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元
(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3)
貸款利率自主定價后,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進一步推進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時至今日,再次擴大存貸款浮動區間已一年,本文就此對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北方某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進行了專題研究,以點帶面,探討增強法人金融機構對利率市場化適應性的有效途徑。
該轄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以收益覆蓋成本與風險的理念逐步深化,大多是以利率覆蓋風險原則進行利率定價,有著各自較為完整的一套貸款利率定價測算標準,普遍實行貸款基準利率加點的貸款利率定價方法。但個別法人金融法機構貸款利率定價方法主觀隨意性仍然較大,對貸款利率是否進行浮動或者浮動多少缺乏精細的定價標準,僅將貸款客戶按照自然人、法人類型簡單分類,尚未做到根據客戶信用等級、信貸投向、擔保方式以及客戶關系價值等因素實行差別化管理,其貸款利率浮動的幅度通常未能真實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貸款項目的風險程度。
以1-3年(含)貸款為例,2013年5月末,該市城商行最高利率8%,最低貸款利率6.15%,加權平均利率7.39%、在法定基準利率上上浮20%;農信社最高利率11.97%,最低貸款利率7.99%,加權平均利率10.31%、在法定基準利率上上浮60%多?;陲L險和成本等因素,農信社確定的利率上浮幅度普遍高于城商行。
法人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在2012年央行6、7月兩次降低貸款利率后總體水平回落。2013年1-5月,城商行、農信社新增貸款28.1億元,增長7.9%,1-3年(含)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0.84和1.57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2013年5月末該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下浮10%,貸款發生額占比僅為其全部貸款發生額的0.81%。金融機構貸款發生額中,城商行執行基準利率的占12.49%,基準利率下浮10%的占1.87%,其余為不同幅度的上浮;農信社執行基準利率的占0.1%,沒有貸款利率下浮現象,除商業房產、網點抵押類貸款上浮10%-30%,貸款利率基本上浮50%-80%。
在貸款利率定價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內外部兩方面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借款人綜合貢獻度、信用等級、行業類型等,信用等級越高的貸款客戶、國家重點支持行業的貸款客戶,貸款風險度越低,在利率上可以享有更多的優惠;反之,貸款風險度越高,則執行利率相對較高。
1.資金供求狀況。在某一時期貸款供給量大于需求時,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降低;反之,貸款利率定價提高。
2.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金融機構為籌集貸款資金所發生的成本,平均貸款利率只有高于平均資金來源成本利率的情況下,金融機構才能獲利,因此,要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期限的貸款所籌集的資金成本,確定合理的貸款利率。
3.風險補償費。由于貸款對象、期限、種類各不相同,所以每筆貸款的風險程度各不相同,如貸款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所要求的期限風險補償費越高。
貸款利率自主定價并擴大浮動區間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之間的同業競爭主要轉向了價格競爭,可能導致存款利率上升、貸款利率相對下降,存貸利差收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盈利能力,經營壓力加大,而且,容易出現貸款過分集中的風險。因此,當前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利率市場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帶來更為自主的環境、進一步增強資金實力的同時,也會加劇存款資源和優質貸款客戶的競爭。因此,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正確處理兩方面的關系:一是處理好貸款利率定價與法人金融機構改革遠期計劃的關系,避免由于追逐短期利益而流失優質客戶的情況發生;二是處理好貸款利率定價與國家信貸政策關系。
一是設立利率管理部門,負責日常利率管理;二是引進和培育貸款利率定價人才;三是注重收集與貸款利率定價的相關信息,包括經濟增長率、物價指數、重大經濟政策等宏觀經濟運行信息,以及本金融機構資金成本、資產收益率、年度經營目標等。
應由下而上,根據法人金融機構內部的各自授權,完成貸款利率定價受理、調查、審查、審議和審批等各個環節,有效控制貸款利率定價的盲目行為。
一是人民銀行要加大窗口指導力度,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綜合考慮當地利率定價水平和客戶的實際承受能力,建立科學靈活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做到經營結構和資源的最優配置;二是嚴密監測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的形成,并建立相應的監督檢查制度,確保貸款利率定價有理,優惠有因,授權有度,防止人情定價、主觀定價等現象產生。
提高法人金融機構對利率市場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從觀念上接受新的貸款利率定價管理模式。法人金融機構應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貸款利率定價管理新辦法的宣傳,使法人和自然人能夠充分了解和認識貸款利率定價管理體系和定價方法,進而改善自身資信條件,獲得更優惠利率的貸款,同時促進法人金融機構進行貸款利率定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