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云南分公司
(中國銀聯云南分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自2011年啟動“一創兩建”工作以來,全省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的領導下,大力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深入落實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和農村支付環境建設,全省金融服務“三農”水平邁上了新臺階。其中,銀行卡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推出,便是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完善農村支付環境建設的具體體現。
為了解決云南省偏遠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缺失的問題,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組織轄內相關金融機構,在多次深入農村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推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惠農支付服務,即在農村便民商戶安裝POS機,農民可通過刷卡在便民商戶領取惠農補貼,進行銀行卡取款、消費、查詢、轉賬、匯款、繳費等功能,達到了將銀行營業網點、金融服務延伸至鄉鎮的目的,切實有效地改善了農村金融支付環境,讓農民享受到了金融創新的便捷服務,得到了廣大農民的由衷歡迎。
截至2012年末,惠農支付服務業務覆蓋了全省16個州市的129個縣,覆蓋率達100%,受理點達到10463個,惠及了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2012年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實現交易筆數196萬筆,交易金額7.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倍和11倍,業務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惠農支付服務點初具規模,逐步建立起一個優質、高效的惠農商圈。
以上業務的快速發展,匯集了各參與方的智慧、汗水以及扎扎實實的工作措施。
一是通過實地調研、方案和規則制定、業務試點,一步一個腳印促生了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在人民銀行的組織領導下,經過多次實地調研,了解了農民的實際需求、存在的各種困難,經過多層次討論研究,形成了業務運作模式和推廣方案,并通過在寧蒗鄉兩個鄉成功試點,促成了惠農支付業務在云南農村地區的落地生根,并在不斷的推廣中開花結果,成為了全省金融服務“三農”的一大亮點。
二是從每個業務點的單獨培訓推廣到規模化發展,提升業務推廣效率。在業務推廣初期,昆明中支支付處、收單機構、銀聯等單位的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在當地政府、公安機關的積極配合下,都親臨業務推廣點現場,開展業務宣傳和商戶操作培訓,普及銀行卡知識和其他金融常識,為業務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摸索、總結,逐步將單點推廣模式過渡到集中推廣模式,即將業務點人員集中到鄉、縣進行集中培訓,選點集中舉行業務啟動儀式,集中開展業務宣傳,擴大宣傳的規模和效果,提升了業務推廣的速度。僅2012年,就通過集中推廣的方式發展了9000多個業務點,開展服務點商戶培訓共計79場,培訓人員約8000人次,大大提高了業務推廣的效率。
三是大力拓展二級地市銀行卡受理市場,助力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發展。銀聯與農行、農信深度合作,開展農村受理市場拓展競賽,同時結合全省銀行卡聯合宣傳活動,加大二級州市受理市場發展扶持力度。各州市人行對當地收單機構開展惠農支付拓展考核,從上到下,引導各參與方加大人力、物力在二級地市市場拓展及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投入,通過二級地市、農村受理市場的拓展,改善銀行卡的用卡環境,加大普及應用程度,助推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快速發展。
四是多方配合、多層宣傳,提升業務宣傳效果。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推廣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全省各地方電視臺、報紙、網站對惠農支付服務業務進行大規模宣傳。例如在每個縣市的宣傳推廣中,當地縣政府積極支持,向地方主流媒體發文,要求媒體進行大規模的義務宣傳,要求鄉鎮領導帶頭參加宣傳推廣活動,并組織村民參加。在人行昆明中支的組織下,各收單機構、銀聯的相關人員深入鄉、鎮、村的集市,開展宣傳,并邀請村民進行刷卡體驗,同時組織媒體宣傳,有效擴大了宣傳面。
五是創新業務推廣途徑。經過不斷總結、思考前期推廣宣傳工作,業務推廣工作人員看到了農村孩子易于接受新事物、購買需求旺盛的狀況后,大膽地提出通過孩子推廣銀行卡業務的思路。2010年11月、12月,在版納、臨滄等地的業務推廣中,嘗試了與當地鄉鎮學校合作,組織學生學習了解銀行卡知識、宣傳“惠農支付服務業務”、教他們使用銀行卡,同時通過他們向他們的家人宣傳銀行卡業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是提升服務點的榮譽感、降低業務風險。為新增入網的每一戶商戶制作銅牌、業務公示牌,并由地方政府、人行為商戶授牌,提高商戶的榮譽感。針對農村群眾缺乏金融知識的問題,為每一個商戶配發了金融知識的宣傳欄、宣傳布標,折頁、海報,方便農村百姓免費索取宣傳材料。并通過公安為業務保駕護航、降低商戶經營風險。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提升了服務點的榮譽感,降低了業務風險,保障了業務的有序運作。
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推廣,切實貫徹落實了“一創兩建”的工作要求,是“金融服務三農”的生動體現,有力地推動了我省農村金融環境建設,提升了全省農村金融服務的水平。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的要求,繼續做好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推廣和平臺支持工作,為我省金融服務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