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燕,李 杰
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沖擊下,在多媒體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如何進行綜合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教學是人與人主體間進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學效果不取決于教,也不取決與于學,而是取決于教與學主體之間雙方互動的結果。信息時代下,多媒體網絡技術被引入語言教學中,改變了單調的以書本為主的講授型教學模式,使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成為了可能。
互動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的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兩個或更多的人或物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傳遞信息并相互影響的過程。處在社會環境中的語言教學是社會交互歷程中的精彩一環,是在教學這個特殊環境中,教師、學生、環境等多重成分之間實時或異時發生的同等重要、互為主體的、形式多樣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的互動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獲得,而是個體在環境的交互過程逐漸構建的結果。教學的過程是從有控制的開始達到自動內化的過程,是從顯性到隱性的發展過程,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創設有助于意義構建的學習環境,促使社會情境中交互行為的產生,基于交互經驗去構建知識并賦予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網絡滲透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強勢進入了語言教學,綜合英語課程也轉變成為現在的“3+1”模塊(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課程教學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良性轉變,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今的綜合英語教學雖然配備了比較現代的教學設備,但是依然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師“圍繞課文精耕細作”。課件播放速度快、內容多,學生忙于對著電腦屏幕盲目地抄筆記,缺乏機會理解消化和交流,語言有效輸入相當有限。盡管學生也能按照要求參與回答問題、展示(oral or PPTpresentation)、小組討論、角色扮演之類的活動,但對學習內容掌握不透徹,不善于自主學習,學習者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本無從發揮,課堂收益低。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是更新教學模式,多媒體網絡和綜合英語課程相整合,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優化組合,多元互動。
本模式中的多元互動是指師生作為教與學互動的雙主體,在課堂、課外以及網絡虛擬空間這三維環境中,所進行的人際(師生、生生)互動以及人機互動。在這樣一個多元互動的模式中,互動的組成要素和信息傳遞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互動的時間和空間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多媒體網絡和教師、學生一起成為了互動關鍵的組成因子。多媒體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使得語言教學可以時時處于互動的狀態之中。綜合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同介質的教學資源相互配合,海量的學習資源相互融合,人與信息技術優化整合,人際互動與人機互動適時有效結合,一改傳統的“課堂+課本”互動模式線性單一的局面,極大豐富了互動的形式和內容。
2.2.1 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
觀念的更新要以現代英語教學思想為指導,涉及教學觀念、管理觀念、學習觀念、信息素養等多個方面。綜合英語多元互動式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網絡技術為支撐,將知識性、實用性和個性化相結合,提供現代的真實而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具有信息差和觀點差的靈活的學習任務,組織參與有針對性的情景化的互動交流活動,關注學生的情感交流、技能訓練和認知水平的提高,教學相長。
2.2.2 重塑師生角色,轉換相互關系
互動要以人為本,因此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型和關系重構就成為了多元互動模式構建的核心內容。在多元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而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將互動活動的合作者和促進者。教師要以多元的思維積極探索多媒體網絡優勢,運用信息素養搭建學習平臺,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控制節奏,設計并組織開展符合學生水平要求的有益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互動交流。在實施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困境時,教師應及時介入,通過problem-solving等方式“激活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遷移”。與之相適應,學生則必須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者,把互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根據課程要求和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調整互動方式,積極參與到互動的意圖設計、活動實施、行為反思等所有環節當中去,與合作者們交流信息,反復討論,在做中學、探中學,完成對語言使用規則的認知和外化,使自己成為自主的、高效的知識建構者。
2.2.3 強化課堂互動,拓展個性化自主學習
多媒體網絡的確逐漸淡化了課內、課外英語教學之間的界限,然而多媒體網絡本身只是一種硬件支持,要獲得良好的綜合英語教學效果,課堂這個主陣地不能丟。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課堂中,教師有針對性地使用多媒體手段,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組織和駕馭。與此同時,建立課外教學平臺,利用多媒體網絡讓學生對課堂所學進行回顧、反思、消化、吸收乃至應用。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構建了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空間。一方面,學生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學習,在自愿和興趣的基礎上,自行選擇學習內容,自主決定學習進度,減少了束縛感,增加了自由度,以達到自己滿意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教師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充分發揮其助學功能,及時接收、記錄學生的反饋信息,通過網絡和學生進行實時或非實時的答疑、監控和評價,把握方向,隨時進行必要的調整。
多元互動模式中的互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時間空間無限延伸,教學過程動態立體,學以致用,以用促學。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學理念的更新,綜合英語多元互動模式為教與學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提高了英語接觸量和交際機會,促使教師從“權威”向“合作”轉變,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優化了教學效果。
隨著以多媒體網絡為基礎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日漸普及,語言教學領域出現了突破性的變化,具有開放、立體特征的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它依托多媒體網絡,倡導以學習者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理念,課堂教學與課外延伸有效結合,通過開辟多種互動途徑,聯通了信息交流、情景化學習、主動認知、意義協商、知識建構等諸多因素,人機互動和人人互動優化平衡,創造出了一個快樂教學和學習的平臺。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多元互動模式不是萬能靈藥,它也存在著一些弱點。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在大膽嘗試的基礎上,我們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力求達到適應實際情況的最好的教學效果。
[1]蔡向凡.互動性原則與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13(1):70-74.
[2]陳堅林.計算機網絡與外語課程的整合——一項基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10.
[3]葛寶祥,王琦,王云杰,等.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原則探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144):47-51.
[4]何荔.數字技術環境下“多元互動”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9(4):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