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焰
(福建閩興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離任審計,是指對領導干部整個任職期間所承擔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查和客觀評價。它對規范干部行為,促進廉政建設,加強對領導干部和資產的監督管理,明確前后任的經濟責任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離任審計也是一項涉及面廣、關聯度高的艱巨性工作,常伴有高風險。
在審計實踐中,本人體會到要做好領導干部的離任審計存在難點,并對此進行了思考。
領導干部任期一般都在數年以上,有的甚至十多年,審計期間跨度大,審計部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一次性對幾年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財經紀律執行情況及基建項目等各項內容實行全方位審計的難度較大,審計工作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同時,在此期間被審計單位內部人員調動、關鍵人員離職等原因,使部分審計工作受到限制,加之受審計時間短、審計人員數量少等因素影響,不可能審計的過細,加大了審計風險。
離任審計中審計評價是重要的環節,也是難度較大的部分。由于企業所處的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及內部單位環境的不斷變化,在對離任經濟責任進行評價時,如何區分領導業績與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區分領導個人行為與領導班子行為存在難度。同時,同一項目不同階段,不同領導人如何確認經濟責任存在難度。不同階段的領導在任期內的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經濟政策是不同的,單位內部人員結構、業務范圍、領導班子結構等也會發生變化,這些不確定性因素相互作用及影響,審計人員如果簡單的以“數據”來評價任職者的業績就顯的有些片面了,簡單的數據已經不能適合離任審計工作的需要。但在實踐中外部與內部環境變化對任職者經濟責任有多少影響很難確定。例如,在對一國有房地產開發公司領導進行離任審計時,歷年審計資料顯示,在該領導十年任期期間公司累計虧損捌仟多萬元,但我們注意到,在其任職期間該公司致力于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任領導離任時遺留下幾項大型政府拆遷安置項目,由于這些政策性項目的特殊性,導致歷史遺留項目工期延長,在此期間建材成本及人工費用大幅上漲,財務費用增加,工程造價大幅上升,同時因延期交房,使得拆遷安置過渡費用大幅增加及違約賠償糾紛增加,嚴重影響公司的盈利狀況。在此情況下,以歷年審定的財務數據為基礎量化離任領導的經濟責任顯然是不合理的,要公允確認離任領導的經濟責任存在難度。
其次,由于離任審計工作一般時間緊、任務重,離任審計重點關注經營者任職期內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財經紀律及內控的執行情況等既成的狀況,而對離任者任職期內的經營行為,對所在單位長遠發展和未來獲利能力的影響關注甚少,尤其不能揭示其短期行為。為追求眼前或局部利益的急功近利行為,對被審計單位的今后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也將影響繼任者日后的工作業績,但現行的離任審計評價對此行為很難予以充分揭示,從而使審計評價不能充分反映經營者的業績。
面對審計工作中遇到的以上困難,本人認為可以通過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降低審計風險。
由于領導干部的任期一般在數年以上,任職期間涉及業務內容龐雜,受審計時間短、審計資源有限等因素限制,實行全方位審計的難度較大,不但無法突出重點,而且審計質量難以保證,增大了審計風險。
在審計過程中力圖做到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尤其是對那些任職時間很長的離任領導,更是要充分利用日常審計形成的財務信息和資料,如年度審計報告、稅務審計報告、專項審計報告等。這樣,在離任審計時就可以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對平時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重點審計,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評價時應盡量區分歷史責任與現任責任,主觀責任與客觀責任。任何單位的經濟活動都是連續不斷的,有些前任領導遺留下來的問題,可能對本任領導工作產生較大影響,在實際操作中最常見的有損失掛賬、盲目擔保、盲目投資等問題,有可能形成潛虧或遺留問題。因此,在分析評價離任者經濟責任時,一定要關注前任經濟行為對后任經濟責任的影響,根據審計重要性原則,在離任審計報告中,對影響到離任經濟責任的前任經濟行為及可能影響到繼任者經濟責任的離任者經濟行為予以披露,降低審計風險。同時在評價時應盡量區分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一個單位實現的經濟效益與其主要負責人的主觀努力是密切相關,但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例如:物價因素、國民經濟大環境、國家扶持力度及政策導向、被審計單位內部環境的變化等等因素,在審計評價時應予以關注。
[1]郭長慧.淺議領導干部離任審計[J].教育研究,2007(06).
[2]何承浩.怎樣搞好離任審計工作[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