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叢久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21)
企業改革的迅速深入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得以建立健全的重要力量,而要想促使這股力量能夠得以健康、穩定的發展,并且逐漸成為一種良好的發展趨勢,那么還需要重視其配套建設的發展。而財務主管委派制便是很好的一種管理方法。借鑒相關企業所實施的財務總監委派制,對企業的分公司和子公司推行財務主管委派制,不僅有助于母公司全方位的管理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經濟活動,還有助于防止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經營管理者追求個人利益而犧牲母公司利益行為的發生,而且有助于內部會計監督的加強。由此可見,研究財務主管委派制與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對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當前企業對其下屬公司的財務負責人或者會計人員并非將有效的管理真正的予以實行,會計人員的福利、工資以及人事等等,均是由其所屬企業所掌控的,進而使得會計人員在會計監督職能的履行中,其職責權限受到了不利的影響。
正是因為下屬企業的會計人員地位和利益,企業會計核算中的章程規定,下屬單位無法較好的貫徹,這使得會計報表與會計核算無法真實的將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及財務狀況反映出來。
下屬公司隨意開設銀行賬戶,資金大量的閑置或者分散,對企業的統籌調配是極為不利的,對資金使用效益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由于以上諸多方面的原因,如何使用及管理好企業內部的會計人員,促使會計人員為企業管理經營更好的服務,并且將會計監督作用有效的發揮出來,已經逐漸的成為了企業有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我國現行的《會計法》非常重視及強調會計監督。不僅規定要求各個單位應當構建完善的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而且還強調實施外部監督檢查對本單位的會計資料,進而將內外部互相配合且完整的會計監督系統建立起來?!稌嫹ā返囊婪▓绦?,需要大力的鼓勵企業對財務主管委派制加以推行及落實。
首先,企業委派財務主管向分公司和子公司,主要是針對當前企業的改革情況,避免會計信息失真以及資產流失,保證最大化的企業整體效益,實行強而有力的會計監督制度。推行財務主管委派制的目的是從會計專業的角度,來控制與監督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經營管理者行為。就當前的具體情況而言,財務主管對于資產流失的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改善、企業內部約束機制的完善、資產增值保值的保證等,均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其次,實質上財務主管委派制對分公司及子公司是外部的一種會計監督制度?!稌嫹ā访鞔_的規定,企業的會計人員具備著雙重職能作用,也就是會計監督職能與會計核算職能。但是,在許多的企業當中,卻沒有真正的充分的發揮出會計人員的會計監督職能,其原因就在于財務主管決定著會計人員發揮監督職能的質量水平。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經營管理者領導著財務主管,因而此時的會計監督便屬于一種內部監督。而分公司及子公司的財務主管如果是由母公司予以委派便有著較大的不同,經委派財務主管進入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監事會亦或是理事會,屬于外部的人員,有效的防止了會計監督中的尷尬局面。所以,財務主管委派制使得企業加強了對分公司、子公司的外部監督。
再次,財務主管委派制監督的是整個會計過程,不但有助于會計監督效果的提高,有助于實時控制會計監督效果,而且還能夠發揮出更大的約束及監督經營管理者的作用。
《會計法》指出,單位負責人要負責本單位會計資料及會計工作的完整性、真實性。《公司法》規定,經理要負責董事會,同時還在職權行使中指出,經理有權力提請解聘或者聘任財務負責人、公司副經理。由此可知,要求單位負責人要切實的對法律負責,而其他人員則對總會計師、財務負責人、單位負責人對單位負責人負責;會計人員、總會計師和財務負責人由單位負責人任用,均為企業內部人員;在單位負責人的統一領導下,會計人員以財務信息提供的形式參與且服務企業經營管理,其在經濟與組織方面依賴于經營管理者。所以,會計人員并非具有監督經營管理者的職能作用。
監督主體為會計人員的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具體是監督內部經辦人員的行為。即便是《會計法》中明確規定,企業的會計人員有權力糾正或拒絕不合法及不真實的原始憑證;有權力根據職權或者拒絕辦理違反制度、法律的經濟事項;有權力根據國家的會計制度對會計事務加以獨立處置。這便為會計人員對會計責任的履行提供了法律保護,并且有利于約束經營管理者。然而,政治地位卻是由經濟地位所決定的,如果是由內部會計人員來對經營管理者進行監督,則并非具備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這會導致會計監督陷入尷尬局面。由企業委派財務主管,這樣財務主管便屬于外部人員,直接由企業領導,由企業來決定財務主管的工資福利待遇,并且由企業負責評價與考核財務主管的業績,與經營管理者之間并非有被領導和領導的關系存在,具備著較強的獨立性。所以,財務主管不會處在受脅迫的地位,不存在與經理人“合謀”的動機且不受經理人控制。
財務主管委派制的實行,使得新的代理委托關系產生,并且還導致了“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的出現。企業不可以簡單的假設財務主管是真正的利他主義者,能夠及時的反饋及掌握信息。其關鍵就是要像其他代理委托問題的解決一樣,也設計出約束激勵的一套完整機制。對于財務主管的報酬而言,應當實施固定工資加獎金的模式,而不應當采取與分公司、子公司經營管理成果掛鉤的模式,由企業來承擔財務主管的福利待遇和勞動報酬等。在制度章程中,應當明確的指出,不允許財務主管收受任何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經濟利益,還要承擔相應的失職責任。除此之外,要將財務主管誠信信息庫建立起來,以此提高財務主管的競爭意識和聲譽,并且有利于避免“道德風險”、“逆向選擇”風險的發生。
財務主管不僅代表的是企業派駐分公司、子公司,實行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的會計監督,那么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否因此而會受到影響呢?詳細的來講,財務主管所具備的職能不應當對企業經營管理者正常的實行自主權帶來阻礙。所以,應當將財務主管的職能合理的加以界定,將企業經營管理者與財務主管二者間的合作關系正確的處理。財務主管的主要職責為:及時制止、糾正可能導致資產損失以及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活動,必要時要報告給委派機構;督促企業對相關財經法規、國家方針政策的執行;領導會計人員對職權依法加以行使;審核財務報告的完整性、真實性;承擔企業構建完善的會計管理監督制度和內部財務制度的責任;參與重大的經營方案、預算、計劃,并且監督相應的執行情況;向委派機構定期報告財務狀況和資產運作情況。所以,加強對分公司和子公司經營管理的監督是財務主管委派制的一大核心內容,并且避免違規操作,弄虛作假,不會引發新矛盾,也并非會干預企業的經營。
總而言之,財務主管委派制對企業的發展乃至生存均是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會計信息和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還影響著企業投資決策是否正確。所以,企業應當真正的推行財務主管委派制,通過財務主管委派制的實施,來強化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并且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及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進而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
[1]李曉青.論企業集團的財務主管委派制的利與弊[J].中國經貿,2008(15).
[2]劉培.淺析集團公司財務主管委派制度[J].交通財會,2009(06).
[3]劉宇紅.完善會計主管委派制的對策建議[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11).
[4]李葉.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總監委派制的推行與完善[J].現代企業,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