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玉紅
(金大陸展覽裝飾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莊)
近年來,我國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對市場經濟秩序和企業規范管理造成了嚴重威脅,成為社會面臨的主要課題。會計信息是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狀況,幫助信息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進行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而失真現象,使會計信息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經濟活動,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危害。針對這一現狀,如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治理對策成為我國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內部審計監督機制不完善。很多會計人員由于對工作的疏忽或是對業務的不熟練,在會計信息的編制上出現疏漏、數字記錄不準確、少列、多列等現象導致會計信息及會計報表錯誤,而相關的內部審計監管部門人員玩忽職守、不作為等現象,導致對監督審核工作不認真,沒有及時發現會計信息的錯誤,從而使會計信息失真。甚至有些企業單位根本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沒有專門的監督審計人員,更別提對會計信息的監督了。
(二)外部監督機制不完善。會計信息的外部監督體系主要是政府監督體系和社會監督體系。此監督體系不完善,也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政府的財政、稅務部門由于不能真正的熟悉單位企業的財務狀況,所以不能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有效地監督。而處于社會監督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因受到企業的雇傭或委托,與企業的利益發生關系,也容易失去會計信息的公正性,從而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三)會計人員及單位負責人偽造會計信息。會計信息失真與會計主體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有些單位的負責人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了個人私利或本企業利益,指使會計人員弄虛作假,搞“廠長成本、書記利潤”、“官出數字”、“數字出官”,搞賬外賬、小金庫和短期行為,使會計信息失真。有些企業管理部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授意并指使會計人員編造虛假的會計信息,出現貪污腐敗、群體犯罪等行為,從而導致大量造假案件的產生。雖然會計對于做假賬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大多數假賬的主要責任并不在會計,而在于有權支配會計的人。
(一)對企業的影響。會計信息是決策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虛假的會計信息不能如實、客觀地反映企業在過去一定時期內發生的經濟業務以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無法幫助投資者和貸款人進行合理決策,使政府部門不能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使企業投資者得不到應有的投資收益,增加了投資的風險,導致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失。
(二)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會計信息的失真導致國家國民經濟的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等統計資料誤傳給國家計劃、統計部門,對制定的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起誤導作用,使國家財力不能有效集中,影響政府職能的發揮,導致政策失誤,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秩序,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三)對國家稅收的影響。會計信息也是稅務部門計算應納稅款、分析經濟形勢、制定稅收政策的依據。會計信息的失真導致出現企業利用虛假會計信息逃稅漏稅現象,使國家得不到應有的稅收收入,增加國家稅收的難度,導致稅收嚴重流失。致使納稅申報失真,增大稅收成本和管理難度,影響國家稅收政策的制定和稅收調控經濟職能作用的發揮,擾亂市場經濟和稅收征納秩序。
基于前文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及其對我國經濟影響的研究,筆者提出四方面治理對策及政策建議:
(一)建立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加強政府部門和社會對會計信息的有效監督,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出現。作為政府的財政、稅務以及審計機關,要加強對企業的會計機構及會計人員有效的監督,依法加強對企業財務報告的檢查和審計,約束會計機構及會計的行為,增強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對于弄虛作假的會計人員以及單位負責人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要嚴厲懲處。同時,也要加強社會監督,完善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制度,加強注冊會計師及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受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鑒證的監督,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出現。
(二)加強對會計人員和單位負責人的監督。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會計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或會計事項人員的職責權限,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實行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并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對單位負責人工作實行審核監督,明確單位負責人在會計監督方面的義務,保證會計機構及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并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三)完善會計法規制度,健全會計理論。為了保證會計準則和制度的質量,要在健全會計理論、修訂完善有關法規制度時,盡量減少會計制度的不確定性,盡量避免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信息時,利用不同方法,給核算結果帶來不一致性,避免不法人員有空鉆。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計信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因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應該在新《會計法》的引導下盡快建立科學化、合理化、現代化的會計行為管理標準,用合理的會計行為標準管理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使管理者在會計行為的實施過程中就能識別和暴露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盡量減少因會計工作的失誤和違法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以適應對會計工作的新要求。
[1]蔡志勇.論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現代商貿工業,2011.10.
[2]薛大東.會計信息失真的深層分析.財務與會計導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