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巍,劉 宇,孫 靜
(1.首都醫科大學密云教學醫院心內科,北京 密云 101500 2.北京大學護理學院,北京 密云 101500)
冠心病二級預防是指采取某些措施對已確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進行治療,防止或減少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和冠脈性猝死的發生。目前認為,冠心病二級預防的主要措施是優化藥物治療和改變生活方式[1]。既往已有相關研究針對冠心病患者自身的二級預防知識和行為進行了探討,但卻少有針對冠心病患者主要家庭照顧者的二級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探討冠心病患者主要家庭照顧者的二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現況,并對某些相關因素進行初步的探討,以便為照顧者提供指導和幫助,提高其居家護理能力,從而促進冠心病患者的二級預防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方法,選取2011年1月至3月在某二級醫院心內科病房住院的自愿參與本研究的、能有效進行交流的冠心病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顧者73對。冠心病診斷明確的患者:確診半年以上,非首次住院。冠心病患者主要家庭照顧者的納入標準為:長期與病人一起居住,自患者患病以來承擔主要照顧和支持作用的家屬,年齡≥18歲,照顧時間≥3個月。
1.2 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收集,文盲或者不能自行填寫問卷者由研究者按照具體條目提問,由患者或照顧者回答后代為填寫。本次研究對患者和照顧者各自分別發放問卷73份,回收有效問卷7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100%。問卷主要包括:冠心病患者部分:①自設一般資料問卷:包括患者的年齡、文化、職業、居住地、醫療付費方式、確診時間、治療情況等信息;②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知識及行為狀況問卷:使用的是由魏娜[2]設計的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知識及行為狀況問卷。該問卷是問卷共有20個條目,參考問卷內容效度為0.915,Cronbach,s0.851。本研究中,患者知識問卷的Cronbach’sα為0.83,行為問卷的Cronbach’sα為0.86。
主要家庭照顧者部分①自設一般資料問卷:包括主要照顧者的年齡、文化程度、職業、與患者的關系、照顧患者的時間等信息;②冠心病二級預防知識問卷:同患者部分的二級預防知識問卷。本研究中,該問卷在患者家屬中Cronbach’sα為0.76。
1.3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百分比與構成比等進行數據的統計學描述,使用Pearson和Spearman兩變量相關分析法進行變量間的相關性探討。
2.1 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顧者的一般資料: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6±12歲(39-87歲),大于或等于60歲者有53例,占72.6%。主要照顧者的平均年齡為54±14歲(19-82歲),大于或等于60歲者有29人,占39.7%。其中為患者配偶的為43人(58.9%),子女30人(41.1%)。照顧時間最短為6個月,最長的為261個月,平均照顧時間為54±46個月,中位照顧時間為37個月。見表1。

表1 冠心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顧者的一般資料
2.2 照顧者二級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將照顧者二級預防的知識總分轉化為百分后,平均得分為69±17分。73名照顧者中只有1名照顧者得到100分(1.4%),9名照顧者得分在90分以上(12.3%),2名照顧者的知識得分在80-90分之間,其他61名(83.6%)照顧者的得分均低于80分,其中有18名(24.7%)照顧者的知識總分得分低于60分。
按照每個條目回答正確率的高低,20個條目中回答正確率在90%以上的有7條,占總條目的35%,主要是低脂飲食、煙酒危害、運動、復查及情緒控制;回答正確率在90%以下的有13條,占總條目的65%,其中有4個條目的回答正確率在50%以下。具體條目及相應的問題回答正確率見表2。

表2 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顧者關于二級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
2.3 主要照顧者的知識得分與冠心病患者的知識、行為得分的相關性:冠心病患者的知識得分為68±20分(10-100分),行為得分為47±23分(5-90分)。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法進行分析后顯示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顧者的知識得分與冠心病患者的知識得分(r=0.33,p=0.009)和行為得分(r=0.28,p=0.016)均呈正相關,即隨著主要照顧者的知識得分的增加,冠心病患者的知識得分和行為得分也隨之增加。
2.4 照顧者知識總分的相關因素:使用兩變量相關分析對照顧者知識總分的相關因素進行探討,發現照顧者的知識總分與其文化程度(rs=0.306,p=0.008)、居住地(rs=0.30,p=0.009)等因素相關,并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3),即隨著文化程度的增高、居住在縣城的照顧者知識總分增高。

