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雨彤
(興業銀行,天津 300000)
會計是銀行業的核心環節,它貫穿于銀行的各項經營活動,并且對銀行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核算,是一項最基礎的工作。銀行業會計的工作必須做到公正、公允、真實,謹防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銀行的會計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和信用風險。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銀行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其中會計風險面臨的挑戰最大。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外界的沖擊,減少銀行資金的缺失,銀行必須要加強對會計風險的管理。
所謂的商業銀行會計風險是指商業銀行會計工作的領導機構以及基層的會計部門進行的各項會計業務,因為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會計信息產生錯誤,以致銀行的資金、財產等等各方面受到損失的現象。
在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外部因素也包括內部因素。其中外界因素主要有:
在我國的現階段金融監管模式還不是很完善。不公平的競爭、一些會計的標準不健全等等這些原因都打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就導致違規經營和非法活動的現象更加的頻繁,銀行的一些會計人員也趁機進行一些不正常的操作,由于金融的管理模式不是很完善,對會計的非法操作還不能夠及時的發現和制止,金融管理機構大部門是在事后才進行管理的,所以很難達到預防會計風險的目的。
外部監管力度主要是依靠社會型的監管能力,而從我國的發展形勢來看,社會的監管性對我國的銀行業會計風險的防范還未起到任何決定性的作用。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專門針對銀行會計工作的機構,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另外一方面就是社會大眾對銀行業還不夠重視,對銀行業運營的關注度比較的低。
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產生的內部因素主要有:
1.會計風險內控體系不健全
雖然現在我國大多數的商業銀行都建立了內控制度體系,并且也把對內控體系制度的建立作為核心工作來對待,但是他們建立的內控制度都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例如對資源的分配不合理、原則性不強、操作比較滯后等。大部分的銀行沒有能夠根據經濟的發展來對會計風險內控體系進行完善,導致出現了很多不協調的現象,銀行原有的一些制度、管理方式、會計業務的核算方式以及一些業務處理方式的落后與銀行的一些措施不一致,甚至產生了兩者相互抵觸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導致銀行會計行業的各個部門之間的內部控制極度的不協調,從而影響到銀行的正常的運作。
2.基層管理不到位
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相互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在如今激烈的市場斗爭下導致銀行的考核標準轉向了存款的數額。銀行會計行業的一些工作人員為了能夠取得很好的業績,而不顧會計行業的規章制度,肆意的開具一些空頭支票、任意開立賬戶、賬戶不按時核對、對支付憑證的管理不嚴以及對一些印押證保管不善等等,這些都直接導致了會計風險的產生。而銀行的經理對這些基層的管理不到位,不能夠及時地的發現和制止這種現象,導致銀行會計風險越來越大。
3.銀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無論在任何企業當中,人是業務操作的主導者和實施者,他們在銀行操作風險的產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銀行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風險的產生,從某種程度上講,人為的因素還可以直接預防和控制風險。目前銀行業的會計人員在對風險的控制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隨著銀行業的迅速發展,真正意義上精通銀行會計信息的工作人員并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沒有,大多數員工的風險意識比較低,不具備主動防范風險的意識,工作責任心不強,業務知識能力不足等等。
它主要包括會計基礎工作風險、決算風險、結算業務的風險。銀行會計的基礎工作主要是真實完整的業務核算,在核算過程中如果方法不準確,核算程序部規范,核算質量不高等等,這些都會產生風險。決策風險主要是指銀行作出的財務報告的預算,由于一些銀行為了能夠完成任務,而盲目的吸收高成本資金,導致呆賬、壞賬準備金的提取比例產生錯誤。結算業務是指各種票據的結算,它的風險主要有:詐騙風險、透支風險、真假匯票識別難的風險、匯票貼現風險、承兌風險。
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的職能就是實施會計監督。會計監督是對銀行的經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進行監督,但是目前我國銀行業的會計監督的職能相對來說比較的弱,還不能夠從根本上減少銀行的經營風險。
會計管理風險主要是指因為會計過程中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夠而導致銀行產生一定的經濟損失,它還包括人員管理風險、人員的素質不高以及人員分配不合理等等。
銀行要建立一套全面的、完整的控制體系,尤其是要完善銀行薄弱環節的管理制度和規定,并落實到業務的核算管理部門,保障銀行的新業務、新產品的推出能夠和會計核算規定和操作流程同步進行。不僅如此,會計行業的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一定要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制定出符合規定的合理的規程。
在銀行的內部建議一個專門負責監督會計行為的再監督機制,引導會計工作者行為規范化,使會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現的違規違章的行為要進行責任追究制,對相關的責任人要進行嚴格的處分。
強化銀行內部控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在銀行的管理中一定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風險防范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平時要對注意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規章制度的教育,使其能夠自覺的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還要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教育,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對會計人員進行基本知識的培訓,在對會計人員的培訓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領域的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和培訓,使其能夠熟練的掌握會計行業各項的業務技能,建立一套科學的會計考評工作體系,形成激勵機制。于此同時,還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風險教育,使風險意識能夠滲透到每一個的內心深處,加快塑造和培育健康的風險防范文化。
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銀行會計業務要利用一些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一些相關的輔助設備,很好地防范會計風險。結合計算機技術建立銀行會計業務操作系統的密碼管理、操作人員的級別管理、授權管理等,銀行的每一個機構都要明確計算機的管理人員,要定期對計算機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就要馬上處理,要充分發揮計算機在銀行會計風險中的作用。不僅如此,銀行還應該加快會計電算化在商業銀行會計行業中的應用,建立銀行計算機系統風險制度,加快會計電算化的應用進程,從而降低銀行會計風險。
[1]田遠,劉寧.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2]王麗娜,朱衛東.商業銀行風險信息披露評價[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7).
[3]孟霄寧,高秀芝.利率期貨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