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旭 劉立坤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保定)
選址是企業進行實際投入運營前的重要一步,作為工業化大生產的代表產業,汽車產業廠址的選擇顯得更加重要。
選址的決策問題通常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利用率、運營成本、稅收政策優惠、銷售渠道以及當地就業問題的解決等多個方面。缺乏考慮的選址會導致企業的運營成本偏高、勞動力缺失、銷售渠道不暢,物流成本高企,在行業中喪失競爭優勢等問題。對于汽車企業更是如此,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點,其購地的成本、人力成本、物流運輸成本都有著極大差異。
1、選址是一項一次性投入巨大的投資決策,一旦出錯,非常難以修正。企業在決定建設新的工廠后需要相當大的資金投入,進行工廠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建立廠房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規模。比如在山區建立廠房,因為為了使得山區的地形地貌達到建立廠房的要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額外的施工費用,所以在山區建立廠址比在平原的基礎建設投資要大很多。如果所選地點有河流湖泊等,還要進行地點的改造才能進行廠房建設,無疑也會增加建設成本。同時受到運輸條件的限制,對應的建設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2、選址一旦錯誤,會對企業的后續經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比如如果廠址選擇了非常偏僻的地區,會造成運輸成本高企,不利于日常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以及產成品的運輸,尤其是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因為產品的特殊性,必須要使用掛車運輸,甚至是雙層板車運輸,如果運輸道路崎嶇,非常容易造成意外。
3、企業選址是企業人才招聘和能否留住人才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汽車產業是一個高度的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行業,如果所選地址不合適,會造成大量人才流失,無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比如選在了非常偏僻的地區或者小城市,有可能會對于頂尖技術人才以及銷售人才沒有任何的吸引力。
汽車產業作為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其涉及到的行業和人員之多,范圍之廣,是少有其他行業能夠相提并論的。我國整個汽車產業基本上能夠占到整個GDP 的2%,各省市都把汽車產業作為本省市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汽車產業如此重要的作用及汽車產業本身的特點,就決定了汽車產業在選址過程中同其他產業企業選址有著不太相同的考慮因素。
1、同汽車產業相關的產業較多,產業鏈較長。汽車產業鏈是以汽車制造企業為龍頭,吸引為之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相關的服務業,管理機構等形成動態聯盟,共同完成產品的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資料表明,汽車業帶動100 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汽車產業鏈上游涉及鋼鐵、機械、橡膠、石化、電子、紡織等行業;中游涉及研發、教育、咨詢培訓業、機構、中介服務機構等;下游涉及保險、金融、銷售、維修、加油站、餐飲、旅館等行業。汽車產業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產品的技術,主要是指產品的工程技術和開發技術;二是零部件的采購;三是汽車制造廠商;四是銷售和服務。可見,汽車產業鏈之長是其他產業無法與之比較的,因此我國多個省份將汽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
2、汽車產業關聯性強。一般而言,一輛汽車主要由動力系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內飾系統和電子系統五大系統組成,總共大約由2 萬多個零部件裝配而成。汽車產業主要以總廠總裝和零部件生產為中心的生產方式的組合形態。各個系統之間是一種緊密的關聯關系,其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都需要能夠盡可能的聯系在一起。
3、汽車產業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汽車制造業涉及到裝備制造、機械加工、控制模擬、化學工業等不同行業,對應的資金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正因為汽車行業是大規模生產行業,所以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這樣其規模經濟效應才能體現出來。進入汽車生產行業的門檻也是非常高的,單單發動機的研發和制造業所需要的資金就需要1 億美金以上,否則無法進行規模生產。
同時,汽車產業也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制造或者組裝一臺完整的汽車,就需要有上千個自主或專利技術,需要非常多的高端設備及技術工人。
4、汽車產業是一個國家的帶動性產業。汽車行業要和上千家零部件供應商發生貿易關系,同時產品、配件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平臺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正是汽車行業具有巨大的產業關聯性和大量的時間投入成本,當汽車行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市場容量、基礎設施和技術水平將達到又一個高度,可以直接刺激工業系統中其他行業的發展,從而可以大量增加國民生產總值。
