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濤,張曉紅
(1.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8;2.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江蘇 南京210003)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獨立學院十幾年來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招生數量和教學規模都有所增長。獨立學院為發展民辦高等教育事業、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但獨立學院的發展也帶來了生源質量下滑的問題。從大學英語教學來看,大部分獨立學院招收三本的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而在獨立學院中的工科專業里,這個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獨立學院工科專業在英語方面的問題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大部分同學英語底子薄、基礎較差。表現在詞匯量少、語法知識不牢固、對句子結構混淆不清。在英語聽說方面,有些省份在高考的時候并不考聽力,導致聽力偏差,而偏遠地區來的同學們普遍存在地方音重,英語口語很差的問題。
2.鑒于上述情況,很多同學在英語學習中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引發了心理上的對英語學習的不自信。久而久之,他們對于英語學習徹底失去了熱情、興趣,直至放棄英語學習。
3.但很多獨立學院仍然將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和取得學位掛鉤,而且在就業市場上,英語是一個很有重量的砝碼。客觀上亟待提高英語水平和主觀上厭學的矛盾導致很多同學處在焦慮和緊張中。
4.很多同學上課積極性不高,不能夠配合老師,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反過來也影響老師的教學。同時,由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即課堂之間沒有必要的銜接,不聽unit1并不影響對于unit10的理解。這就更加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本來是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卻發展成了學生不愿聽老師沒有激情教的惡性循環。
理工科的大學英語教學無疑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僅僅表現為學生要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借以拿到學士學位證書,也不僅表現為有些同學在考研時候依舊要面對的考研英語,更表現為大學英語的學習要為后兩年的專業英語的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而在就業市場上,既懂專業、又有外語交際和應用能力的工科專業的大學生備受青睞。正因為如此,新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綱規定理工科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得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要的信息。
鑒于工科學生學習大學英語的重要性,就必須要想辦法應對獨立學院中工科專業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筆者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心理和情緒上的問題。在獨立學院的工科專業的英語課堂上,同學們普遍存在著上述的焦慮和不自信的情緒。
語言學家Cardner指出焦慮是影響語言成績的最大因素,會分別影響語言課程成績、語言水平、口語和寫作水平、及自我評價。從自我評價看,學生的焦慮會導致學生的自我評價低下,也就是說會造成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的自卑心理。
在獨立學院工科專業的英語課堂上,不難發現總有一部分同學們上課時總是低著頭,生怕老師喊到自己,總是處于緊張狀態。回答問題時聲音也常常面紅耳赤,聲音很小,害怕出錯。這些都是同學們由于基礎差,學習英語困難吃力,又惟恐鬧笑話,唯恐失敗的焦慮情緒的表現。
更嚴重的是,這種狀況持續久了,很多同學會失去學習動機,即失去了學習外語的愿望和推動力,出現了著名語言學家Krashen在論及二語習得時所提到的“情感過濾”。Krashen所說的“情感過濾”是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慮而造成的一種心理上的語言吸收障礙。“情感過濾”阻礙了學習者對語言形成深刻印象從而不能把可理解的語料運用在語言交際中。
那如何緩解直至消除學生的這些負面情緒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有愛心。而獨立學院的學生因為高考的不如意應該得到老師更多的愛與激勵。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失敗的時候,正如國際英語教育名家杰里米·哈默在其專著《如何教英語》中所說的那樣“我們需要的是做激勵者,鼓勵學生,推動他們取得更大的而成就。”[1]P17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想讓他們擺脫焦慮自卑的心理,尊重他們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學生都需要知道我們是尊重他們的,沒有嘲笑或諷刺,也沒有對他們的努力表現出絕望!”[1]P17在愛和尊重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在使用英語時犯錯誤,對于學生的進步,及時地給予獎勵。同時也寬容學生的缺點,以營造和諧寬松的氣氛釋放學生的緊張焦慮。
