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交
(西南財經大學,四川 成都 611130)
地方中小銀行金融創新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創新動機存在偏差,這是由國家的宏觀調控主導而被迫創新的,受市場調節作用很小,側重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性。第二,創新意識不強。大多中小銀行習慣于在無序的市場競爭中,采取不計成本的價格來搶占市場份額,其結果往往是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同時正是市場的無序性限制了中小銀行金融創新的意識。由于地方中小銀行起步較晚,對市場的反應也不敏感,因而地方中小銀行的創新動機偏差較嚴重,也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
目前,大多數地方中小企業銀行獲利手段依然是依靠存貸款利差的方式,通常只是想辦法盡可能多的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而其他方面的獲利手段沒能想出并實施,使得中小銀行在收益的獲取上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我國的金融創新環境也不容樂觀,原因是:第一,國內的金融管制比較嚴格,不利于創新的發揮。第二,金融市場競爭相對缺乏公平性和透明度,金融競爭市場不完善。這些都導致中小銀行金融創新效率低下,創新效果不明顯。
中小銀行金融創新的基礎工作是進行制度創新。只有政府和中小銀行自身花大力氣進行制度創新,才能從根本上為金融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于此同時,創新的制度為產品的創新提供了組織架構的基礎,理順了整個產品創新的思路,從而可以開始進行產品創新。產品創新所要求的是從哪些點入手,對于產品分為哪些層面,進行哪些新型產品的研發,等等。而產品創新需要的一個前提則是市場調研,這對于產品創新是否做的好具有重要的意義。市場調研主要是針對金融環境的需求和供給進行分析研究,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適合產品創新,哪些產品是最缺乏的,自己究竟最適合創新的產品是什么。另外,需要找準目標客戶,針對目標客戶進行有意識的產品創新,從而真正達到有效創新,使創新產品能夠真正做到為客戶所需,進而促進中小銀行金融創新上的進步。
所謂產品創新,是指創造出多樣化的產品,滿足客戶群的需求,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產品創新的目的之一是獲利,這與普通廠商理論中的追逐利益最大化是相近的。中小企業的產品創新主要也是探索出自身的經濟增長點,使得新增長點在受到傳統業務威脅時,能夠取代傳統業務,并且保持經濟的繼續增長,從而達到規避金融風險的目的。或者是不斷地為銀行帶來可觀的收入。產品創新的另一個目的是穩固市場,通過創新可以不斷探索出穩定自身市場的武器,并且逐漸擴大。如果不愿意創新維持一成不變,那么當別的銀行進行創新時,原來的固定客戶群就很可能被吸引走,不再選擇本銀行,由此喪失了大量客戶。因此,產品創新對于穩定客戶市場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產品創新層次可分為金融工具和金融工程類產品的創新。中小銀行應當要在仔細研究自身的市場需求后,針對需求做出最適合的產品創新定位。目前,很多銀行開通了金融理財產品的服務,這就是屬于金融工程類產品創新。這些理財產品包括金融期權、期貨、外匯、QDII等。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大城市里,這些金融工具運用的比較好,金融市場也比較成熟。地方中小銀行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些金融工具,開拓出更多的富有特色的金融創新產品,以達到吸引客戶眼球,從而為中小銀行帶來更多的金融收益和投資回報。
但是,金融創新也并不是每個中小銀行能夠順利進行的。因為中小銀行規模小,資金和人力物力都相對缺乏,同時開展多種金融創新工具未必適合其發展。因此,中小銀行可以找一些有實力的合作伙伴,例如: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機構。這樣可以減少創新風險,使得中小銀行在創新中順利進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工具的創新,能夠激活地方中小銀行的金融,中小銀行應當把金融工具當作重點的創新方向。
此外,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業務也是中小銀行創新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中小銀行服務網點很少,因此大力開展網上銀行業務,能夠利用互聯網將銀行業務大范圍的擴散,使客戶足不出戶就能完成銀行業務。這種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的方式,反而改劣勢為優勢,對于中小銀行創新發展及其重要。
金融產品創新的道路是無可厚非的,在這么多年的實踐中也被證明是正確的。問題在于如何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更多的有效創新。根據一些了解,地方中小銀行由于一直以來還是朝大行看齊的,因此慣有思維迫使這些區域性中小銀行堅持“你有我有”的產品創新信條。區域性中小銀行的產品創新還是需要結合其制度創新及市場為中心的創新對象選擇,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有效的方式來完成。
[1]高三梅,田瑞,李勁梓.試論我國地方中小銀行金融的創新[J].時代金融,2013(18).
[2]黃錦錦,楊立社.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發展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33).
[3]鄧蘭松,邊緒寶.德國全能銀行的發展、變革與啟示[J].濟南金融,2004(05).
[4]張偉.對中小銀行金融創新的思考建議[N].貴陽:貴州政協報,2009.
[5]趙鯤.我國區域性中小銀行金融創新探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