正因為汽車產業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以及其獨特的特點,所以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其進行廠址選擇的時候主要有以下一些考慮因素:
1、資源因素。資源作為現代企業建廠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就更具有重要的意義。這里所述資源主要是指土地及勞動力資源。
其一,因為汽車制造的特殊性,汽車整車制造廠需要平坦寬闊的土地來建設廠房和布置配套的基礎設施,同時因為整車企業需要吸引下游的零部件供應商選擇在整車廠附近設址建廠,這就又需要有大片的閑置土地或低成本土地供它的零配件供應商使用。而且,這個對于整車廠來說又是直接降低了和供應商的信息溝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可以說,土地資源成為了整車廠進行廠址選擇的最重要資源因素之一。
其二,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尤其是高技術工人的可獲得性又成為了汽車行業的選址和運營效率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因素。從最初始的關注僅僅生產成本,到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加關注高級生產要素——人員對生產及企業的重要作用。對于汽車產業這個高度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來說,能否獲得大量的技術人員儲備正成為企業選址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的考慮因素。
2、交通運輸因素。這里的交通運輸因素指的是汽車制造企業所處的城市或工業園區內外的交通設施狀況,其中包括城市或園區內道路通暢、道路等級、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設施建設情況以及該區域同外部區域的交通便捷性。各種要素能否自由流通,在不同方向上實現無障礙聯系和流通,這樣就有利于汽車制造業與外界保持流暢的溝通,原材料能夠準時交付,產品能夠在生產出來后,及時運輸至下游經銷商處,這些都依賴于發達而安全的交通網絡來完成。所以,交通運輸便捷、通行能力強的地方往往成為汽車行業區位選擇的關注重點,這些交通運輸便捷的地方具有發達的交通物流和通信網絡技術的支持,從而能夠保證原材料與零部件以及產品的聯系和交流。
3、當地經濟因素。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因素往往是這個地區未來發展的保證,因為汽車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所選擇地區的經濟狀況非常落后的話,勢必會造成該地區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經濟落后地區往往不能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或者基礎設施,這也就是為什么現有的汽車企業往往都選擇在相對發達的城市的原因。
4、市場因素。相對來說,接近市場,尤其是潛力巨大的市場能夠節省大量的運輸成本。汽車產業作為一個物流成本較高的產業,把市場規模的大小視為十分重要的因素。減少運輸成本的最直接有效方法就是把汽車制造業工廠選擇在市場規模較大的地區附近,這樣能夠更加接近消費者,同時更能夠及時地了解市場信息和需求變化,又能夠獲得經濟上的集聚效應。一般來說,當地的人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是衡量這個地區市場規模的有效工具。
5、集聚因素。汽車的大規模生產最初始于專業化的分工,汽車產業集群從一開始就是通過專業化分工的汽車總裝企業與各零配件商的集聚而形成的,隨著汽車產業集群的不斷發展壯大,集群內的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能夠吸引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就為企業之間專業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客觀需求和現實條件,為形成產業的集聚競爭優勢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而這種集聚的效應越明顯,單位產品的成本優勢也就越顯著,企業的盈利能力才會越大。
6、政治稅收因素。從宏觀角度而言,國家對汽車產業制定的相關政策會深化汽車產業的格局,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平臺;從地區角度來說,各個地區又會根據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指導,通過制定符合本地區發展的規劃來提供汽車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支持政策以及相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能否找到從經濟角度上來說對于本企業最有利的地區,享受盡可能多的優惠政策和稅收支持,是汽車企業重要的考慮因素;從企業自身而言,企業必須是在完全解讀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區位評估、選擇,用以規避那些不必要的投資風險。
以上從六個方面論述了汽車企業在選址過程中最重要的、較為特殊的考慮因素,希望能夠為國內的汽車企業進行選址工作時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和重復工作。
[1]陳福軍.生產與運作管理(第三版)[M].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錢顧軍.汽車工業工廠選址研究——以上海通用第四工廠選址江夏為例[J].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藍啟明.適宜的地理位置對廠址選擇的重要作用[J].林業建設,2004.8.
[4]郭嘉儀,蘇啟林.知識溢出、產業集群與企業選址[J].企業經濟,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