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貢山縣支行
(中國人民銀行貢山縣支行,云南 怒江 673500)
貢山縣東連迪慶州,南與本州福貢縣相接,西鄰緬甸,北接西藏,怒江、獨龍江縱貫切割形成兩大縱谷區,國境線長達172公里,全縣總面積4506平方公里均為高山峽谷地貌,現轄3鄉2鎮(其中丙中洛鎮于2012年10月撤鄉建鎮)242個自然村。截至2011年底,全縣農業人口29838人,占全縣總人口數的82.7%;少數民族人口34768人,占全縣總人口數的96.3%。貢山縣貧困問題突出、民族情況復雜、邊境問題特殊、山區型“三農”問題典型、資源開發水平有限,因此貢山縣“一創兩建”工作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復雜性,如何使金融更好地服務于“三農”是人行貢山縣支行長期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極大挑戰。
在貢山縣怒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金融業發展滯后,2010年前,縣內普拉底鄉、捧打鄉、丙中洛鄉、獨龍江鄉4個鄉無任何金融網點,每星期一次的集市是縣里主要交易市場,“以物換物”仍是較常用的一種交易方式。由于農村金融服務缺失,群眾存取款及補貼兌付十分困難,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在任務重、時間緊、人員少的情況下,支行數次深入金融缺失的獨龍江鄉進行調研,撰寫《對獨龍江經濟金融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獨龍江信用社營業網點設立的可行性分析》、《至今沒有金融服務的民族——獨龍族》等多篇調研文章,切實反映了獨龍族人民的金融缺失問題,引起了上級行、各級政府和社會的重視,為金融服務再回獨龍江打下了基礎。經多方努力,2010年11月,貢山縣信用社建社以來的縣內第一個鄉鎮金融網點——獨龍江鄉農村信用社掛牌營業,解決了獨龍江鄉農村金融服務缺失7年的問題,有助于“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項目的實施。同年12月,信用社簡易流動網點在捧當鄉、丙中洛鄉、普拉底鄉建立,填補了4個鄉金融服務的空白,實現了金融服務網點鄉鎮全覆蓋。
2010年11月,昆明中支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廣云南省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通知》(昆銀發[2010]292)文件引起了支行領導高度重視,支行立即行動,及時召開行務會安排部署惠農支付工作基本事項。2011年1月20日組織轄內各金融機構召開“惠農支付的推廣事項專題研究會議”,制定了《人行貢山縣支行轄惠農服務業務推廣方案》,要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各自征集惠農支付推廣方案,并結合實際指導使其適當修改完善。
針對我縣廣大農村地區以現金結算為單一支付結算手段的縣情,支行決定以著眼長遠、分期規劃為原則,分層次、分步驟推進,先期選擇條件好的村鎮進行試點,在取得效果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的工作方案。在“惠農支付”工作開展中,支行堅持進行前期考察和后續跟蹤的調研,全程參與支付網點建設、推廣、反饋工作,根據實時動態和存在問題,督促指導金融機構改進工作方法,與銀聯公司聯系優化金融設備的服務功能。2011年7月,支行組織舉行了“惠農支付服務”商戶授牌儀式,并進行大規模、全覆蓋宣傳,先期14家商戶設立為惠農支付服務網點,網點覆蓋三鄉一鎮,受惠農戶達6446戶,占全縣總農戶數的76.1%,惠及人口達24448人,占全縣鄉村人口的85.1%。當時,貢山縣惠農支付網點占據全省的13%,農行貢山縣支行是全州首家開通此項業務的金融機構。
支行牽頭組織轄內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立宣傳小組,在鄉政府和村委會的協助下,來到惠農支付特約商戶所在地,站在農民群眾的角度,從節約成本、方便快捷和安全高效等方面進行非現金結算工具宣傳。選擇各鄉鎮人員密集的“街子天”,充分利用橫標、宣傳手冊、海報、廣播和電視等宣傳載體,使用漢語、傈僳語、獨龍話、怒話等多種語言,面向農村廣泛宣傳。截至2012年11月底,共發放宣傳手冊900余份,懸掛橫標11幅,粘貼宣傳海報60余份,提供惠農知識咨詢400余次。針對農村地區居民素質整體偏低、金融知識缺乏的實際,“手把手”教導商戶使用支付結算工具常識和操作技巧。2012年7月7日,怒江中支黨委書記、行長葉映輝在貢山支行和縣、鄉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到捧打鄉迪麻洛村惠農支付服務點進行調研,并親自給商戶做刷卡消費流程示范。
目前,縣內共設固定金融服務營業網點4個,流動金融服務營業網點3個,打破鄉鎮金融缺失局面,獨龍江鄉信用社營業網點正在進行并網業務測試運行,丙中洛鎮信用社網點基建項目已竣工即將開業。貢山縣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全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為“三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對全縣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惠農支付業務開通運行以來,原本當地群眾辦金融業務要花一天時間過溜索、搭便車、在縣城花錢吃早飯的困境得以改善,農民“人不出村,足不出戶”便可在自家門口享受到取現、轉賬、消費、查詢、領取政府補貼等多項金融服務,降低了業務辦理的成本和風險,社會綜合效益不斷顯現,得到當地群眾的贊譽和歡迎。截至2012年11月末,貢山縣共設立惠農支付點30個,分別設在縣內20個村委會,鄉鎮惠農支付服務點覆蓋率達80%,受惠人口率達83.95%。僅2012年1至7月,累計發生消費590筆,金額42.98萬元;取款5279筆,金額257.73萬元;繳費1535筆,金額4.15萬元;轉賬90筆,金額8.52萬元;轉賬查詢625筆;服務農戶7000余戶,占全縣總農戶數的80.1%,覆蓋人口達2.59萬人,占全縣農村人口的86.73%。對獨龍江鄉的惠農支付建設,現已納入規劃,待下一步獨龍江隧道竣工后,將惠農支付點覆蓋全鄉各村,即時將進一步改善獨龍族聚居地區的支付環境。
在貢山縣少數民族以大雜居、小聚居分布在山區,利用ATM機、POS終端等金融自助設備為人口較少民族提供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支付服務,可滿足人口較少民族基本的金融服務需求。貢山支行積極引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現代布設及升級化支付設備,使金融服務硬件環境得到優化。2009年在貢山縣投放第一臺POS機,實現邊少民族聚居地銀行卡刷卡消費“零”的突破,截至2012年10月末,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共安裝POS機96臺(惠農POS機30臺,一般POS機66臺)。同年11月,支行督促轄內商業銀行完成了7臺固定智能自助支付設備的升級改造工作,涉及“無折無卡存款”業務、金融IC卡兼容技術改造等內容,從而進一步改善了少數民族地區的支付環境。截至2012年10月末,貢山縣境內ATM機本年累計發生業務約為22萬筆,總交易金額約為23000萬元,為廣大少數民族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
幾年來,貢山支行積極“一創兩建”工作,著力于金融支持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貢山特色的建設新路子,將金融服務送到各鄉鎮、村落,從而使縣內支付環境尤其是農村支付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切實改善了本縣農村金融服務缺失或金融服務不完善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