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寨
(龍口市財政局,山東 龍口 2657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需求越來越大,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應運而生。新會計準則體系面向投資者和公眾,根據決策需要提供會計信息。新會計準則體系是第一次能夠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準則,并且是和國際準則趨勢相同的、對于企業中的各項經濟業務都有所涵蓋,是一套企業完全可以進行獨立實施的會計準則體系。是我國近年來在企業會計準則方面的一個重大的跨越以及歷史性的突破。公允價值是整個新會計準則的點睛之筆。本文主要對公允價值的影響以及對策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公允價值:還有別名,被稱為公允市價、公允價格。顧名思義,就是在對業務熟悉的前提下,買賣雙方以公平交易為前提,所制定的價格;還有一種情況是,交易雙方沒有關聯的前提下,以公平交易為條件,對一項可被買賣的資產定的價格。公允價值作為一種會計信息,具有明顯的可觀察性以及決策相關性。在計量的屬性上,公允價值可以實現現在市價的凈值以及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之間的交叉和重疊。在這一點的屬性上,它是和歷史成本與現行成本相似的。公允價值的出現是一種新的計量屬性,其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征是以公平的交易市場為平臺,對于會計信息的提供有更明顯的可查性以及較強的決策相關性。在世界上許多市場經濟的國家都對公允價值進行了推廣。
在公允價值的計量模式中,市場價值或未來的現金流量現值是資產和負債在會計模式下的主要計量屬性。新會計的體系按照現行國際慣例把公允價值的概念引入到我們國家的會計體系中。并且對計量的屬性做出了重大調整,不再強調歷史成本為基礎計量的屬性,全面的引入公允價值,現在市值等計量屬性。
近些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完善,在此期間出現大量的新興經濟活動和事項,并且衍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但對于部分衍生的金融工具由于缺少歷史成本,無法對傳統的會計計量進行確認,但這些活動對企業的資源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影響。而對于公允價值的屬性的應用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即要使用公允價值對生金融工具產生的權利以及人物的確認和計量。
在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應用十分謹慎,對于公允價值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并對于以非貨幣交換而對收益進行操縱的行為進行了制約。
對于能夠取得公允價值的資產使用公允價值計價的方法是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的普遍作法。公允價值對于增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對于相關利益者如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更可用的決策信息,是我國經濟和國際社會的接軌的必要條件。
公允價值的立足于現在和未來的,目的是對于企業的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進行真實的反應,對于企業的經營能力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披露,為投資者提供更可用的會計信息,使投資者做出了準確的決策。
在新會計準則中對于公允價值的計量是貫穿于整個會計核算過程的,既適用于初始的計量,又適用于后續的計量。一般情況下,后續計量是在沒有交易的基礎上完成的,因此公允價值的認定問題急待解決。于是,在現實操作中,對于這部分資產要進行大概的估計或近似值替代的方法。但是這樣,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完善,對于利潤很容易進行操作。除此以外,因為投資者不同以及投資者和管理者對于投資回報率的期望值不同,對于公允建制度判斷以及現行技術的運用不盡相同,因此,造成了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的不確定性,以及使得具體的操作技術得不到使用。無論是對于選擇貼現率,亦或是估計未來的現金流量,都離不開對于未來事項以及不確定性的評判,以上種種原因都增加了公允價值的不確定性。
在公允價值的操作方面,有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公允價值的計量范圍,即公允價值可以計量的是哪些經濟事項;二是對于公允價值計量的使用問題。對于前者,新會計準則中有明確規定,此處不再贅述,但是對于后者,新會計準則中的規定就十分有限了。由于這些現象的存在,即使會計人員明確了核算的內容,但對它們的計量卻捉襟見肘,或說無所適從。例如“活躍的市場”、“適當的折現率”、“市場價格”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較大的困難。
對于企業的全面收益產生直接影響的便是資產以及負債的公允價值。因此,公允價值便成為了盈余管理,調節利潤的主要手段以及工具。而從公允價值的意義來講,是為了對于客觀的使用價值的尋求,但在實際操作中,其客觀的使用價值還是要取決于人的主觀判斷。與此同時,交易方和評價的主體主觀判斷對于公允價值的定義和應用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一般都采用估價技術法、類似的項目法和市場價格法。估價技術法的使用一般是在當一項資產或負債的市場信息沒有或不全時所采用的,對于該計量項目的公允價值進行估計。類似項目法是計量項目的市場價格不易找到時,通過對類似項目市場價格的參考,來確定計量項目的公允價值的方法。市場價格法是在一般情況下,即除上述兩種特殊情況下對資產或負債進行計量的方法。在計量時市場價格法自然是首選,因為公開的市場價格是最公正和準確的。為了保障“公允”的使用,對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是建立起統一競爭交易的市場的前提。從目前我國的市場環境來說,急需要完善證券交易的市場、產權交易的市場,建立起有充分競爭的生產資料交易市場,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場。
在現在的發展趨勢中可以看出:最能反映出形成市場價格的因素將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基于此,目前評估公允價值的方法中使用比較廣泛的是現值法。當市價無法獲取的時候,資產的公允價值就只能依靠現值技術進行計算。為了使公允價值計量的可操作性有所提高,既要提高其實務操作的便捷性,又要提高其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因此,提高會計計量的可操作性,就需要研究市場的體制、市場的資產和負債的估價系統,在會計準則中給予明確有利于具體實務操作規范的要求,不斷給會計人員進行知識更新和提高會計信息化的水平,從而做到公允價值計量的全面推廣和應用。操作指南制定的消息程度,決定了在市場信息不夠充分的前提下,公允價值提供的信息的可參考性的大小,以及指導作用的實用性大小。同時要建立信息共享的平臺、公開市場信息、實現資源的共享、使得各種企業資產或負債的市場價格能夠容易取得。
對于對會計人員素質的全面提高,主要是為了使其能夠接受公允價值的概念。會計人員對會計理論與操作實務的掌握,以及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下得以實施的基本條件。公允價值在實務操作過程中非常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力。因此對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的增強,樹立正確思維的觀念,是確保會計計量核算的可靠性的基礎。要想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要強化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要提高人員實際操作的能力,要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會計人員,使得會計人員對新準則中的公允價值有著正確的理解,有利于公允價值在操作層面上的推廣。
綜上所述,公允價值雖然在我國的運用受到很多的阻礙,但是我們必須正視公允價值的優越性,因為引入我國而且得到廣泛運用已經成為現實。所以,我們應該總結前期經驗,加大對公允價值研究的力度,并且促進研究成果在我國會計準則下的運用。
[1]李傳玉,趙欣艷.談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J].市場周刊,2006(03).
[2]王樂錦.我國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意義與特征[J].會計研究,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