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蓉 楊 萌
(中國人民銀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心支行,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841000)
綜合柜員制是指在嚴格授權管理下,以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較高的人員素質為基礎,集各業務種類和業務流程為一體,以計算機作為賬務操作載體,由柜員單獨臨柜,獨立處理業務并經后臺復核確認的會計處理方式。可以采取調整勞動組合形式的措施,緩解平均業務效率低下、各崗位人員之間業務量不均等的情況,這無疑將是基層央行在管理工作開展中具有創新改革意義的一項制度。
人民銀行是我國金融系統中至關重要的組合部分,它同時負責了國庫財政流轉、貨幣流通及發行、確保支付系統保持安全運行狀態等十四項工作。而基層央行,以巴州中心支行為例,營業部、會計財務科、國庫科分設三個科室,在各個崗位的開設上一般會結合每一業務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考量,最終設定一個崗位,并完成人員配備。通常情況下像央行財務核算系統以及財務報表管理系統在內的這些系統,操作起來十分繁瑣,內部控制流程差不多就是按照人工操作方式來設置的,因此這類系統需要很多的人力來操作完成。就拿銀行的兩個主系統來說,央行會計核算系統的特征決定銀行營業部要設立三個崗位,分別負責數據的輸入、數據的復查審核、以及整個工作的管理,按照銀行相關規定,這三個崗位必須由專人專崗負責,不可以一個人同時擔任兩個崗位的工作。所以,即使有些支行內所接受的業務量不多,但是也必須按照這一程序執行,要滿足這一規定,就必須安排三個及以上的員工來負責這一系統的核算工作。而另外一個主系統——國家金庫會計核算系統,更具崗位開設的標準,銀行必須安排六個及以上的員工來負責,同時還規定位于會計主管崗位上的人員不得兼任系統管理崗,不得兼任業務操作崗,各個崗位的負責人員不可以同時擔負其他崗位的工作任務。如此一來,如果想要達到崗位開設的規定標準,確保整個銀行業務系統能夠維持在正常運作的狀態,就算是可以允許人員同時擔任兩個崗位,銀行營業部門、國庫科室以及會計科也要大概5到10個的人員配備。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級市的支行營業廳以及各基礎業務部門需要對崗位的設置進行統一的調整規劃,確保業務工作的高效開展。
比如說營業廳,當前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系統的更新換代以及先進支付渠道的開通,網絡覆蓋領域的擴大使得用戶在銀行營業廳內能夠更便捷地通過自助的形式完成所需辦理的業務,因此營業廳內各個崗位所要處理的業務量也就相對下降。
各個系統的開通及推出,讓營業廳辦理銀行業務的人出現一定程度的分流,就算是銀行內部相對來說業務辦理量較高的崗位,一天的工作最為繁忙的時刻也只有中午的一段時間,其他時刻基本都是比較閑暇的狀態,出現業務開展過于密集化同時勞動量降低的情況,不過因為各方面因素地影響及控制,在進行人力資源的分配時只能把核心人物放在確保所有系統的順利運作、提高財務資金的流通安全性的問題上,對于賬戶管理、國庫監管以及調查研究這些問題上卻因為人力資源不足,無法滿足工作所需,在工作的開展中始終停留在表層功夫,反而是限制了別的職務功能的發展。
當前對于核算制度的管理一般是從環節下手,負責該工作的崗位很多,相對的對于人力資源的需求量也就有所提升,但是銀行柜員制度的規定,是每一個柜員必須一個人單獨的做完自己權限范圍內的每一個工作環節,也就是說通過更低的人力資源完成業務操作工作,盡可能地提升銀行柜員工作效率,最終實現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控制核算費用所需的目的。
當前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考核主要準則是業務辦理的水平,太過籠統,各崗位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彼此約束并且也逐漸地彼此依附。而制定各崗位彼此獨立的績效考評制度,能夠使各崗位的職責權限更加清晰,使員工培養出更強的崗位責任感,強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國會計核算工作的發展歷史包括最初的人工操作,以及后來的各大系統的改進與調整,在24小時電源供應、網絡環境可靠安全、先進科學技術支撐、故障的應對處理等問題上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提升,慢慢地形成了會計系統網絡覆蓋,營業廳柜臺辦理與后臺監管工作的獨立運作。