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中國人民銀行曲靖市中心支行,云南 曲靖 655000)
非公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整經濟結構,推動非公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大戰略。而非公經濟融資難是長期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非公經濟信用體系不完善,信用風險較大。筆者從融資角度,在分析非公企業信用現狀和融資制約因素基礎上,就如何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便利非公經濟體融資,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近年來,人民銀行以中小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步伐,非公經濟融資環境持續改善。
一是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用平臺,依托金融支持工業園區建設,整合金融資源,開展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為非公企業融資提供有效支撐。二是抓好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至2012年6月末,全市累計納入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檔案2113戶,累計辦理貸款卡2017戶,上半年共辦理企業信用報告查詢341次,為非公企業提供良好的信用信息服務。三是通過持續改善信用環境,金融機構對非公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加大,至6月末,全市共9007戶中小企業獲得信貸支持,比年初增加2144戶;貸款余額達317.74億元,占全部貸款的38.63%,全市銀行業機構近四成的貸款投向于中小企業,其中小微企業8591戶,貸款余額達163.71億元。
曲靖是云省省四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州市之一。截至2012年6月末,全市累計為108.56萬農戶建立經濟檔案,建檔面達77.86%,評定信用農戶57.63萬戶,占全部農戶數的41.17%,創建信用鄉鎮27個、信用村244個、信用組2290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擴大對農村金融支持創造了基礎,全市涉農貸款余額445.41億元,比年初增加36.69億元,增長8.97%。其中:農戶貸款余額114.4億元,比年初增加16.53億元,增長16.9%。
人民銀行擴大征信系統覆蓋范圍,影響力遍及城鄉居民,加強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建設,開展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上半年共辦理個人信用報告查詢1212次,方便了金融機構加大個人金融支持。全市個人貸款余額299.21億元,占各項貸款的37.03%,個人貸款比年初增加44.86億元,增長17.64%,快于各項貸款增速7.53個百分點,增長較快。
一是加強中小企業征信知識培訓,2012年舉辦了縣域企業征信知識培訓,全市60家企業共129人參加培訓,培訓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征信知識和管理水平。二是認真開展“信用關愛日”宣傳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在媒體、網站進行宣傳,開展征信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活動,引導社會各界珍愛信用記錄,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
近年來,政府和金融機構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對緩解非公經濟融資難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一些制約因素有待解決。
工商部門注冊、年檢信息,稅務部門納稅信息,法院訴訟記錄,房產部門房產登記情況,金融部門的客戶信用記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用信息,但這些信用信息分散在相關部門,還沒有實現集中、統一管理,不利于全面掌握非公經濟信用狀況。
一是非公企業多為家族私營管理模式,內部管理不規范,財務信息缺乏可靠性,披露透明度有限。二是大多數非公企業規模小、資本金不足、自我積累較少、可用于抵押的資產不多,信用風險較大;三是少數企業誠信意識較差,抽逃資金、拖欠賬款、逃廢銀行債務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其整體形象,造成銀行不斷提高門檻貸款。
非公經濟融資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抵押物,極大制約了其融資能力,導致對擔保的需求較大,而曲靖擔保行業還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很多制度、操作和管理還不規范,雖然設立了多家融資信用擔保機構,但是面對極度分散的非公經濟融資需求,擔保機構數量遠遠不夠,擔保實力不足,銀行認可的擔保機構較少,除少數幾家為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擔保外,并沒有為非公經濟融資提供廣泛的擔保服務,造成大多數非公企業難以從銀行融到資。