表3 照顧者知識總分的影響因素
3.1 照顧者知識得分與冠心病患者的知識和行為得分之間具有正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和其照顧者關于二級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不佳,平均得分均低于70分;冠心病患者關于二級預防的行為得分則僅為47分。同時,研究結果顯示(見表2),照顧者的知識得分和患者的知識和行為得分間均呈正相關,即隨著照顧者知識得分的增加,患者的知識和行為得分也相應提高。這也進一步驗證了系統論的觀點,即患者和照顧者作為家庭這一系統內的子系統,彼此之間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既往雖有研究表明針對照顧者的健康教育能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3],但由于本研究為橫斷面描述性研究,對于照顧者的知識是否真正可以對冠心病患者的二級預防知識和行為起到促進作用,則很難給以肯定的解答,對二者間的因果關系有待今后研究的進一步證實。但本研究結果也初步提示照顧者的關于二級預防知識的知曉水平的增加會伴隨有患者的二級預防知識和行為的得分增加,因此對于冠心病患者照顧者的健康教育是不應忽視的。
3.2 冠心病患者照顧者的二級預防知識有待提高:研究結果由表1可見,患者與照顧者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照顧者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不足20%。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導致照顧者對知識接受的差異[4]。職業均以農民為主,照顧者有關二級預防知識知曉率在90%以上的7個條目,主要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保健方面的二級預防知識,如控制飲食、避免油膩食物,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血管事件的再發(93.2%),堅持適量運動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預防作用(93.2%),吸煙和飲酒可以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危險(91.8%,95.9%),情緒平和利于心臟康復等(93.2%);而治療性知識條目除了出院后應定期復查的知識掌握的較好之外(93.2%),其它方面的治療性知識則掌握的不好,如血壓監測(32.9%),高血脂和高血糖的危害(68.5%,67.1%),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56.2%)和使用注意事項(32.9%),降血脂藥物的作用(71.2%)、堅持每年注射流感疫苗的作用(20.5%)等方面的知識則是照顧者明顯缺乏的,另外照顧者也不清楚如何判斷患者體重是否不利于心臟康復(27.4%)。其主要原因可能為:①在二級醫院中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觀念尚未得到擴展,其健康教育對象還主要圍繞著患者,而忽略了對照顧者同樣進行健康教育,致使照顧者缺乏深層次的有關知識。侯麗娟[5]等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屬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②健康教育知識的內容過于集中在日常生活保健,對疾病相關知識告知的少,導致照顧者的治療性知識知曉率低,而治療性知識的來源途徑是住院期間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6-8],這提示了在二級醫院中醫護人員為照顧者所提供的治療知識尚不足,導致其治療性知識的缺乏,進而可能會從不良角度影響患者的治療與康復。
3.3 居住于山區的照顧者其二級預防的相關知識需要特別加強: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與其居住地等因素相關。居住越偏遠的照顧者,有關二級預防知識的知曉率越差,這可能與交通不便、不能及時復診,同時山區經濟較差,健康觀念也相對落后,照顧者和患者大多認為不發病就可以,用不著預防,嚴重了就住院治療等認識有關。劉泉清[9]的研究中也發現這種“重治輕防”思想會影響冠心病患者的二級預防,這種思想也可能會影響照顧者對于相關二級預防知識的獲取和掌握。此外,居住于山區照顧者自身的文化程度高低,直接導致照顧者對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知識水平低的照顧者,可能難以很好地體會家庭支持對患者的重要性,認為養病就是患者自己的事情,只要做好生活照顧就是對患者的最大支持[10]。
[1] 王穗瓊,廖廣仁,賴偉華,等.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用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11):874-875.
[2] 魏娜,李湘萍.京郊縣級醫院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知識及行為現狀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6):629-632.
[3] 李冬梅,王文妍,荊麗敏,等.階段性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轉歸調查研究[J].武警醫學院學報,2009,18(9):784-787.
[4] 王悠炯,劉雋,熊燕媚.對腦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顧者中醫康復護理知識宣教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1B):1696-1698.
[5] 侯麗娟,張月梅.老年冠心病患者家屬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研究[J].南方護理學報,2009,9(3):15-16.
[6] 吳煒煒,姜小鷹.心臟移植病人照顧者護理知識掌握狀況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9,23(12):3304-3306.
[7] 于勤,宮艷俠.住院冠心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探討[J].中華全科醫學,2009,7(4):383-384。
[8] 李愛珍,蔡立慧,張飛鳳,等.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學,2009,15(9):1073-1075。
[9] 劉泉清.冠心病二級預防現狀分析[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7,21(10):800.
[10] 別艾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NT-proBNP與冠脈病變程度及功能的關系[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6):877-878.