該工作開展模式滿足了柜員體制的相關規定,同時還具備先進的監控技術,便于對重點崗位及科室進行隨時地監管控制,這給綜合柜員制度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計核算電算化的技術也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為了確保各種支付業務辦理能夠正常開展,具備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支付體系慢慢衍生出來了。這種系統包括大額度支付以及小額度支付這兩個部分,同時還設置了清算賬戶的管理系統以及支付管理信息系統協作整個系統能夠正常安全的運作。其中大額度的支付系統采取的在每一筆資金交易的同時進行統一清算。而小額度的支付系統則是選擇一定長短的時間區間,定期對這期間所有的業務進行清算處理。當前具備先進技術水平支付系統的推行以及會計數據的統一歸算,地級市的支行核算業務慢慢地覆蓋了整個管轄區域。并且,財稅庫行互聯網絡的覆蓋,給綜合柜員制度的實行帶來了技術支持。
當前會計核算制度的實施,使得整個核算流程太過繁瑣,資金的流轉一定要經過中間很多環節才能真正的實現。所以,當前會計核算前廳柜臺與后臺獨立運作的模式可以幫助資金的流轉更加安全可靠,因此也給綜合柜員制度的實行帶來了可靠的基礎性保障。
去掉當前會計制度中柜臺業務一定要兩個人來共同辦理的規定,不再安排專人專門負責記錄賬務、復查審核,根據工作實際需要調整崗位開設及人力資源配置,建設根據業務開展,人員權限為準則的綜合柜員體系,科學劃分前廳及后臺的責任領域,引入“經辦一審核”制度,在明確事權分離、完善審批授權制度的前提下,設定柜員業務處理權限,由其獨立完成相關業務處理,以會計主管事前審簽和事中授權、后臺監督等制度實現對柜員的柜面監督,強化業務交接、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等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以綜合柜員制為核心的會計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和會計核算制度體系。
建立和完善以“經辦一審核”為基本操作程序的業務流程。實行綜合柜員制需對核算業務重新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事權劃分,以明確各崗位人員的責、權、利,即在核算組織形式上明確劃分出前后臺,將各類柜面業務劃歸前臺,將對柜面業務的復核職責及其他需內部處理的業務劃歸后臺,同時區分各類業務風險和相關管理要求設定業務處理權限包括業務種類和金額,以便落實監控措施。
打破營業室、國庫部門各自獨立的業務界限和管理模式,按照同類歸并、分級授權原則,對二者崗位設置、業務系統、操作流程進行最大程度的歸并、整合、簡化。依據整合后的業務種類劃分,區分前臺和后臺進行崗位設置如下崗位:前臺核算綜合柜員崗位,以現有的地市營業部門從事核算業務的7人,國庫部門從事核算業務的5人,合計12人中,根據綜合柜員業務量均衡原則,設置8人左右為綜合柜員,分別負責前臺一般核算業務和支付清算業務,并負責憑證簽收登記,負責掌管和使用對應的業務公章、轉訖章等,可以節約4名核算人員從事綜合分析、業務監督等其他崗位。完全能夠應對相關業務需求,可以節約出2名主管人員從事其他管理工作。后臺綜合柜員納入監督體系管理。從而實現綜合業務部門資源利用最優化,工作效率最大化。
為整合監督資源,進一步落實實施綜合柜員制后的監督責任,規范監督操作、實行信息共享,必須對地市中心支行現有監督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監督合力。一是切實落實好后臺監督控制職責:一方面貫徹好后臺綜合柜員實施復核制度,核實前臺業務處理的完整性、真實性,同時落實后臺每日賬務核對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二是成立再監督工作領導小組,由地市中心支行分管內審工作的行領導擔任組長,內審、紀檢監察、事后監督部門負責人為監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建立監督工作“一體化”運作機制方式,對全行性的內控監督工作統一組織,加強Et常監督和項目的整體聯動,同時各司其職做好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各監督部門優勢,解決重復監督和監督真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