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斌
(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人民醫院骨科 湖南 邵陽 422700)
胸腰段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損傷,約占脊柱損傷30~60%。隨著內固定器械的改進,治療技術或者手段得到了極大的進展,但是同樣存在內固定失敗現象,術后錐體高度丟失等仍是臨床醫師面臨棘手的問題[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行頸椎弓根植骨結合后路短節段固定胸腰段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療效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選擇2010年1月到2012年10月期間收治的120例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交通事故傷42例,高處墜落傷56例,重物砸傷14例,其他8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年齡26~59歲,平均年齡38.4±9.3歲,男性82例,女性38例,患者在術前均行腰椎正側立X線片、MRI等影像學檢查,參照美國脊柱創傷研究組提出胸腰椎損傷嚴重程度評分[2],分別測量入選病例凸度數、錐體前后高度比值,對患者進行為期6月~12年隨訪,最后一次隨訪測量其凸度數和高度比值,同時對比分析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
1.2 手術方法:本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在C臂X線機定位下,將上下椎弓根螺釘擰入傷椎以及使用彎棒撐開復位固定。行傷椎椎板減壓,暴露神經根和硬膜囊后牽開,推擠錐體后方突入椎管的骨塊復位。然后再使用開路椎在傷椎兩側椎弓根除開口準備骨通道,并逐次擴大植骨通道。將特制的漏斗治愈通道口,其深度道道錐體前中柱的交界處,把一定量的自體髂骨、人工植骨自漏斗推進錐體內,知道夯實。植骨之后使用明膠海綿封堵椎弓根,最后使用透視鏡檢查錐體復位的情況,鎖緊所有的螺釘。
1.3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P<α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骨折復位效果滿意,治療組患者治療后高度丟失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Cobb,s角矯正能力強(P<0.05),人工植骨和自體髂骨植骨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對照組3例(5.00%)發生感染,經過徹底清創引流后得到控制,2例(3.33%)在術后12月~14月發生內固定斷裂,去除內固定后痊愈,治療組患者未出現相關的并發癥,兩組患者均為出現內固定引起的神經損傷癥狀,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對于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短節段椎弓根螺釘固定裝置進行復位固定,主要是由于操作簡單、減少了固定融合節段,同時有效地避免了前路手術極易在損傷腹部血管以及腹部臟器干擾大、并發癥多的缺點,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期康復。但是隨著臨床隨訪發現,此種治療方法尤其是對于存在三柱不穩患者,術后固定失敗、復位丟失以及后凸畸形發生率較高,能有效的增強內固定系統的牢固性,促進矯正后凸畸形以及維持矯正效果。主要優勢體現在:提供了良好的三點固定,降低后凸發生率;減少內固定失敗的發生概率;推動傷椎向前位移,直接進行神經減壓;可以作為一支點,增強了傷椎前柱的支撐力量,減少高度丟失[3]。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椎弓根植骨能將所有的植骨套管直達骨缺損處,經椎弓根骨通道能將條狀骨植入中柱和前柱,應用人工植骨可能會導致術后出現炎癥反應物質即使經過植骨口流出液遠離脊髓,對脊髓和神經的刺激?。?]。
經椎弓根植骨結合后路短節段固定重建了錐體的高度,增加了脊柱的穩定性,有效的放置內固定失敗以及矯正度丟失,是臨床上治療胸腰段骨折有效的方法,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1]邵銀初,雙峰,鄒鴻星,等.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后路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2):911-912
[2]方宣城,邱新建,仇家農,等.后路短節段椎弓根系統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觀察[J].安慶醫學,2011,(01):89-7
[3]朱慶三,尹飛,趙東旭,等.后路椎弓根釘固定聯合經椎弓根植骨治療胸腰椎骨折[A].吉林省醫學會、遼寧省醫學會、黑龍江省醫學會.東北三省第二屆國際骨科高峰論壇暨吉林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第十三屆年會吉林省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分會第二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吉林省醫學會、遼寧省醫學會、黑龍江省醫學會:,2011:2
[4]劉亮,蔣正山.后路短節段椎弓根釘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103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3,(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