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蘭(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廣西 桂林 541004)
以往在體育方面必須是健康的體魄,而全納教育就是對傳統教育的改革,體育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健康,是在身體機能各方面綜合提高,體育教學是每所學校中必須重視的一門教育,體育教學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學生們身體素質的一個重要方向,只有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才能培養優質人才。然而現如今很多學校在體育教學方式方面都不是很健全,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在體育教學方面提出了全納教育。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的嘗試,它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
現階段,對于學校中體育教學方面我國的教育體系還不是很完備,除了專門是體育院校外,大部分的學校都是注重課本,理論知識,而實踐很少,在很多學校,也沒有專門的體育老師,很多身體殘缺或者有身體疾病的學生幾乎不上體育課,考試也不是很重視,導致學生對體育課抱有自習課的態度,這樣不但影響了體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而且同學們的身體無法得到鍛煉。除了老師和學生們對體育課的忽視。
另一方面,枯燥乏味的體育課也是現代體育課的寫照,一般學校里的體育課,種類很少,而且長時期訓練一種或者幾種項目,學生們對簡單的動作重復做開始產生厭倦,長時間學生們找不到興趣,他們的身體無法真正得到鍛煉,一般正常的學生們對體育課都提不起興趣,那些心理或者身體上有疾病的學生們更是無法使體育課真正帶給他們益處的鍛煉,長時期的惡性循環,導致體育課形同虛設。最后,很多學校的體育器材和設施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特別是對于那些特殊群體,現有的體育教學制度制約了體育教學的質量,無法到達體育鍛煉和健身的效果,很多學校對于體育還只是停留在應試教育上,沒有創新,導致學生們對體育課沒有興趣。這些現狀都制約著體育教學的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也是教學改革的方向,全納教育的提出,表面上是滿足了很多特殊群體,然而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
首先平等與公平是全納教育的真諦所在。教育是民主的教育而民主教育的產物是全納教育,它的理念完全遵從于教育民主的理念,其具體的體現是人權至上。其中教育的機會平等、教育的過程平等以及教育的結果平等是教育民主的核心內容,縱觀中國的教育現狀,我們很清楚我們嚴重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主課目,不重視類似于音樂體育等科目,這種現象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學生的所謂“副課”得不到充分的認識,比如體育課的時間被縮減的很短或者說根本就是形同虛設,學生的全面根本到不到發展,倡導的德智體美根本就是難以實現。然而等到學生升入高中或者是大學后,大學或者高中不得不重復做著學生熟悉而又陌生的內容。在大學中各院校有著遵守國家統一的課程以及課時,所以這樣就會平衡那些不平衡的因素,使得全納教育真正的在學生中發揮其作用,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教育的目的”大學的體育課是注重學生的個人素質,即使是在體育上也要發揮你的個人特長,重點培養你的特長,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平等的,對待每個人每節課都是遵從全納教育的理念。經過全納教育的思想灌輸,會給學生們一個習慣,帶著這種優秀的習慣即使已經畢業、工作,在社會上會自由自在,前提是學生必須認真的接受全納教育的模式,配合全納教育的實施。
在設施全納教育的時候,我們還要以人為本,就是以每一個學生為主題,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和自身條件的結合,制訂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這樣可以發揮學生們的長處,激發學生們在體育上的興趣,也使學生們的信心大增,這樣,就可以滿足體育教育的最初目標。
體育教學是對體育知識和技能有機的結合,兩者是相輔相成,現如今,很多人不會選擇走體育這條路,學習體育知識是為了鍛煉身體,提高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所以體育教學是在滿足學生們身心發展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應該尊重他們,特別是對那些身體上特殊的,比如殘疾,身體缺陷,肥胖,偏瘦的學生,不應該全部按照一種訓練方法,結合學生本身,制度合理的訓練方式和教學方式,全納教育不僅是關注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方法,還要成為多元化與立體化,因此對于全納教育下的體育教學來說評價不是一個標準,要根據不同的人來制定標準,在體育訓練時也要追求不同步,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個要求是無法做到的,要結合學生們自身的條件,然而又要在“公正、平等受教育”理念指導下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多方位體系。在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與學校體育教育全員參與和終身體育是一脈相承的。
全納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平等對待學生、包容所有學生,在校體育課堂教學亦是如此,在全納教育下我們還應注意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和最后對學生們身心的影響,增強學生們的體育意識、參與意識以及實踐能力還有創新能力等多方面,這樣才能體現全納教育下體育教學的真正含義,才能真正的發揮全納教育的真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