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怡,刁永書,梁亞屏,張 華
壓瘡是臨床護理中的重點及難點。一旦發生,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加重病情、增加病人和家屬負擔,有的還會引起護理糾紛[1]。在臨床護理中護士應加強與家屬的溝通,增強其防范意識,護患共同努力更有助于壓瘡的防治。我科對壓瘡發生高危病人進行及時評估,與評估后定為有發生壓瘡危險的病人和家屬進行口頭溝通的同時與家屬簽署醫患溝通表,將病人發生壓瘡的危險性、危害性及可采取的防治措施以書面形式告知家屬,溝通后護患雙方在溝通表簽字為證,以取得病人及家屬的高度重視,積極配合。2011年10月—2012年3月我科與收治有發生壓瘡危險的326例病人家屬簽署“醫患溝通表”,經臨床應用收到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1年10月—2012年3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腎臟科收治病人2 568例,女1 154例,男1 414例,年齡16歲~88歲,平均41.36歲。護士用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評估病人699例。
1.2 壓瘡高危人群評估 新入院病人護士用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對年齡≥60歲、營養不良、意識障礙、大便或小便失禁、軀體移動障礙、有發生壓瘡危險的其他特殊病人進行首次評估。護士住院病人病情,用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進行動態評分。評分為15分~18分提示輕度危險,13分~14分提示中度危險,10分~12分為高度危險,≤9分提示為極度危險。對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評估為壓瘡發生危險的病人,主管護士與家屬溝通,護患雙方對評分結果在評估表上簽字確認。同時由主管護士一對一向病人及家屬詳細介紹病人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一旦發生后產生的嚴重后果及防護的具體措施,將溝通內容詳細記錄于醫患溝通表。醫患溝通表內容包括病人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診斷、住院號、入院時間)、溝通目的、溝通內容、溝通結果(由家屬親筆書寫)、醫患溝通雙方人員的簽字及時間。在病人轉科/出院/死亡后,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醫患溝通表歸入病歷保存。
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評分≤18分的病人326例,平均住院時間15.80d,326例病人均簽署了醫患溝通表。在護患共同努力下,病人無一例發生壓瘡。
壓瘡的發生不僅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嚴重的壓瘡經久不愈,可出現嚴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病人生命[2]。采取積極預防、科學護理,可以將壓瘡的發生率降到最低程度[3]。運用Braden評分量表來預測壓瘡的發生風險,利于增加對壓瘡危害性的認識,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4]。護士用Braden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評估病人699例,對326例有發生壓瘡危險病人采取積極的防護措施,有效預防了壓瘡的發生。在壓瘡的預防中,只有護士單方面的重視是不夠的,入院后護士盡早告知病人及家屬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并教會其采取多種方法避免壓瘡的發生,這對預防或減少壓瘡的發生很關鍵[1]。為提高病人和家屬的認識,筆者通過與家屬有效的口頭溝通外,還簽署了“醫患溝通表”,以書面形式告知家屬,引起其足夠的重視。本組中家屬在臨床護理中均能積極配合,通過護士和家屬的共同努力,病人對預防措施的依從性明顯提高,本組病人無一例發生壓瘡。
護士通過與家屬簽署“醫患溝通表”,明顯提高了病人及家屬對壓瘡防治的重視。一方面家屬能在護理中積極配合護士對病人實施護理干預,有效預防壓瘡的發生;另一方面護士的工作也得到家屬的充分理解和認同,構建了和諧的護患關系。
[1]張麗琴.壓瘡防治的管理[J].哈爾濱醫藥,2010,30(6):44.
[2]劉紅,付曉悅,余曉晨,等.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及預防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7,7(1):50-51.
[3]李雪霜,韋彥芳.壓瘡的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10(8):7167-7168.
[4]許國萍,王小飛.Braden量表在骨科病人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