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梅
(中央民族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1)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提了出來。黨的十八大報告也對“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1]再次給予高度重視。大學生黨員兼有大學生和黨員的雙重身份,這種身份的特殊性更彰顯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擬從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內容和途徑三個方面,對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作初步探討,以就教于同行學者和專家。
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堅定其黨性觀念。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性是工人階級的階級性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革命性和實踐性的高度統一。我們黨的黨性不僅具有工人階級的一般特征,還把工人階級與現代化大生產相聯系的先進性升華為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人生奮斗目標,是黨的立身之本。黨性觀念作為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其本身不是人腦所固有的產物。因此,應該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論灌輸,通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基礎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器武裝頭腦,使大學生黨員確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從而使大學生黨員的黨性觀念更加堅定。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特征,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2]。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3]。先進性符合客觀規律,代表了時代前進的方向。如果我們黨丟失先進性,就會背離時代,黨的肌體就會失去活力,黨的生命也會終止。黨要保持先進性,就必須進行先進性建設。為此,必須擁有一大批高層次、具有創新意思和創新能力、戰斗在社會第一線的黨員,必須擁有一大批有高水平專業知識、良好理論修養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優秀共產黨員。高校大學生黨員是一支有知識、有朝氣的隊伍,他們富于理想、勤于學習、勇于創新,具有昂揚的銳氣和進取精神,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中堅力量。因此,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堅定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理想信念對大學生黨員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大學生黨員的精神支柱,是大學生黨員的安身立命之本。大學生的未來發展關鍵在于個人選擇的努力方向,沒有明確的人生方向和正確的價值觀念,便無法樹立遠大的理想,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實現自我價值。只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將個人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相結合,才能迸發出永不枯竭的動力,更好地實現大學生黨員的持續健康成長。
堅定理想信念首先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4]。因此,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理想武裝大學生黨員,廣泛而深入地開展黨綱、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經驗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讓大學生黨員深刻地了解我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準確掌握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國際形勢、國家發展政策。
黨的革命傳統處處彰顯著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首先,對大學生黨員進行黨的三大作風教育,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其次,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革命傳統的教育。再次,要進行不為名利、不怕犧牲、一心為民的崇高品德教育。最后,對大學生黨員,特別是大學生黨員干部,要進行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教育。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它展示著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人生理想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切實加強大學生黨員的人生理想教育,要注意分清人生理想的結構性,注重對大學生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理想信念教育,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和樹立中國特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教育和培養大學生黨員的基層黨組織,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戰略陣地。應切實抓好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完善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管理。首先,要努力提高支部書記的個人綜合素質。其次,必須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改進基層組織建設。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納入多向度、多維度的坐標中,如將黨支部建在班上,達到縱向到底(黨委、黨總支、黨支部)、橫向到邊(黨總支、年級黨總支、班級黨總支)的目標。發揮好支部在班上的戰斗堡壘作用,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學生向黨組織靠攏,逐步形成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格局。
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及時性、集成性與網絡型等特點,成為增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載體??梢蚤_通微博互動平臺,組織廣大學生黨員開展活動,學習黨的理論知識;還可以搭建紅色網站,使大學生黨員通過網站來了解黨的知識等。
黨課培訓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能夠有效引導大學生黨員端正自身的價值觀念,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從內心認可、支持我國的各項政策。因此,要嚴格按照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發展需要,切實改革、健全黨課培訓的機制、模式、內容和方法,不斷創新、優化教材教法,改善教育培訓機制和手段,以增強黨課培訓的實效性。黨課培訓的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良好教師形象與模范的黨員形象,規范大學生黨員行為管理。在黨課培訓中可以將理論學習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組織大學生黨員外出實地參觀考察等。要根據大學生黨員的獨特性,合理安排黨課學習時間、學習內容。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胡錦濤.在新時期保持黨員先進性專題報告會上的講話[C]∥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3]中國共產黨章程[N].北京:人民日報,2012-11-19.
[4]胡錦濤.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C]∥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5]胡錦濤.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C]∥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6]劉樹宏,黃建軍.試論目前大學生的信仰特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10).
[7]劉建軍.試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多途徑整合[J].中國高教研究,2005(3).
[8]劉建軍.信仰教育: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教育的本質內容[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