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輝
(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9)
所謂再擔保,是指為擔保機構設立的擔保。一個再擔保行為涉及三個主體、兩個契約。一個契約是再擔保人與債權人(一般是商業銀行)約定,當擔保機構不能履行保證合同約定的代償責任時,由再擔保人按照銀擔合作協議的約定履行最終代償責任;另一個契約是再擔保人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簽訂再擔保合同,為其開展的中小企業擔保業務分擔一定比例的擔保風險,增強擔保機構的擔保能力。通過再擔保,增信——分險作用發揮,體現再擔保的政策性導向,規范引導擔保行業和擔保市場健康發展。再擔保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種制度設計,是用再擔保這一新興金融工具來完善擔保體系和防范金融風險的探索創新,可以部分轉移擔保機構承擔的風險,國際經驗證明再擔保體系的形成可以直接有效地幫助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分擔風險。
目前,我國已經把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視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國擔保體系存在擔保機構規模較小、資金放大倍數低、潛在風險大等問題。因此,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制度(以下簡稱“再擔保”),為擔保機構分散風險和增加信用度,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進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2008年以來,北京、廣東、江蘇各地相繼成立省級再擔保機構,強力推進再擔保體系建設。在服務科技創新、推進轉型升級中,再擔保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杠桿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資產規模小、固定資產少、信用等級低及融資能力差的現象,在當前貨幣信貸政策收緊的形勢下,融資難矛盾尤為突出。一是利用再擔保增信功能,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由各級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門牽線搭橋,匯集信息,篩選項目,協調各方,大力發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短期融資券、集合票據、集合債券等直接融資工具,并充分利用再擔保機構信用優勢和專營經驗,為科技企業抱團進入債券市場融資提供增信服務,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二是利用再擔保平臺,引入低成本政策引導資金。通過再擔保機構,加強與國家開發銀行、國家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合作,引進大批量政策性信貸資金,分散投放目標科技型企業,滿足企業及時取得足額的利率偏低的信貸資金;三是利用再擔保體系,支持微小金融的功能擴張。依托各地日益完善的再擔保體系,加快發展壯大科技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創業投資等小微金融服務,加強銀、貸、擔在融資擔保、資金拆借、投資服務等方面的優勢互補,以市場化機制合作共贏,高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尤其是孵化器階段微小企業發展。
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政府持續注資再擔保機構提高其擔保能力。因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面廣量大,發展資金需求日益增長,再擔保機構的信用規模不能適應科技型企業資金需求的增長。有必要以財政的持續注資帶動社會資本的不斷投入,也可按公司實收新增社會資本金的固定配比注資,不斷增強再擔保機構的資本實力,滿足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需求;二是以財政鼓勵扶持政策增強再擔保體系抗風險能力。科技型企業,尤其是初創期的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財務狀況差、抵質押不足、前景難以確定等問題,為這類企業提供擔保存在較大風險。除規范業務管理、提高盈利水平外,還需對再擔保體系加大財政補貼,提供風險補償,以此作為政府對擔保行業的鼓勵性措施,激勵其更好發揮科技融資杠桿效應;三是建立統籌順暢的科技直融信息協調機制。由于直接融資工具分屬證監會、發改委、交易商協會等不同部門主管,信息來源分散,審批流程復雜,不少企業因找不到直接融資的增信機構和專業指導,或耽誤了時間,或加大了融資成本。建議對科技型企業的直接融資,在省級層面最好能歸口政府指定部門統一協調,保持渠道暢通。
進一步創新融資擔保方式和渠道,積極探索并推動財政資金、社會資本成立以科技企業為服務對象的科技型擔保機構,再通過再擔保的增信——分險功能發揮,提高科技型擔保機構的輻射能力。通過政策引導,對科技擔保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擔保機構,由再擔保給予風險分擔比例、降低再擔保費率等方面的優惠。同時,加強擔保、再擔保合作,探索擔保費換期權、擔保費換股權等創新業務。
需要解決的問題:促進擔保行業加快科技型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為加快推進擔保公司向科技型擔保轉型,建議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擔保機構轉型規范和認定標準,明確有別于一般擔保機構的科技擔保的激勵政策,按業績兌現,充分調動擔保再擔保機構轉型升級的群體積極性。
目前,以政府出資為主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母基金),再以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資科技創業企業的創投引導模式已成為政府推動科技創新的主要手段。從實踐運作效果來看,用引導基金參股設立創業投資企業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增加了科技創業資本總量,但也存在母基金自身規模局限性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十部委2005年聯合發布的《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家與地方政府可以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參股和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扶持創業投資企業的設立與發展”。《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范設立與運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引導基金“根據信貸征信機構提供的信用報告,對歷史信用記錄良好的創業投資企業,可采取提供融資擔保方式,支持其通過債權融資增強投資能力”。可見,采用融資擔保模式發展創業投資,在政策上也是可行的。建議探索創新采用融資擔保方式,引入銀行階段性貸款增強創投企業投資實力。即根據信貸征信機構提供的信用報告,對歷史信用記錄良好的創業投資企業,通過再擔保體系提供融資擔保,解決創投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融資擔保模式不涉及國有出資和國有資本退出問題,操作起來簡單易行。
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多渠道突破創業投資企業的融資瓶頸。根據目前信貸政策,銀行信貸資金不得進行股權投資。但應當允許銀行參照“科技銀行”的模式發放周期長一些的股權投資企業貸款,通過信用評級和銀行評估審核并授信準入的創投企業,由擔保機構提供信用保證,并以企業投資股權作質押,實現創投企業取得銀行信貸資金的突破。為平衡創投企業貸款和投資的周期差異,銀行可提供多功能服務,通過省再擔保公司增進信用,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中期票據,通過債務融資工具的配套,銜接創投企業的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二是研究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運作模式。在創投引導基金保持原有運作模式基礎上,擴展投資方向,入股擔保再擔保機構,指明用途,與入股創投企業形成合力,擴大擔保和再擔保機構資本金,提升融資擔保放大倍數,撬動銀行融資參與做大創投企業的總投資規模,更好的發揮創投引導基金支持科技創新的乘數效應。
再擔保是一種特殊的擔保形式,有其特有的設立條件和實踐意義。擔保人不能獨立承擔擔保責任時,再擔保人將按合同約定比例向債權人繼續剩余的清償,以保障債權的實現。雙方按約承擔相應責任,享有相應權利。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制度,初始路徑的選擇對制度的演化起著關鍵作用。中小企業的再擔保為擔保機構提供增信—分險服務,引領擔保行業放大融資功能,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投入。在服務科技創新、推進轉型升級中,再擔保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杠桿作用。
[1]梅強,譚中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理論、模式及政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2]中國再擔保制度課題研究組.中國再擔保制度研究[J]. 經濟研究參考,2003(82).
[3]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4]陳乃醒,傅賢治.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5]劉新來.信用擔保理論與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