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剛 蘇 磊 張懷忠
(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煉鋼廠,新疆 烏魯木齊830022)
抽油桿是有桿抽油井的必備構件。目前我國抽油桿制造廠家多以20CrMoA、25CrMoA、30CrMoA、35CrMoA 等鋼種采用調質熱處理工藝進行抽油桿用材生產。用戶在制造過程中對抽油桿用圓鋼的質量有嚴格的要求,其中抽油桿用圓鋼的熱頂鍛合格率是抽油桿用圓鋼實物檢驗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熱頂鍛試驗不合格,就無法作為壓力加工用鋼使用,直接判為廢品。2013 年,八鋼150t 轉爐生產的30CrMoA 抽油桿用圓鋼在熱頂鍛試驗過程中出現的裂紋批次比較多,嚴重的影響了該鋼種在軋鋼的正常生產及軋材成品的交貨期。本文分析了八鋼150t轉爐生產的30CrMoA 抽油桿用圓鋼熱頂鍛裂紋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工藝改進措施。
金屬材料的熱頂鍛開裂,通常是材料宏觀缺陷的暴露、擴展或者先形成微裂紋,再擴展成宏觀裂紋。裂紋的產生與變形金屬的組織結構、受力情況、變形溫度和變形速度有關。應力狀態、變形溫度和變形速度是裂紋產生和擴展的外部條件,金屬的組織結構是裂紋產生和擴展的內部依據,是根本原因。鑄坯質量是影響圓鋼組織結構的關鍵因素,因此,對圓鋼熱頂鍛性能影響較大。鑄坯的表面缺陷,如果在軋鋼過程中不能消除,就會遺留在鋼材上或熱頂鍛試樣上,影響圓鋼的熱頂鍛質量,最后導致熱頂鍛裂紋的產生。一般來說,鑄坯缺陷越嚴重,其產生裂紋的傾向性越大。
生產實踐表明:鋼材表面缺陷是導致熱頂鍛裂紋最直接的原因,鋼材表面的輕微縫隙也會導致熱頂鍛后嚴重的裂紋。但在軋制過程中由于折疊、表面劃傷等軋制缺陷相對比較直觀、成因簡單,在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檢查判定比較容易。而由鑄坯上帶來的各種表面和皮下缺陷,由于缺陷隱蔽、成因復雜,因此,一直是生產和檢驗中的難題。
30CrMoA 熱頂鍛裂紋宏觀形態見圖1。由圖中所示,試樣裂紋比較輕微,裂紋沿試樣的縱向分布。裂紋較淺,試驗的上部裂紋較深并貫穿至試樣的上表面,裂紋深度約0.3mm,長度約20mm。

圖1 裂紋宏觀形態
缺陷處形貌(見圖2),缺陷深度:338.9μm,缺陷處脫碳(見圖2),裂紋處有氧化物,裂紋位于表面脫碳層內,脫碳層厚度(含過度層)為400~600μm。

圖2 裂紋處顯微組織
試樣裂紋處夾雜物電鏡能譜圖見圖3,分析數據見表1。可以發現其中有Na、K 元素,由于Na 與K 化學性質過于活潑,在煉鋼的溫度條件下,該兩種元素不會存在鋼液中。但在連鑄結晶器保護渣中含有這兩種元素。

圖3 裂紋處夾雜物電鏡能譜分析

表1 裂紋處夾雜物能譜分析數據
根據裂紋宏觀形貌顯示,裂紋分布無規律,成單一分布,長度一般在20mm 以上,深度在0.5mm 以下,開裂的寬度與深度比較均勻,裂紋一般與試樣表面呈一定的傾角,形態如圖1 所示。裂紋一般處于脫碳層內,端部呈圓弧狀,內表面比較光滑,有脫碳現象,形態如圖2 所示。裂紋處通過電鏡能譜分析,發現有Na、K 元素(如圖3 所示),在煉鋼過程中只有連鑄結晶器保護渣中含有Na、K 元素,表明在鑄坯的表面或皮下存在保護渣卷入現象,鋼坯表面存在的缺陷在軋制過程中未能消除,被遺留至軋制成圓鋼的表面,從而導致30CrMoA 在熱頂鍛時發生裂紋。通過分析發生熱頂鍛裂紋批次的30CrMoA 連鑄澆注記錄,發現產生熱頂鍛裂紋的批次存在連鑄澆注過程中連鑄中間包水口發生結瘤現象,導致澆注速度從1.4m/min 至2.2m/min 之間來回波動,造成結晶器內鋼水液面也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化,從而導致了鑄坯表面發生了卷渣現象。造成了30CrMoA 鑄坯表面出現了原始的缺陷。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了以下工藝改進措施:
1)優化轉爐的脫氧工藝,減少脫氧產物的生成;
2)LF 精煉過程將鋼水中的[Als]控制在0.005~0.008%的范圍內;
3)連鑄在澆注過程中加強保護澆注,防止中間包水口發生結瘤現象,實現連鑄恒溫、恒澆注速度的工藝要求,確保結晶器液面波動范圍在±3mm 以內。
本文對八鋼150t 轉爐生產的30CrMoA 抽油桿用圓鋼熱頂鍛裂紋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導致30CrMoA 抽油桿用圓鋼熱頂鍛裂紋的主要因素是連鑄坯表面存在卷渣的質量缺陷。
2)通過實現連鑄恒溫、恒澆注速度的工藝制度,能夠杜絕連鑄坯卷渣的質量缺陷,從而有效降低30CrMoA 抽油桿用圓鋼熱頂鍛的不合格率。
[1]孔祥濤,包燕平,孫嚴輝,等.影響中、小轉爐45 圓鋼熱頂鍛合格率的冶金分析[C]//2005 年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金屬學會,2005:209.
[2]安誠慶,張希元,張紅.冷鐓鋼頂鍛開裂原因分析及其改進措施[J].軋鋼,2003,20(01):66.
[3]劉喜寶,王云閣.20CrMoA 抽油桿鋼開裂傾向分析及改進措施[J].冶金標準化與質量,2006(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