其次,對于獨立學院的工科專業學生來說,夯實基礎仍然非常重要。獨立學院工科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匱乏,因而在大學里繼續重視英語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感依然不容忽視。Krasen提出的著名的二語習得模式——“監察模式”里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輸入模式”。輸入,即語料的輸入。而且這些語言材料的難度應該稍微高出學習者目前所掌握的語言知識。但輸入的語料必須是學習者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說學習者對于所學的東西,必須是深刻理解,了然于胸的。這對于基礎不好的獨立學院的工科專業學生來說,不啻是個難題。所以,重基礎,提高學生對語料的理解能力是英語教師的一個必要任務。然而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呢?筆者認為,打牢基礎,精講多練仍然必不可少,而鼓勵學生擴大單詞量,鼓勵學生背誦也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從二語習得理論上講,大量的可理解語料的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后,便有了可理解的語言輸出。這樣,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獨立學院工科專業的英語課堂上,有些同學由于基礎較差、缺乏學習興趣和動機出現了“情感過濾”現象,不能有效地學習語言。反過來,“情感過濾”更增加了學生的焦慮和自卑,甚至放棄了英語學習,使其英語水平往往停滯不前或重復犯錯。
杰里米·哈默在論述成功學習語言的三個要素ESA的第一個元素E時,說:“課堂上我們我們或多或少地注意了,但并沒有真正地被‘被吸引’”。但是如果我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學的東西中去,我們會學得更好。”[1]P49又說常常能使學生投入的活動和材料包括:游戲,音樂,討論等,如果在教學實踐中合理安排時間,采用一些語言游戲,把要學習的單詞、短語用動作和猜謎以及其他有趣的游戲形式表現出來,會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且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對此語言學家維特根斯坦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即“語言游戲”,他認為人們是在游戲的過程中習得游戲規則,學會玩游戲的。而學習語言,也應該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習得。
工科學生普遍存在著人文學科知識貧乏的問題。語言是文化的一個方面,是依賴文化現象而存在的。因此,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必須成為外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學習動機方面來說,語言學家Gardner把學習動機分成融合性動機和工具性動機。所謂融合性動機指的是學生被目標語言及與之相關的文化所吸引,希望融入該文化而產生的學習動機。這種學習動機表現為:學習愿望更強烈、時間更持久、效果更好。而工具性動機則是指把語言學習和個人發展過程中某個特定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相比較而言,融合性動機更利于學生學習外語。因此,結合目標語言的文化來學習目標語言,正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融合性動機。文化的的知識性與趣味性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線教師,筆者對此深有體會。在教授大學體驗英語第四冊Unit 2 culture的時候,書中提到莎士比亞的信息。在教授之前,筆者讓學生查閱莎士比亞的有關信息,并且在課堂上介紹了《仲夏夜之夢》、《麥克白》的劇情和片段。這對于幫助同學們了解莎士比亞刻畫人物性格時的特點,認識莎士比亞戲劇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得教學相長,相得益彰。
人類從外界中獲取的信息,絕大部分是通過眼睛接受的。而且,英語電影也是英語文化的一個方面,在看電影的情境中,不僅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而且在輕松的氣氛中,可以不知不覺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融合性動機,讓其對英語文化認知的同時重新拾起對英語的興趣。再以體驗英語第四冊Unit2 Culture為例,在這個以文化的主要內容的單元里,筆者為學生播放了電影《刮痧》(Treatment),影片里所表現出來的中外文化的沖撞,如中國人的“打是親,罵是愛”與美國人對于體罰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憤慨緊張讓所有同學啞然失笑,興趣盎然。而一年中對“刮痧”這一特有的中國文化所做的詳盡而確切的英文解釋,從英語角度對中國文化的詮釋給同學們帶來了全新感受,讓同學們嘆為觀止,深為服膺,引發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
因為各種原因,獨立學院工科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得到了一線教師們的普遍關注。筆者從消除學生英語學習方面的負面心理、加強基礎、合理運用語言游戲和影視、結合文化和網絡課程等方面初步探討了獨立學院工科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期拋磚引玉,得到同行們的指點與幫助,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的英語水平。
[1]杰里米·哈默.如何教英語[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Gardner.R.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M].Oxford:Pergamon,1982.
[5]潘娜.語言游戲說關照下的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8).
[6]姚啟鳳.二語習得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7]http://www.csxyz.com/jxzy3/2010/524345865.html[OL].
[8]http://wenku.baidu.com/view/99b9496925c52cc58bd6bec0.htm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