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農村信用聯社
(昆明市農村信用聯社,云南 昆明 650000)
根據省政府金融服務“三農”“一創兩建”工作會議的精神,按照人行昆明中支“一創兩建”的總體要求,在省、市各級政府的領導下,人民銀行、銀聯云南分公司、省農信社的支持配合下,我社立足地方實際,不斷完善轄區農村支付體系建設,切實改善農村地區支付服務環境,提升金融服務“三農”質量,力推惠農支付服務點的建設,給當地農民群眾提供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支付服務,讓金融機構缺失或金融服務不完善地區的農民群眾真正不折不扣地享受到黨的惠民政策,滿足農民群眾最基本的金融支付服務需求,促進了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在接到人民銀行的文件通知后,昆明市聯社領導高度重視,迅速安排、周密部署,把惠農支付服務點的全面建設列為了本年的一項重點督辦工作,要求各縣區聯社認真組織學習惠農支付相關文件及要求,發展信譽好、有穩定現金流的商戶作為惠農支付服務點,積極收集相關資料,并做好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惠農支付服務快捷性和方便性等特點和功能,使農民朋友更深入地了解惠農支付,正確認識和使用惠農支付服務業務,力求做到家喻戶曉,為確保惠農支付服務業務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全市農村信用社基層同志走村訪鄉、積極調研,成功選取符合條件的860戶商戶作為第一批開通惠農支付業務的便民服務點。
惠農POS拓展的整個過程中,相關業務人員認真做好每項工作,從實地考察選取商戶、收集材料報送各縣區人行審批、POS機具的入網安裝與后期的管理維護工作都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確保業務推進有條不紊。始終秉承高質量服務“三農”的宗旨,認真抓好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宣傳培訓和技術支持工作中著重加強了對當地群眾惠農支付業務的宣傳和講解,并做好惠農支付點的技術支持和配套政策的培訓,確保了后期工作的萬無一失。自2011年11月開展工作以來,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收集商戶資料千余份,在通過當地政府、人民銀行審批后,加班加點錄入基礎資料、裝機、培訓商戶,確保了工作進展和市場占有率,鞏固了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截至2012年12月末,我社共有惠農支付服務點1685個,占全市惠農支付點的92.49%。其中晉寧縣惠農商戶拓展數位居全省第一,行政村平均覆蓋率達90%,五華區、晉寧縣、嵩明縣、祿勸縣、尋甸縣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2012年1~12月累計辦理消費、取款、查詢、繳費、轉賬等業務共計22.93萬筆,交易金額達5807萬元,使用“惠農POS”進行轉賬、繳費和取現及消費,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群眾,讓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
前期在當地政府、公安部門的共同參與下,選擇部分鄉村惠農點開展揭牌啟動儀式,在做好惠農支付服務工作的同時,從使用對象的實際出發,注重和加大宣傳,為惠農支付工具的有效使用創造良好環境。2012年6月至8月組織全市所轄各縣區聯社共同開展《“出門不出村,有卡更方便——農信金碧卡讓您生活更輕松”—2012年惠農商戶營銷宣傳活動》,本次宣傳活動,得到省聯社銀行卡中心的大力支持,以及各縣區聯社的全力配合,取得了圓滿成功,金碧卡和惠農支付業務得到了廣泛宣傳,率先成為云南省金融機構第一家舉辦獨具地方特色的惠農支付宣傳營銷活動的金融機構。通過宣傳活動,讓更多農戶了解并切身體驗了惠農POS安全、經濟、便捷的支付特點,同時,以此營銷活動為契機,還對電子銀行業務進行了介紹、普及相關金融知識,進一步提升了農信品牌影響力,惠農支付業務得到較快發展。本次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正值昆明惠農支付業務推廣期,廣大農戶對此項業務還不是很知曉,按照人行昆明中心支行的要求,做到“人人都有銀行卡,村村都設惠農點,處處都可做結算”,以新穎的鄉鎮街天路演活動形式為載體,緊密將“惠農支付業務、電子銀行安全、金融知識宣講”等項目結合進行全方位宣傳,農信社的服務宗旨“誠信服務,合作共贏”在這次熱情洋溢的活動中,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
