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軍偉 孫 翌
(1.中國人民銀行,北京100000;2.中國人民銀行西雙版納州中心支行,云南西雙版納666100)
按照《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中“支持設立在前海的銀行機構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的重要指示。深圳中支黨委深刻領會《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的指導意見》(銀發〔2011〕255 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精神,發揮央行帶頭、帶領作用,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學習文件內容,進一步明確工作要求,并通過對全市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培訓和政策宣講等方式積極推動業務發展。近期,通過對轄內銀行的執行情況調查,就深圳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工作性建議,談幾點粗淺看法。
截至2013 年4 月末,深圳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10 筆,合同金額79.11 億元人民幣,放款金額78.04 億元,貸款余額51.96 億元。共4 家銀行發生該項業務。境外項目所在地均為香港地區,貸款資金用途包括境外并購、經營租賃、原材料采購等。深圳金融業不斷加強與香港同業合作,促進了人民幣跨境使用和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設。
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項目合作取得跨越式發展,境內機構“走出去”步伐加快。商務部數據顯示,2002~2011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保持了十年連續增長。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已連續8 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新簽合同額連續11 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融資瓶頸是境內機構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允許境內商業銀行直接為境內機構在“走出去”過程中開展的各類境外投資和其他合作項目提供人民幣貸款,可有效滿足其資金需求。
當前,各類境外投資和其他合作項目在境外仍主要以美元、歐元等進行計價結算,境內機構需要承擔匯率風險和支付匯兌成本。“走出去”境內機構若能直接獲得境內銀行的人民幣貸款,有利于規避匯率風險和節約匯兌成本,將會在其貿易和投資活動中優先選擇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增加人民幣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頻率和使用范圍。
當前境外市場的人民幣存量有限,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規模增長停滯不前。目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進出口雙方向結算量逐漸趨于平衡,試點初期通過貿易項下向境外大量輸出人民幣的情況已不復存在,而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可成為資本項下向境外輸出人民幣的一個重要手段,主動拓寬人民幣在境外的供給渠道。
根據《指導意見》,境內銀行對境外提供的人民幣貸款利率應當符合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個別政治意義、經濟意義重大的項目,可適當靈活,但銀行必須事先請示人民銀行,經批準后方可實施。對具體應執行怎樣的利率標準并沒有具體說明。就目前國際和國內貸款利率來看,境內人民幣貸款利率不僅與離岸市場人民幣貸款利率存在較大利差,更遠高于境外外幣貸款利率。以一年期貸款利率為例,當前國內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6%,香港市場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約為4.5%,境外一年期美元貸款利率約為3.8%左右。目前境內的資金成本明顯高于境外,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約為3%,在這樣的利率水平之下,境內銀行很難報出有競爭力的貸款利率。據調查顯示,相對于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企業目前更偏好于內保外貸業務,即由境內商業銀行提供人民幣融資性對外擔保,企業在境外銀行獲得外幣貸款。
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資金雖明確規定不得用作對境內提供貸款,但其仍然計入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調控管理。在當前境內市場資金需求旺盛,信貸增長受限的背景下,境內銀行更愿意將有限的資金投放給收益率高、管理成本低、違約風險小的境內項目貸款。
境內銀行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要求境內銀行對境外項目所在地的政治環境、制度差異、金融監管政策、法律適用等有深入了解,對銀行的風險管控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戰。目前境內銀行對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相關風險評估和貸后管理尚處于摸索階段,對其一般持高度審慎態度,境外項目貸款業務在短期內難有較快發展。
境外項目對人民幣貸款資金需求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境外項目所在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當前境外人民幣的使用領域主要還是集中在香港、臺灣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而對于其他地區的境外項目,由于當地對人民幣的接受度不高,很難實現項目以人民幣投資或結算,進而影響境外項目對人民幣貸款的需求。
結合當前“前海”嘗試跨境人民幣貸款的使用,以點帶面,探索經驗,推動“前海”跨境人民幣雙向貸款,打開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缺乏出路的“死結”,從而增加在岸和離岸人民幣資金流動渠道,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為此,當前急需培育或組建一支“深港通”的金融管理隊伍,建議總行加強與香港監管局的協調,選派人員到香港進行全面培訓,掌握“深港”金融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差異,培養一批“深港通”的跨境人才。
去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國函〔2012〕58 號),“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實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打造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以及支持設立在前海的銀行機構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現階段在前海開展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整體風險可控。從市場需求看,境外項目貸款規模小,對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影響較小;為提高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的市場競爭力,可嘗試在前海開展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允許設立在前海的銀行機構根據其籌資成本和貸款風險等情況,參考國際市場主要貨幣的貸款利率水平自主定價利率水平,不受人民幣貸款利率下浮幅度0.7 倍限制,實現與香港市場人民幣利率水平統一,促進境外項目貸款業務發展。
建議將境外項目貸款與境內貸款區分開來,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對境外項目貸款不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調控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銀行對此項的業務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業務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可鼓勵境內銀行放眼海外市場,提高業務經營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此外,還可以讓境內銀行能夠合理釋放剩余的流動性,提高資金盈利能力。
針對深圳“前海”的特殊性,應盡快研究出臺“前海”特區的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指導意見,強調前海與香港市場的先天區位優勢,進一步明確相關操作細則,突顯前海金融創新先行先試的實驗區優勢。
人民幣國際化任重而道遠,甚至還需要一代或兩代人不遺余力的奮斗。首先,選擇在華人區內部“港澳臺”進行推廣,到目前市場的接納,逐步到深圳“前海”模式的運行,再“先內后外”地發展到其他國家,非常贊成總行的發展思路和布局。結合邊境基層行工作的經驗,建議總行分析深圳前海當前人民幣雙向發展模式的同時,適當調整戰略布局,將“先內后外”和“由近及遠”同步推進。在“先內后外”的同時,“由近而遠”優先培育比鄰東南亞國家市場,如老撾、泰國、越南等國家。多年以來,與此類國家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發展,使大量人民幣沉淀在境外鄰國。隨著雙方貿易、投資及合作的不斷拓展,該市場對人民幣接納程度不斷提高,一定程度為人民幣雙向貸款或其他金融產品創新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加之近年境內銀行在東南亞已擁有具有一定實力的海外分支機構,周邊國家人民幣業務合作、實現雙邊共贏利好的愿望增強。建議可適當在云南邊境口岸,再復制幾個“前海”特區,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