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以及在當前青少年體質不斷下降的大背景下,體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彰顯了其教育中的獨特作用。但當前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效果徘徊不前,嚴重影響著體育教學質量和青少年身體發展。如何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是擺在當前體育教師面前緊迫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的因素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以推動體育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氣氛是指在進行各種教學活動中,一定的環境將給人某種強烈感覺的精神表現或景象,它反映了群體的精神面貌,影響群體的活動效率。不同的課堂教學氣氛對體育教學有不同的影響。積極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處于輕松、自如、寬心、愉快的環境下,其智力活動增強、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思路寬闊、想象力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被充分調動,體育興趣得以激發。如果學生在課堂里處于厭煩、沉悶、消極、壓抑的氛圍下,學生的智力活動受到限制,動作的協調性差、思維拘謹、呆板,提不起精神。在此種教學環境下,學生的主動性被剝奪,教師的語言藝術也不能發揮,教師和學生在分裂的環境下學習,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違背了體育教學的原則。這樣的體育教學效果平平,甚至達不到任何效果。
體育教學環境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和“學”的條件的總和。體育教學環境對學生而言,就好像空氣和水一樣,時刻都在影響著學生的一切體育活動,并且這種影響是帶有一定暗示性和潛移默化的。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向學生傳遞著正能量,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好的環境將產生負面和消極的影響。體育教學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有多種要素組成。既有物理的,又有心理的。物理環境包括體育教學場地、設施,這是開展體育活動的必備條件;同時體育課多在室外舉行,不同的季節,天氣的冷暖變化,以及學校周邊的環境帶給的各種影響,總之自然環境環境復雜多變,都給體育教學活動帶來許多不能預知的影響。體育教學的心理環境是體育教學中無形的部分,與學校的校風、班級的班風,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與師生之間的關系,以及教師的心理變化都有可能發生作用。
多年來雖然我們一直致力于體育教學改革,但當前還存在著體育教學內容陳舊和滯后,更新慢,還存在教學內容單一、枯燥、技術性較強而趣味性不足的缺點,教學內容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學內容必須不斷的豐富和更新,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長期以來體育教學受運動訓練的影響,使體育教學方法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體育教學或追求于細膩的技術,或以體能訓練為中心,使“教學”和“教育”的因素被淡化,體育教學中讓學生明白道理的“懂”和通過運動培養心理品質的“育”,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而受影響。因此,要想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必須不斷豐富和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教學過程的指導者和管理者,其一言一行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體育課上,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越是強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時,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就越高,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高。當前,仍然存在部分體育教師教學觀念陳舊、落后、保守,知識體系不合理,教育類知識、文化知識相對薄弱,同時專業知識偏而窄。作為體育教師,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體系,就很難達到向學生進行傳道授業的最佳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教學評價本身是一個理性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過程,對體育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和快樂,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姿態投入到新的學習中。要善于、巧用批評,因為批評有時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引起學生警覺和制止錯誤,使學生改正錯誤,更快地進步,茁壯地成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在挫折中心智健全,精神煥發。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寬松、和諧、民主的體育課堂氛圍的基礎。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有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不能只對出類拔萃的學生表現出厚愛,而對較差的學生冷落,那這樣就會造成成績偏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久而久之,學生與教師就會產生隔閡,甚至發展為對立情緒,課堂氣氛就可想而知了。在教學中,要保持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要能使學生把教師當做朋友一樣對待,消除學生的恐懼、害怕的心理,使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被激發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課堂氣氛寬松、和諧,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既學習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劣對體育教學活動的成敗有時起著關鍵的作用。但當前的國情和各地的具體情況,體育教師只能對現有的體育設施進行必要的設計和優化,從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條件出發,積極利用各種有利因素,抑制、消除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實現體育教學環境的最佳狀態,設計成具有校本特色的亮麗風景。同時還有充分考慮體育環境的安全和衛生問題,要最大限度避免環境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傷害事故以及對健康的影響,避免學生產生恐慌和害怕的心理。
當前的體育教材更多的還是沿襲傳統的競技內容,相對單調,缺乏趣味性,特別是一些體育基礎差的同學更是不感興趣。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內容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要符合該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同學在體育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使學生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增強,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揮非常重要。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那么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嫻熟、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當然也就越顯著。教學有法,教無定發,貴在得法。體育教師應善于采用一定的教學方式創設愉悅的課堂氣氛,以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并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和參加活動的適宜狀態,這種在學習上的愉悅和快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評價通常是指對事物價值高低的判斷,包括對事物的質與量做的描述和在此基礎上作出的價值判斷,將評價運用與課堂教學中,能夠對體育教學起到調節作用。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不可低估的調節作用。教師通過評價,能把對學生及其行為的認識和教師的情感傾向,自覺或不自覺地傳達給學生。我們在繼承傳統教學精華的基礎上,也研究當前的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中,一方面要研究教材,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學生,積極恰當地使評價,評價時要注意把握及時性、針對性、藝術性和導向性,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勝利的欣慰,不斷地挖潛學生的學習潛力,激勵學生的學習的激情,從而愉快、自信地投入到學習鍛煉中。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體育教師在課堂上適量恰當地運用表揚鼓勵,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差距,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體育技能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增強教育、教學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今天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的競爭。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寫到:“如果你想培養你的學生的智力,就應當先培養他的智力所支配的體力。為了使他聰慧而理性,你要不斷地鍛煉他的身體,使他強健起來”。體育教學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是實現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手段。體育教學中要通過多種途徑培養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因為只有教學效果的提高,才能保證人才質量的提高,以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對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的需求。
[1]顧美琴.影響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和效果的諸因素分析[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0,(4).
[2]毛振明,賴天德,陸穎.論體育教學中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J].中國學校體育,2007,(2).
[3]胡灶興.淺談體育教師能力對課堂氣氛的影響[J].黃山學院學報,2003,(2).
[4]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陳一虎.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因素[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