考慮到宣傳的實際效果和效應輻射,宣傳活動結合許多新的元素和工作亮點,通過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花燈、小品、歌舞等現場演出形式,中間穿插相關惠農支付POS、銀行卡、金融知識問答,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一體,將營銷活動一次次推向高潮。向廣大農村群眾全面介紹惠農支付服務、農信電子銀行、金碧卡等業務情況。由于前期調研充分,選擇的路演時間適合,當地民眾參與度極高,氛圍熱烈而積極,整體活動的開展對惠農POS機進村鎮進行了非常好的宣傳,也大幅提升了農信金碧卡的交易量,活動成效非常顯著。活動期間共發生有效交易4.8萬筆(包括消費、取款、轉賬、繳費),交易金額1400余萬元。為增強活動吸引力與感染力,本次活動還設置了豐厚、實用的小禮品,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及實惠的小禮品發放,吸引了眾多村民積極參與,來自村鎮惠農POS商戶現場登臺生動地解說惠農POS的各種功能及使用方法,使得在場的老百姓從一開始的一知半解變成后來的拍手稱贊。活動有效延伸了惠農支付服務工作的內涵,提升了廣大市民及村民對惠農支付業務的關注度,對培養農村地區持卡人的用卡意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實現銀行卡使用從城鄉居民向鄉村農民的推進,影響面較廣,意義深遠,深得廣大群眾的稱贊。通過深入鄉鎮、行政村分發宣傳折頁、實地操作演示等形式,積極向鄉村群眾宣傳國家的“三農”政策以及惠農支付業務特點,將惠農、扶農政策、電子網銀以及安全用卡基本知識送下鄉鎮,同時增強惠農服務點的公信度,為促進“惠農支付業務”發展創造良好的宣傳環境。
一是市聯社統一部署、嚴格要求。市聯社多次召開相關工作會議、多次下文安排各級聯社(合行)大力拓展惠農支付業務,提出了實現全市行政村惠農支付POS機全覆蓋,有條件的自然村部分覆蓋的目標。二是各級聯社(合行)執行力強,充分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克服交通不便、人手緊張的實際困難,上山下鄉,走村串戶,實地調研,收集資料,保證了工作的順利推進。三是市聯社積極與中國移動昆明分公司、中國電信昆明分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由農信社獨家將這兩家大型通訊運營商的村級服務站納入到惠農商戶中,實現了強強聯手,互利互惠。四是為商戶利益著想,想方設法降低無線POS機具通信費用。為降低無線機具POS通訊費,市聯社引入競爭機制,同電信、移動公司協商,針對惠農支付的無線POS終端的通信費用,由每月20元降為10元,個別縣區甚至降為每月5元。五是做好惠農商戶的回訪工作,收集回訪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六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惠農商戶的宣傳營銷活動,切實做好農村宣傳工作。在結算工具大幅增加的同時,對新型結算工具加大宣傳力度,將宣傳成本投入到農村鄉鎮,加大社會影響力;把宣傳業務的內容編成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花燈、小品等,增加農民群眾興趣,使其了解宣傳業務的內容,加強支付結算業務在農村的開展。今后,我們將不斷加強對惠農服務業務的宣傳,加大在邊遠落后鄉鎮、村寨使用銀行卡的推廣力度,不斷挖掘滿足條件的商戶開通此項業務,切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服務三農。
第一,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惠農業務宣傳。每半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主題宣傳活動。一是制定有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宣傳方案,切實抓好組織實施。二是與地方宣傳主管部門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其他宣傳媒介加強宣傳。三是要在旅游景點、農貿市場、養殖基地等農民密集的場所開展銀行卡、票據等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宣傳推廣活動。能夠達到讓農民記得住、愿意用、用得好,真正使支付服務宣傳走進千家萬戶,深入民心,從而有效提升農村地區對非現金支付方式的認可度。
第二,加強柜面及一對一的宣傳,利用與客戶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加強業務宣傳,讓廣大農戶及經營戶了解掌握現代化支付方式,通過深入宣傳和培訓引導,增強風險意識,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提高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
第三,認真落實賬戶實名制,加強身份核實,嚴把特約商戶準入關,建立健全特約商戶檢查監督制度;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提高農民使用各類非現金支付工具時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安全性能,加強ATM、POS機具等設備的風險管理,保證支付清算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第四,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加強轄區支付結算培訓,加大臨柜人員的培訓力度,堅持培訓資源向農村地區機構和員工傾斜。通過不定期舉辦知識競賽、開展業務技能考試與崗位練兵等形式,真正提高農村地區銀行機構臨柜人員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