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蓮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67)
招商引資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農業招商引資是實現農業快速及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談到了農業現代化發展包括現代科技、現代裝備、現代管理及現代農民等諸多方面的發展。《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把農業招商引資與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相結合,積極引導“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互動發展,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促進我市農業產業盡快融入國內外產業發展軌道。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可以推動重慶市農業現代化發展。渝農發〔2008〕294號文件《重慶市農業局關于切實做好促進農業招商引資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做好農業重大招商引資工作,帶動農業的快速發展。因此,研究重慶農業招商引資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是很有意義的。
農業產業招商引資是指行政區域外引進投入農業開發的資金。近幾年來,重慶市通過農業招商引資工作的牽引作用,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主導產業優勢進一步顯現,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層次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品牌化、優質化力度進一步加大,且開始呈現出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重慶市堅持外資內資一起為重慶農業招商引資注入新的活力。2012年,庫區簽約經濟合作項目165個,直接利用內資1351億元、外資22.3億美元,庫區產業發展基金項目建成投產815個。重慶將以特色園區為平臺,著力構建“135+X”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行集中項目、打捆資金、重點突破,大力培育食品加工產業、糧油加工、乳品加工、肉類加工、果蔬加工、釀造調味品及新型調味品、中藥材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等重點行業,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現代農業示范區,以便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隨著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落戶重慶,全新的經營理念帶動了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重慶有黔江區珍珠蘭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等300多家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2013年,重慶市重大招商項目中的農業產業項目有8個,總投資為74億元;柑橘深加工項目、黃連健康飲料生產項目、綦江農業產業化項目和優質牛肉深加工項目的投資額都超過10億元。
農業招商引資不僅招來了重大項目,還引來農業資金,利用地區資源優勢,還帶動農戶隨企業共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為重慶農業形成了無形資產,打造了市級或者國家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如重慶忠縣打造成中國柑橘城,并把忠縣柑橘推向國際市場發展。
近幾年,招商引資的工作逐漸走向農業的發展。農業招商引資,不僅給農村帶來了重大項目,也給農民了帶來了就業的機會,重慶市鄉村從業人口為1369.98萬人,增長了0.68%,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為6480元,增加了22.8%。
近幾年來,重慶農業招商引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重慶農業招商引資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些部門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沒有發揮自身優勢,造成農業招商引資的質量不高,成效并不明顯。洽談項目很多,實際落戶項目少;談成的小項目多,大項目少;初級加工項目多,高級研發項目少。這些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一些干部的思想不在狀態,缺乏應有的責任感。
不論種植業還是養殖業,發展規模小,產業層次低、商品率不高。如綦江縣的萬畝優質辣椒深加工的項目投資1.2億元,雖然辣椒產業現有一定的種植面積,但缺乏大量的規模生產基地,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影響了招商引資工作發展。
有些項目的申報前期工作不充分,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概算表等基礎資料不全,編制項目文本的技術標準達不到要求等等。有些單位捕捉不到招商項目最新信息,以致流失招商引資的機會,同時在重大項目建設上也缺乏高級人才,直接導致招商工作事倍功半。
提高部門對招商引資工作的認識,加大對農業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和扶持力度,加強招商工作管理,建設農業項目信息平臺和招商引資工作服務隊伍,并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植物資源豐富,生長6000多種各類植物,森林覆蓋率39%。重慶藥用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地之一,大面積山區生長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藥材有2000余種,主要有黃連、白術、金銀花、黨參、貝母、天麻、厚樸、黃桕、杜仲、元胡以及當歸等。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連產量居全國第一,是著名的“黃連之鄉”、黔江區被譽為“烤煙之鄉”、涪陵是全國著名的“榨菜之鄉”。這些資源的優勢進一步為重慶農業招商引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完善發展農業新思路,堅持市場主導,因地制宜把資源優勢變成市場優勢,著力培育農業經濟新的亮點,以增加招商引資的吸引力,特別是引進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以提高農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