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新
國家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鑒于我國高校大學生人數迅速增長和可利用教育資源的相對有限,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開始普遍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
多媒體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具有集成性、實時性和交互性的計算機綜合處理聲、文、圖像等信息的技術。從英語教學的角度來講,多媒體教學是指計算機控制的交互式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要求教師采用多種形式,比如文本、聲音、圖片、動畫和課件等,通過利用光盤和網絡等向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多樣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成熟,采用多媒體輔助大學英語教學這一方法已經越來越普遍。多媒體輔助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諸多變化,如信息多樣化、教學方式個別化、學習方式多樣化、學習環境自主化等。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方式的出現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策略作出適當的調整。
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依賴板書和書本給學生傳授知識,這種方式經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單調,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而不是主動地進行探索。多媒體的使用就使得英語課堂變得生動、豐富多彩。例如,在《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四冊Unit Two Section A——Charlie Chaplin一課中,教師先給學生播放卓別林的經典電影的片段,讓學生對卓別林產生感官的認識。課前通過多媒體制作生動活潑的課件,課件中包含形象直觀的圖片、英語句式的比較、課文結構的分析、單詞的記憶和運用等。多媒體課件利用計算機的信息綜合功能,將圖、文、聲、像及視頻剪輯整合為一體,有序地在課堂上展示每一個直觀的素材。多媒體課件中有圖片、文本,有屬于視覺范疇的視頻、聽覺范疇的音頻,還有動畫等。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和講解,產生動態演繹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由一個被動的接收者變成了主動的參與者。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使大學英語課堂不再死氣沉沉,而是充滿生機和活力。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其結果表明人類的各種感官配合思維都具有吸收知識的功能,其中視聽并用的教學效果最好。多媒體教學利用這種優勢,提高了學生理解課堂講解內容的質量,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其實際效果遠遠優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此外,多媒體資源的運用還可以增進師生互動。
其一,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師角色退化。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度依賴課件的設計和使用。有些教師的課堂甚至變成了“讀課件”的過程,這樣的英語課堂就變得十分空洞。事實上,多媒體只是輔助英語教學的一種工具。很多教師備課時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鉆研課件的設計,并且煞費苦心地在課件中加入了過多的動畫、音樂、視頻能內容,真正涉及課文內容和語言點的講解卻十分少,學生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課件形式上。還有些教師在課件的設計上用了過于艷麗的色彩和花哨的圖案作背景,這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學生聽課的質量。
其二,師生缺乏互動交流。很多教師在用多媒體授課的過程中,只是埋頭操作電腦,演示課件,這使教師沒有時間去顧及學生的反應。而學生只能聽到教師講課的聲音,看不到教師本人,更無法觀察教師的表情,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出現斷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被束縛于電腦控制臺之前,很難再有多余的精力去關注教學效果,課堂活動的組織能力也大大下降。有些多媒體教室容量過大,兩百多個學生同時上課,教師對學生的提問無法落實在每個學生身上。很多教師直接省去了提問和回答的環節。這樣教學過程就變成了枯燥的放映課件的過程。還有的教師在播放課件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過大的信息量。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使學生沒有記筆記的時間,屏幕上的內容轉瞬即逝,學生根本就來不及記下重點,課堂的過程就成了瀏覽課件的過程,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學生在下課之后感覺一無所獲。
其一,課件內要插入一定量的聽力和視頻材料,培養學生的聽的能力,并關注學生說的能力。例如,在播放影視片斷之后,讓學生分成小組參與相關話題的討論。研究表明,語音表達的呈現方式比文字呈現的教學效果好。配有語音解說的圖片或動畫比僅僅配有字幕的圖片產生的教學效果要好。因此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中,應盡量避免純文字的出現。可行的做法是,教師的講解作為聽覺輸入,然后再輔以適量的圖片或者文字。課件的設計上,除了以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感官注意,還要適當地插入相關的問題,靈活地布置任務,以實現學生的參與和課堂的互動。
其二,多媒體為輔,教師為主,恰當運用多媒體。在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量的信息使得教師的主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具體的課堂中,教師應該是教學過程的管理者,也是規范語言的師范者。教師應在保證教學秩序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既要用豐富生動的課件來吸引學生,更要用自身淵博的知識和個人魅力來啟發和開導學生,使學生能參與到課堂中來。
其三,注重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語言、表情和動作等與學生進行溝通,也可以通過觀察和分析學生反饋的信息,對課堂進行調整。而多媒體教學在師生情感交流上存在著困難。教學是知識和情感的交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教師也要像在傳統課堂一樣,使用聲情并茂、幽默詼諧的語言,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能夠超越多媒體課件,不要被課件本身所左右。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在操作電腦平臺的同時,要充分關注講臺下面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對課堂過程進行調整。對課文的講解要設計一個有趣的導入部分,以引出文章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播放課件的過程中,要突出講解重點和難點。在每個難點講解之后,要合理地加入提問或者小組討論的部分。
其四,傳統和多媒體技術并重。把多媒體技術引入大學英語教學中,并不意味著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中有很多優秀的部分,如教師的模范作用、教師肢體語言的表達等。可取的方式是把傳統英語教學和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同時吸收兩種教學方式的優勢,規避缺點,使二者達到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的效果。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時,一定要把握好“度”,同時處理好傳統英語教學方式和多媒體英語教學方式二者之間的關系。
對于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廣大大學英語教師應該結合自己院校的實際情況,分析其利弊,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并且與其他教學手段相結合,揚長避短,使多媒體資源越來越有效地發揮作用。
[1]陳美華.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要素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3):33-36.
[2]康淑敏,王雪梅.從教學要素角度探究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教學策略[J].外語界,2003(2).
[3]娜敏.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研究[J].外語界,2008(1).
[4]舒白梅.現代外語教育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