目前,人民銀行企業征信系統、個人征信系統只具備查詢功能,還不具備咨詢、信息整合和信用評級等其他功能,難以滿足非公經濟全方位的信用信息需求。
由于缺乏信用和制度保障,全市民間融資還主要在地下活動,容易產生非法集資、債務糾紛、群體事件等風險。
政府工商、稅務、司法、國土等相關執法機構要和人民銀行、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等加強信用信息合作,形成多方參與、各方共贏的工作局面,構建由一個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參與,具有權威性、規范性和完整性的信用體系,建成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跨部門、跨行業的信用信息平臺,并實現非公經濟信用資源共享,方便其及時獲得融資支持。
一是加強銀行業和非銀行業信用信息的采集,借助現代成熟的信息技術,充分發揮集中數據庫整合資源的作用,突出跨地區全國實時聯網的比較優勢,滿足非公經營者跨地區從事經濟活動的實際需要。二是開發征信信息數據庫服務功能。輔助金融機構挖掘與篩選潛在客戶、按行業、地區、信用等級、信貸規模、年銷售額、應收賬款等維度靈活篩選企業名單,推薦給不同需求的金融機構,強化批量查詢統計功能,預留便捷的服務通道,既要便于政府及相關部門獲取企業信息,確定扶持對象,也要便于掌握企業得到支持和發展情況。三是實現基礎數據庫有機對接,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要與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連接,便于查詢法人信用狀況,獲取企業歷史信貸記錄,全面反映非公經濟多層次、全方位、連續性的信用狀況和發展狀態。四是加快建立完整的、全口徑的征信體系。對申請正規和準正規金融部門信貸的非公經營者,要對其在正規、準正規金融部門和民間機構的負債和信用進行全口徑評估。
一是建立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要建設以政策性、互助性擔保機構為龍頭,以商業性擔保機構為主體,擔保再擔保機構協作配套,能夠充分發揮分擔金融風險的融資擔保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面的擔保網絡體系,逐步解決非公經濟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增強信用擔保機構實力。加大擔保機構資金注入量,在擔保流程、擔保人員資質、擔保后續監控等方面建立全面標準化的管理制度。擔保機構利用自身的信用能力提升被擔保對象的信用水平,進而獲得融資,擔保機構實力越強,信用越高,擔保能力也就越強。三是依托工商聯系統、商會網絡或者類似的行業平臺,建立各種互助擔保基金,充分利用擔保基金的放大倍數,為內部成員提供擔保服務,方便被擔保對象及時獲得信貸支持。
一是以銀行業機構為中介搭建民間信貸交易平臺,客戶將資金存入銀行,由銀行幫助挑選合適的放貸對象,客戶可自行確定貸款金額、期限、利率等,銀行負責監督貸款的使用和催收還款。二是以小額貸款公司等準金融機構為中介搭建民間信貸交易平臺,可參照以銀行為依托建立民間信貸交易平臺的做法。三是建設標準化的民間借貸信用中介平臺。引入標準化、規范化運作的民間借貸中介公司,組建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為民間借貸雙方提供民間借貸供求信息匯集發布、借貸合約公證和登記、交易款項結算、資產評估登記、和法律咨詢等綜合服務,促使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使得民間資本能夠合法有序地進入融資、創業活動。
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積極主導。一是樹立良好的社會信用意識。要政府牽頭加大信用宣傳力度,努力培育社會誠信意識,將誠信作為一個有道德價值、品牌價值的資源看待。二是政府帶頭守信。在信用建設的過程中,沒有權力部門的誠實守信,就沒有社會的誠實守信,權力部門要真正做到誠實守信,就必須切實履行法律、行政法規所規定的各種義務。三是建立信用監督、獎懲制度,對守信用、講商德者給予物質、精神和政策的獎勵,而對不守信用、不講商德者,視情節、后果輕重給予媒體曝光、降低信用等級、上黑名單、罰款、停發貸款、取消法人資格、吊銷營業執照直至移送司法機關等懲處。
一是樹立正確的信用意識。良好的信用關系到經濟主體的切身利益,對私企業主來說,很多機遇靠的是廣泛的人脈,信譽是其金字招牌和無形資產,要在較大范圍內確立自己的信用優勢并不容易,但失去信用卻很簡單,恢復信用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失去信用就喪失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其融資環境必然惡化。二是充分發揮非公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非公經濟協會要將講誠信、重商德作為行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和自律內容,經常進行誠信評估和自律性督查,全面提高非公經營者的道德素質、信用層次和經營管理水平。三是加強自身內部管理,加強信息披露,提高信用度,方便金融機構通過信用體系實現對非公企業貸款,降低對抵押物的依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