況,如有滲血,用1:10 000去甲腎上腺素溶液對乳頭切開處黏膜進行噴灑,或黏膜下止血。
3.3 術后護理:病情觀察,術后嚴密觀察病情,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觀察腹痛情況,若放置鼻膽引流管(ENBD)的患者應妥善固定引流管,待患者清醒,病情穩定后轉入病房。
內鏡下乳頭肌切開取石術過去通常在三級醫院進行,近年來由于內鏡下治療技術的普及,相當一部分二級醫院也開展了內鏡下乳頭肌切開取石術,但由于開展的時間短,患者及家屬對此項技術了解不多,對醫院的技術水平、醫生的熟練程度比較擔心。通過對242例患者的取石護理配合,認為手術的成功除了需要醫生精湛的技術外,護士術前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溝通使他們對此項技術、醫院目前開展的情況、醫生的技術水平有充分了解,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做好充足的術前準備工作,術中操作技術要熟練,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仔細,嚴格無菌操作,并與醫生之間配合默契、協調,術后加強病情觀察,這些都是保證手術順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1] 莫 焱,李曉敏,張勁松,等.導絲在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中應用的技巧及護理配合[J].中國醫藥指南,2011,9(4):148.
[2] 廖素珠,李秀梅,蘇雪芬.ERCP及EST的護理配合[J].中外醫療,2009,35(1):67.
[3] 肖素瓊,連麗鳳,張惠瓊.無痛技術ERCP的配合與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3):328.
[4] 馬紅梅.無痛下經內鏡逆行胰膽造影治療的護理[J].天津護理,2007,15(2):65.
[5] 王 萍,姚禮慶.現代內鏡護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